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亚太区政府在R&D 中的人均支出排名
知识资本是指一个地区产生新想法并将这些想法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能力。
政府研发支出通常是为了发展科学基础,支持那些私人部门投资不足的研究。因此,政府的R&D 支出对高校、研究机构投入最多,也正因为如此,一国首都和重要中心城市由于集聚了大量的这类机构而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在表 6 的排行榜上,首尔以人均1533 国际元领先,北京以人均1179 国际元)位居第2,但经过指数的封顶处理,两者的指数并列第1。
中国台湾(人均653.39 国际元)和上海(人均537.10 国际元)分别位列第3 和第4。中国制定“科教兴国”战略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意识到科技兴国兴区的根本。与此同时,科技部的报告表明,为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国家在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管理改革、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从政府层面看,“十四五”规划中继续强调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国家在相关方面的投资也明显加大。除北京、中国台湾、上海外,日本东京、爱知、大阪、富山、京都都位于前十,在前十席位占据5 席,优势也非常明显。
中国大陆其他地区政府的R&D 投入强度的差距不仅源于地方政府本身的财力差异,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财政科技资金的区域投向影响。每年数千亿元的中央财政科技资金在区域投向上有很大的不均衡性,这直接影响了各地区在R&D 投入上的不同总量和强度。
企业研发支出是衡量企业开发新技术和想法的关键指标,并对于其他公司和社会整体有重要的溢出效应。与公共部门相对,企业的投资水平对于地区的创新活动和技术的发展进程有很强的指示作用。
表7 的排行榜上,基本没有太大变动。东京以人均1868.16 国际元仍然保持首位,以色列保持第2 名。在企业人均R&D 排行榜中,日本在前十席位中占据7 席,体现了日本在R&D 研发投入方面的高度重视。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各国均愈加重视企业研发的投入,这对发达国家在新形势下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提出更高要求。但排名居前的仍然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印证了这些地区具有高度集中的知识密集产业—强大的研发投入造就了知识密集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从2020 年的第8 名上升到第7 名,上海保持第13 名的排名,表明上海、北京等国内一线城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的政策取得一定成效。紧随其后的是江苏、浙江、广东等内地发达地区,均位列前20 名,表明中国内地发达地区企业对研发投入越来越重视,投入总量整体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引人注目的是江苏、浙江和广东的企业研发投入增长。由于本指标计算的是人均值,三地都是人口大省,人均值仍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表明企业研发投入力度的加强,这和当地几大创新型企业大量投入R&D 经费有关。
表7 亚太区企业在R&D 中的人均支出排名
中国其他省份集体处于榜单相对靠后位置,警示我们虽然“中国制造”遍布全球表明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生产制造能力,但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能力与发达经济体尚有较大差距,企业在研发上的积极性不高是自主创新能力缺失的原因之一。针对相关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虽然中国的企业R&D投入在总量上增长巨大,但是与其他发达国家特别是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需要长期的巨额投入,虽然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但收益见效慢,面对巨大的成本和市场风险,企业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不愿意在研发上投入过多资金。长此以往,企业研发投入不足,是中国大陆许多知识密集型产业(如IT 产业)不能进入世界技术前沿领域的关键因素之一。
表8 2019 年全球研发投入百强企业中国上榜名单
此外,即使新增的许多中国大陆省份企业研发投入排名相对靠后,印度的三个地区排名依旧处在末位(仅高于西藏和青海),反映出印度企业层面研发投入力度还非常弱。
知识竞争力中新想法产生用专利指标来评估,因为这个指标和知识形成及知识资本化的联系最直接也最密切。表 9 是每百万居民专利数量排名。在榜单前十中,北京高居榜首。韩国两个城市在该项指标的排名出现了此消彼长态势,首尔从2020 年的第1 名下降到第6 名,蔚山从第4位上升到第3 位。日本的九个地区在居民专利数量方面分化较大,东京的专利数量排名第2,而栃木县则排名第30 位。中国其他地区中,上海进步1 名,江苏进步4 名,而广东、天津都上升1 名,不仅专利数量提升,专利质量也是有所提升。澳大利亚排名第48—50,位次较为靠后;印度的三个地区仍然是排在末位。
表9 亚太区每百万居民专利数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