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贞林 刘宏刚 王艳明
湖北省仙桃市诺嘉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7月,以“发展水稻产业、实现三产融合、打造高效绿色农业”为宗旨,致力于推广新品种、打造水稻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提升发展质量。目前,合作社吸纳成员651户,种植面积超过1.8万亩,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2020年,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理事长张远华数次被评为市优秀政协委员、市劳动模范,2021年被仙桃市推荐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
合作社从基础设施着手,加大育种、烘干、收贮等环节投入力度,大大提升了合作社服务成员的能力,成员的水稻种植部分托管面积达1.6万亩,全托管面积达2000亩以上。
一是建设标准化育秧工厂。再生稻是指水稻头季收获后,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促使潜伏芽萌发再生成穗,再收一季稻谷的种植方式。与传统中稻及双季稻种植相比,具有省工、省种、省肥、省药、省水,稻米品质好、增产增收明显等优势,也是合作社主要稻谷品种之一。再生稻播种期为每年3月上中旬,江汉平原3月气温起伏不定,易受倒春寒影响,因此优质再生稻的培育壮大要求做好集中催芽、育秧、机插等管理工作。为此,合作社投资250多万元,建成有20个育秧大棚占地近30亩的标准化育秧工厂,并配套催芽、育秧、机插、直播机等设备。合作社每年育秧3次,为成员提供再生稻秧苗近6000亩,对比建设育秧工厂前的1500亩,增幅达300%,为保障优质粮源、创建优质稻米品牌打下良好基础。
二是提升检测培训能力。为做好土壤检测、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等服务,合作社购置了病虫害及微量元素检测设备,建成1400平方米的科技培训综合楼,配备了现代化的培训、展示设备,作为对成员及周边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模式的培训平台,及时为成员及农户提供准确的农业信息服务。
三是完善从产品到商品链条延伸。2017年,合作社投资700多万元,完成8000吨稻谷仓储设施标准化升级改造;2019年,投入150多万元,完成日烘干处理300吨的烘干设施的煤改气改造,粮食存储及烘干能力明显提高。利用仓储烘干设施,成员组建了“粮食银行”,年存储1万多吨,粮食可随存随取。合作社还建成日加工50吨的精米生产线,年生产大米2700吨以上,促进了成员稻谷由农产品向商品转化,大大增加了附加值。
一是密切社企合作,保证产品品质。合作社常年聘请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部分种子公司相关专家教授为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与武汉大学合作建设“国家杂交水稻重点实验室产学研基地”,与武大天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武大天源水稻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为成员探索“源香10号”、优质再生稻等品种的综合种养模式。
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种植水平。合作社采取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供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管理的“六统一”方式开展订单种植生产,要求成员相关品种达到较高种植水平。为此,合作社专门配置了150多人的电教培训中心,针对水稻不同生长环节组织成员开展技术培训,年培训超800人次;在日常管理上,采取技术人员包片、定点服务方式,逐村逐组指导成员晒田、管水、施肥、防虫治病等,每个环节服务落到实处,年指导超1000人次。
三是加强示范引领,扩大种植面积。合作社建设了500亩科技示范展示园,新品种推广之初都要在展示园先行先试,用产量说话,给成员吃下定心丸,再进行推广种植。采取这种方式,近几年,合作社推广水稻“源香10号”5000多亩、水稻“天两优616”4000多亩、再生稻7000多亩,获得一致好评,2018年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加上拥有自己的“诺嘉”品牌和获准使用仙桃市陈场镇公用品牌“紫金岭”,合作社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随着合作社托管服务面积和水平的提高,成员取得的经济效益更加凸显。成员每亩对比非成员节约成本180元左右,其中统一购种节约40元/亩,统一购肥节约30元/亩,统一购药节约30元/亩,托管服务节约成本80元/亩。合作社推广的新品种增收显著,以水稻“源香10号”为例,合作社稻谷收购价格比常规稻谷每斤高0.25元,成员亩均增收250元。
在带领成员共同致富的同时,合作社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全民抗疫的号召,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有能力、负责任、奋发进取的国家示范社的形象。
如今,精准扶贫成为合作社“常规项目”。近些年,仙桃市陈场镇451户贫困户成为合作社常年扶持对象,理事长张远华桌头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的是一本贫困户花名册。在扶贫过程中,合作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贫困户3000多亩水稻的耕、种、防、收等环节提供服务。一是免费技术支持。每年技术员按水稻生长阶段,手把手指导各贫困户开展种植、防虫、施肥等生产活动,每年服务不少于1800人次。二是成本价为贫困户提供工厂化育秧及机插秧、收割及烘干服务,每年服务面积3000多亩。对于特别困难的20多户贫困户,合作社免费提供以上服务。三是推广新品种并实行订单收购。对贫困户的稻谷,合作社以略高于市场价无条件收购入库。据统计,开展精准扶贫以来,贫困户依靠合作社每年增收1万元以上,现已全部脱贫。合作社本着“扶上马再送一程”的精神,持续开展精准帮扶不断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合作社主动作为,自发贡献出合作社的车辆、机械,组织技术人员、成员40多人,组成防疫小组,积极协助陈场镇开展疫情防控30多天;在武汉疫情关键时期,合作社组织车辆,紧急运输大米2万多斤、口罩及纯净水等价值20多万元的物资到疫区,展现了合作社的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