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在天 龙方媛
父母的婚姻危机竟是孩子厌学的根源。
祸不单行:丈夫闹离婚,女儿不上学
王小兵突然提出要离婚,刘宁瞬间就炸了:凭什么?要提也是我提啊,你有什么资格提离婚呢?
其实,刘宁不满意王小兵很久了。
恋爱时,刘宁觉得王小兵还不错,除了学历不高外,经济条件、家庭背景都比自己好,尤其是刚毕业就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公务员,未来可期。而自己当时只是一个小公司的普通职员,前途未卜。然而,通过这些年的努力,自己步步高升,已是上市公司的高管,而他却原地踏步,还是个基层公务员。
事业不上进就算了,家里有一个撑着也够,刘宁就希望王小兵能把家管好。一开始,刘宁对王小兵的表现还算满意,但没过多久,她就感觉到,他在变着法地撂挑子:今天忘了拖地,明天做菜忘了放盐;问他要怎么安排家庭活动,他说你定吧……
刘宁安慰自己说,男人嘛,不擅长管家也正常,那教育孩子总可以吧?结果,在这件事上,她觉得王小兵还是扶不起的阿斗:女儿欣欣想干什么,他就让她干什么,根本不懂教育。欣欣说想学画画,他就附和说要尊重孩子。可欣欣胆小又内向,学画画岂不是更无法和人交流了?最后,刘宁拍板给欣欣报了主持课,多见人多练胆。刘宁觉得这个决定太对了,学完之后,欣欣确实比以前开朗多了。
想起过往的桩桩件件,刘宁愈发觉得王小兵提出离婚简直不可理喻,她要求他必须把事情说清楚,否则,她是不会答应的。可是,王小兵什么都不肯说,就是铁了心要离。他越是不说,刘宁就越是不肯松口。两个人就这么一直僵持着。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欣欣出问题了。欣欣一直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尤其是刘宁的骄傲:聪明好学,成绩特别好,是小区里有名的“别人家的孩子”。然而,刚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中学,欣欣突然就厌学了,说什么也不肯去学校。
出了这么多大事,王小兵只好暂停离婚计划,先和刘宁一起解決女儿的问题。说是两个人一起处理,实际上都是刘宁一个人在忙前忙后。
王小兵说:“要不先问问女儿怎么想的?”刘宁立刻摇头:“要是能问出来,我还至于这么急吗?”“那问问老师,看看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了什么难题?”“这么去问,不就等于告诉所有人,咱们家闺女有问题吗?以后还怎么上学啊?你能不能提点有用的建议啊?”王小兵还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咽了回去。他知道,无论自己说什么,结果都只有一个:刘宁是对的,自己是错的。
在王小兵看来,刘宁就是家里的老大,自己和女儿都得听她的。他清楚地记得那次谈论给女儿报兴趣班的场景。女儿说想学画画,他也觉得该尊重女儿,但刘宁认为女儿就该学主持,最后“讨论”的结果就是报主持课。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小到买生活用品,大到买房买车,除非自己的想法和刘宁一致,否则说什么都会被否定,说什么都等于没说。
任凭王小兵心里早已翻江倒海,刘宁丝毫没有察觉,她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在想什么,她只知道问不问他没什么区别,反正也提不出什么有用的建议。最后,她四处问过朋友后,决定带女儿做心理咨询。
价值感危机:被放大的竞争,被淹没的情感
来到咨询室后,刘宁直奔主题:“吴老师,我怎么才能让我女儿去学校呢?”她向我诉说了自己对女儿的爱以及培养女儿的艰辛,可女儿却不领情还厌学,她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白费了,而丈夫更是一点儿忙也帮不上。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刘宁对待女儿非常强势。女儿学什么以及如何学,都是她说了算;女儿必须达到她的要求,否则,她就会暴跳如雷。
我没有直接回答刘宁的问题,而是好奇:为什么女儿偏偏在夫妻俩闹离婚时出了问题?于是,我以解决孩子厌学为切入点,让夫妻俩一同来咨询。前四次,刘宁都说丈夫来不来用处不大,让我直接告诉她怎么做就行。在我的再三坚持下,她才终于把丈夫带来。
当我向王小兵了解他对女儿厌学的看法和感受时,他的反应和刘宁出奇地一致:“我也想快点让女儿恢复正常,可是,我来这里有用吗?”我问他:“你在担心什么吗?”他看了刘宁一眼:“教育孩子的事都是她说了算,我觉得我来可能没有太大的作用。”“什么叫我说了算?孩子的学习你都不关心一下,我能不着急吗?”刘宁毫不示弱地回了一嘴。孩子的问题还没讨论,夫妻俩就已剑拔弩张。果然,我验证了自己的判断:婚姻的危机是孩子厌学的根源。
王小兵说自己曾和妻子提过不要逼孩子太紧,而她却有一大堆道理,而且不接受反驳,“我不是不管孩子,而是无论我怎么管都是错的。在这个家里,我说什么都是错的!”
这次咨询让我们找到了深入的方向:为什么刘宁会如此强势?为什么事事都要赢?在后续的咨询中,我们专门讨论了刘宁的成长经历。她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父亲明确告诉她:“你迟早是要嫁出去的,就是考上大学,家里也没有那么多钱供你,还要供你哥哥上学。”所以,她当年曲线救国填报了师范类院校,因为那时候读师范可以减免学费。
刘宁内心有个很强的动力:要证明女孩不比男孩差,甚至比男孩还要优秀,以此来证明父母的选择是错的。她也的确做到了,事业成功,婚姻幸福,还培养出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女儿,样样都胜过了父母喜欢的哥哥。
然而,她把这种与男性竞争的状态也带到了亲密关系中,这里的男性也包括她的丈夫。刘宁无意识地在家庭中营造了一种竞争的场域,事业要比,打理家庭要比,就连教育孩子也要比。而王小兵被迫卷入竞争后,不知如何应对,只能通过不管不问来逃避竞争。可刘宁不依不饶,结果,无论他说什么都是错的,无论做什么都是不好的。事实上,刘宁也从没想过给他任何赢的机会和可能,那是她绝不能接受的。于是,王小兵节节败退,直到退无可退,最终只能选择离婚。
婚姻一旦变成竞争关系,就只剩下成败对错,情感就会被淹没。其实,王小兵想退出的是竞争关系,而不是婚姻关系。
当然,刘宁这么做,不是单纯为了打压王小兵,而是因为害怕失去自我的价值。然而,个体在婚姻中的价值不是通过战胜对方的方式来获取的。存在本身就是意义。刘宁需要学着接受自己的女性身份,接受女性和男性同样有价值,让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慢慢减少。
在接下来的咨询中,我通过梳理刘宁过去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困境的历程,引导她重新认识自己的自我价值感,也帮助她看到丈夫对自己的支持和包容,尤其是当她回想起和丈夫恋爱时,彼时的她也缺少价值,而丈夫总是带着欣赏的眼光。
我也在帮助王小兵做工作,让他看到,妻子强势的背后藏着深深的恐惧,带着他重走妻子的成长历程。最终,王小兵渐渐理解到,所谓的竞争,其实是妻子为防御自我价值丢失的恐惧而发展出来的行为模式,而不是针对他的挑衅。其实,刘宁和王小兵都没有想过真正离开这段婚姻。庆幸的是,孩子的厌学给了双方一个重新面对的契机。
当父母的婚姻危机解除了,孩子的厌学问题自然也就消失了。孩子早不厌学晚不厌学,偏偏在父母闹离婚时厌学,一定是有其内在动力的—她想挽救父母的婚姻。父母不得不放下彼此的冲突,共同面对孩子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也是有冲突的,这也是导致孩子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父母的关系得到修复,就意味着双方的冲突和争执在减弱甚至是消失。一方面,孩子能够不必在父母的育儿冲突中挣扎,厌学的诱因消失了;另一方面,她也不必再为父母的关系忧心,也就有了更多的精力面对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