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苡
大熊猫的取名看似简单随意,实则不然。给大熊猫取正式的名字,有相对完善的规则,基本都要求在名字中体现与其族群的联系,以便在相关科研过程中追踪、辨识。
2021年在成都街头,随处可以看到一只举着火炬的卡通大熊猫“蓉宝”,它是2022年即将在成都举办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的吉祥物。
图1 被选为吉祥物“蓉宝”的大熊猫“芝麻”(图/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官网)
“蓉宝”也是一只真实存在的大熊猫。早在2020年8月,成都大运会吉祥物“蓉宝”命名仪式正式启动,一只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乳名叫“芝麻”的大熊猫经过公开票选成为吉祥物,“蓉宝”成为“芝麻”的正式名字,并被纳入大熊猫族谱。
“蓉宝”的命名过程比较特殊,只是大熊猫命名方式的一种,不是所有大熊猫都会通过公开征集的方式来命名。
一般来说,大熊猫命名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取乳名。大熊猫幼崽出生后,饲养员会为它取个乳名,用来区分其他幼崽,取名方式大体分为4类。
一是双胞胎按“大”“小”取名,比如大熊猫“晶晶”生了雄性双胞胎,哥哥就叫“晶大”,弟弟叫“晶小”。
二是一胎生了多个幼崽的按数字取名,比如大熊猫“萌萌”生了3个幼崽,按出生时间依次叫“萌大”“萌二”和“萌三”。
这两种方式是取乳名最常用的,由大熊猫的母姓和简单的标记性文字组成。
三是根据大熊猫幼崽自身的特点来取。有的根据外貌特征,有的则是结合地名。
图2 大熊猫“晶晶”(图/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官网)
图3 大熊猫“晶晶” 的双胞胎幼崽“晶小”(上)和“晶大”(下)(图/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官网)
最后一类基本上是工作人员随机取名,比如“毛笋”“毛竹”等。
乳名终究只是小名,能被纳入国际通用的大熊猫族谱的名字,才是大熊猫的正式名字。大熊猫命名的第二个阶段就是取正式名字。
当大熊猫获得正式名字后,原来的乳名也会逐步淡出。比如,大熊猫“庆贺”的双胞胎幼崽乳名分别为“庆大”和“庆小”,在成为“联合国首对动物形象大使”后,它们被正式取名为“启启”和“点点”,并被纳入大熊猫族谱。
目前国际通用的大熊猫族谱是由国际统一编号、统一编写标准的圈养大熊猫命名体系。每只大熊猫会分配到一个独一无二的号码,相当于我国公民的身份证号,这个号码对应的名字就是大熊猫的正式名字。给大熊猫取正式的名字大体上也可以归为4类。
第一类是公开征集。2012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就曾公开为一只出生于当年奥运会首日的大熊猫征名,最终该大熊猫宝宝获名“奥莉奥”。
图4 奥运大熊猫“奥莉奥”三个月大时 (图/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官网)
第二类是官方发布。作为传递我国人民情谊的友好使者,我国旅居海外的大熊猫目前达到69只。2017年,成都旅法大熊猫“欢欢”诞下的幼崽的命名仪式在法国举行,中法两国各界近千人出席仪式,为其命名“圆梦”。
第三类是公益冠名。一是国际组织或保护机构命名,在国内外推广保护理念;二是企业或个人公益认养,获得取名权;三是邀约冠名。
第四类则是继续沿用乳名,比如“芝士”“毛豆”等。(转自《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8日 第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