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亨祥集团董事局主席、元时代智库理事长 程 芳
国务院多次针对养老产业下发文件,从简化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到发展新型养老模式、保持行业活力,保证养老行业的稳步发展。
2021 年10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各地各部门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在《意见》中,对于养老产业的服务供给、场地设施、业态融合、品牌建设及财税投资等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支持,为养老产业的发展带来诸多政策红利。
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失衡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养老和育小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人口服务体系建设。
《意见》指出,在“一老一小”等供需矛盾突出的领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发展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的普惠性生活服务。推动大城市发展老年助餐、居家照护服务,力争5 年内逐步覆盖80%以上的社区。
虽然养老院以及老年公寓式的养老模式曾被认为是现代化的社会养老模式,但因其社会成本巨大、收费高和传统文化的影响,现阶段多数老人选择在熟悉的邻里环境和成熟的老旧小区居家养老。然而,多数的老旧小区因建设年代久远,缺乏必备的养老设施设备,不适合老年人养老,适老化的养老设施改造需求十分迫切。
我国的养老产业虽然发展了几十年,但行业整体水平并不高,服务机构良莠不齐,整个行业尚处在起步阶段,与广大民众对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还存在明显短板,具体表现在养老服务标准体系不完备,养老标准数量偏少、质量不高,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管理与保障机制不健全。因此加快养老行业发展,势必要从规范化、标准化方面入手,逐步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意见》提出,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品牌质量建设,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行业组织为依托,在养老领域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推出一批标杆化服务标准,如加强质量检测评价和通报工作,推广质量认证。推动各地开展“领跑者”企业建设,培育一批诚信经营、优质服务的示范性企业。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健全以产品、企业、区域品牌为支撑的品牌体系,引导各地多形式、多渠道加强优质养老服务品牌推介。
医养结合是近年来国家发布的养老政策中大力推行的重点方向,医疗康复保健与养老相结合的“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老人的养老及就医问题,不仅让群众“老有所依”,更让他们“老有所医”。
《意见》再次强调了创新医养结合模式,提出要健全医疗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相互延伸机制。促进“体育+健康”服务发展,构建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
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科技的重大突破引发了各行业的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的革命。养老产业高科技含量陡增,智慧养老产业成为近几年备受关注的热门投资领域,政府亦给予大力支持。
《意见》再次明确了智慧健康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要促进“服务+制造”融合创新,加强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在健康、养老等领域的应用,发展健康设备、活动装备、健身器材、文创产品、康复辅助器械设计制造,实现养老服务需求和产品创新相互促进。
养老产业具有福利性事业与市场化经营的特点,在发展时需要统筹兼顾公益与市场的双重属性。《意见》提出,要注重与政府综合投入水平衔接配套,合理制定公共服务价格标准,充分考虑当地群众可承受度以及相关机构运营成本,加强对普惠性生活服务的价格指导。
对养老服务价格水平的控制,也需要充分考虑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在用地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意见》提出,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对利用存量建筑兴办国家支持产业、行业提供普惠性生活服务的,可享受5 年内部改变用地主体和规划条件的过渡期政策支持。推广政府无偿或低价提供场地设施、市场主体微利运营模式,降低普惠性生活服务成本。
自地方政府发行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专项债以来,养老行业一直被列入专项债的投资范围,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意见》再次强调指出,对于价格优惠且具有一定收益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如养老、托育等),符合条件的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
除了专项债,《意见》还提出,各地安排的相关资金要优先用于支持普惠性生活服务,要落实支持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积极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积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支持生活性服务企业的发展。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生活性服务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可以看出,针对养老行业融资困难、收益不足等问题,发改委从多个方面给予了资金支持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