◎本刊综合
图1 王大中院士
从国家战略出发,他坚定选择了自主创新的先进核能技术研发之路,带领团队从无到有,开展几十年的艰苦探索,实现了我国先进核能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股韧劲干到底”。他就是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的核能科学家王大中。
在清华大学,一直流传着“23岁半传奇”。
1958年,23岁的王大中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作为骨干成员投身到屏蔽试验反应堆的建设中。当时,学校组建了一支由年轻教师和学生组成的队伍,平均年龄为23岁半。
没有人有出国留学的经历,也没有人见过真正的反应堆是什么样子,屏蔽试验反应堆的设计和建造对于当时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来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支队伍从“马粪纸”工程模型开始做起,用几十台手摇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自力更生、咬牙拼搏。经过6年的努力,1964年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建造的屏蔽试验反应堆成功启动,顺利达到临界运行。
图2 “200号”早期建设团队在实验基地留影
“当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也充分锻炼了我们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王大中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表示更愿意将其称为一次“建堆建人”的历练。
王大中被誉为“‘200号’走出来的核能专家”,这个“200号”是当年屏蔽试验反应堆最初在校内基建项目的编号,也是如今清华学子和核行业内对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的称呼,更是王大中核事业的起点。
1979年,美国三哩岛压水堆核电站发生堆芯熔化事件,给全球敲响了核安全的警钟;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爆炸被写进历史。世界核能的发展陷入低谷,人们对核安全的信心动摇,各国对发展核电的态度和路线持不同意见。
而此时,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归国的王大中并没有动摇研制先进反应堆的决心。他坚信,核电一定会成为非常重要的清洁能源,而具有固有安全性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将成为未来核能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随后20年,王大中瞄准“固有安全”这一目标自主创新,坚持不懈,建成世界上第一座5兆瓦低温核供热反应堆和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破解了核能安全性问题。
图3 王大中(左一)宣布5兆瓦低温核供热反应堆启动运行成功
王大中没有就此止步,他又一次站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度,提出要实现实验反应堆向工业规模原型堆的跨越。他指导的核电站示范工程在先进核能技术开发领域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问题,使我国以固有安全为主要特征的先进核能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世界。
图4 2021年9月,王大中(中)、吴宗鑫(左)、张作义(右)在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现场
王大中不仅是核能科学家,还是办学治校的教育家。1994年,王大中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他提出“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思路,制定“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确立了“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近10年的任期里,他完成了综合性学科布局,为清华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建堆报国到建堆育人,王大中对事业尽心尽责,呕心沥血,始终保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他的远见卓识、崇高品格赢得了广大师生和业界的赞誉。
图5 晚年的王大中
王大中的求索之路与我国的核能事业紧紧交织在一起,他说:“科研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值得一辈子去追求和奋斗。但是科研如登山,过程往往充满着困难、挫折和风险。我个人体会,克服这种困难需要有悟性、勇气和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