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莉莉
(长春财经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2)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乡村电子商务发展机制成熟,已有连结成片的淘宝村出现,不仅实现了乡村贫困人口的减少,更为农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吉林省地处东北地区,省内物产资源丰富,农业人口众多,如何将电子商务与吉林省农村发展相结合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A2A模式指通过第三方经纪人实现买卖的交易双方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参与和交易,这种模式适用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初期,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户需要线下经纪人作为辅助力量帮助电商交易的达成,经纪人搜寻网络上的信息反馈给农户,从而赚取中间差价获得利润。但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渐渐深入,经纪人这一角色日渐落寞。
A2C模式一方面指传统营销渠道代理商或经纪人,从农户手中收购产品作为货源,然后通过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直接对客户销售的模式。另一方面,经纪人也能够帮助农户从网上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并从中赚取中介费用。
B2B模式指企业与企业之间在互联网上交换产品和服务信息,在吉林省农村地区这一模式更多地体现为食品加工厂与农户进行粮食、果蔬等农产品的对接,这种发展模式在吉林省乃至全国农村地区都比较常见。
B2C模式指企业通过互联网对消费者销售产品、提供服务。此类模式发展相对成熟,目前以京东、天猫、亚马逊等电商平台为代表。虽然吉林省是国家农业大省,但吉林省缺乏优秀的农业企业,农业产业电商发展水平不高且缺乏活力,因此这种交易方式不能充分发展。
C2C模式指个体消费者对个体消费者的交易活动,包括商品的销售和服务的提供。实现C2C模式需要漫长的过程,没有健全的物流平台与支付体系等配套设备设施难以支撑,在吉林省农村地区,物流体系还不够完善,移动支付还未能村村落实,其他配套设备设施还未能建立健全,这种现状不适宜农户发展C2C模式。
O2O模式指联动线上平台与实体门户,使消费者在线下感受并体验商品,在线上筛选找出同样的商品并购买,这种活动融合了线上便捷支付与线下体验的完美融合,在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中,这种模式更多的被应用在农业果蔬园采摘,农业旅游,农村地区露营等涉农活动中。例如吉林省仓土城电商平台的建立,仓土城是吉林省第一家为东北特产提供服务的交易平台,平台现有企业400多家,产品7 000多种,立足于建立农特产品的集成供货网络,拓宽东北特产销售渠道,建立建成具有东北特色的特产销售平台。
B2B2C模式是建立在B2B与B2C两种经营模式之上,企业可以连接农户,与农户进行买卖交易,另一方面,可以将从农户手中购得的商品对其他企业出售,或者从其他企业购得产品对农户进行销售。
目前,从政府的指导意见上看,吉林省政府从市场、环境、资源等方面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了细致、全面、多角度的规划,为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提供理论性的指导与实践的政策扶持,致使吉林省电商服务、网上营销、跨境电商快速发展。其中,在农村地区已有超过1.3×104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服务范围覆盖70%的县和60%的乡村。吉林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3 300×108元,连续3年增长超过30%,吉林省电商企业多达6 000多家,网上活跃卖家12×104户以上。目前,吉林省网上购物用户规模呈持续增长态势,用户规模达到778.4×104人,尤其在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促进产销衔接和公平交易,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优势明显。
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物流的配合,农村发展电子商务贸易的主要产品是生鲜类农产品,该类产品保质时间短,对物流的保鲜、配送都有极高的要求,虽然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已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但在我国农村,物流节点大多职能覆盖县域地区,村镇地区覆盖范围小,最后一公里的建设还存在未能涉及的空间;其次,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使农产品保鲜的冷链设备普及度不高,我国每3 000人能够共同享受一辆冷链设备车的服务,这与我国现阶段广阔的市场需求有悬殊的差距,因此,要解决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问题,首要任务是解决物流流通问题和冷链设备投入问题。
表1 吉林省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数据Tab.1 County e‐commerce development dataof Jilin Province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进口产品,而消费者选择进口产品的原因是进口产品有严格的检验体系,有一定的质量标准;反观我国农产品的销售过程,许多农户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没有对农产品进行质量的相关检测或等级的划分,只将自己种得收获的农产品发布到网络上进行售卖,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和监测。
在淘宝网搜索人参、杂粮、鹿茸、黑木耳等产品,出现的产品大多标题为“东北特产”而非“吉林特产”;以长白山为例,长白山为国内多家饮品企业提供优质水源,得到广泛宣传,而吉林省内企业目前只有吉林森工生产水源为长白山地区的优质饮用水:泉阳泉,但泉阳泉由于包装简单,在除东三省以外的地区往往不被消费者认可。
在吉林省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劳动者普遍年龄较大,受教育程度偏低,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差,创新意识不强,对手机、电脑等设备的使用效率低;受传统观念影响,劳动者普遍认为互联网是虚无缥缈的,是不可信的,因而拒绝参与农业与互联网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这就是导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缓慢的重大问题之一。
由吉林省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数据可知,电子商务发展较为活跃的地区大部分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布趋势,东南部地区虽然交通不便,农业生产条件逊色于中西部地区,但依托长白山山脉丰富的资源,电子商务交易活动频繁。而吉林省西北部由于缺乏资源能源,电子商务发展缓慢。发展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可以根据自然资源的筛选因地制宜,地域的区别更有利于政策制定的倾向性,在实行以点带面的电商发展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对农户农民来说,开展农业生产活动最重要的就是天气和政府政策等信息,从登陆查询农业信息的过程来看,吉林省电子商务商会等重要农业讯息发布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信息传播速度缓慢,涉农信息不能及时被农户接收,直接影响农户开展农作物种植生产,影响农业发展。
在未来,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大力支持,推进乡村精准致富。
物流体系的建设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物流配送结点的覆盖率,物流配送点下设到村,真正落实村村通,户户通;第二,强化农产品仓储建设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农产品的损失损耗;第三,增加冷链运输设备的投入,使农产品的品质在运输途中有所保障;大力推动“最后一公里”建设,连接现有各大物流企业,加大物流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国家应在现有标准下对农产品进行检验检疫与标准划分,建立生产、加工、储存、收购、流通过程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使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推动吉林省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为增强吉林省农产品消费市场的扩展力度,应实施品牌战略,建设吉林省本土品牌,打造绿色、有机的农产品供应链,使吉林省农产品摘掉“东北”的帽子,增强农产品品牌形象。在品牌建立过程中,注意产品包装方面的问题,包装是产品给消费者视觉第一印象的直接来源,在包装的材料选择与制作过程中应兼顾美感与成本,减少包装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
结合客观情况,我们不能将先进的发展模式、互联网思想全部灌输给农业劳动者,应该让懂种植的人回归种植,懂电商的人回归电商运营,使各行各业的人才各司其职,从管理、农产品种植、互联网运营等多个方面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引入优秀人才。在引入人才的同时,还应建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保障农户有问题能很快会得到专业人员的解决,服务中心的建立也有利于定期对农户进行培训,使农户在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有人力支持。
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呈现出自东向西逐渐减弱的趋势;为此,首先应着力加大对东部地区的支持,帮助东部地区建立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电子商务产业链,逐步向西部扩展。其次,应以省份交汇地区为基点,如双辽、临江、集安、图们等地,发挥其交通便利、覆盖面广的优势,以点带面,协调发展。再次,应继续打造部分地区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如延吉、梅河口、柳河的大米,乾安的小米、白城的油葵、洮北的花生、延边的泡菜、冷面等,发挥地区产品优势,推动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解决信息传播速度慢应首要解决现代化信息设备使用问题,应加大电子设备的普及力度,创作农民易懂、易操作的涉农app,使农民通过简单操作就能得知最新发布的信息。加强在涉农网站农业信息的及时发布、及时更新,从种植条件、市场交易价格、国家或地区政策等方面为农业生产和交易提供及时信息,为广大农民谋福利。
在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农产品种植加工中,要尽力减少农药、农用生产设备产出的垃圾对环境的破坏,在电子商务配套设备的建设中,更要降低对大气的污染和对农用耕地的占用,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理念。
文章在对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吉林省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物流及配套设备建设不够完善,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吉林省特色农产品缺乏品牌的建立,农业从业者缺少优秀人才的指导,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地域发展不平衡,涉农网站时效性差。为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吉林省应加强冷链运输设备的投入、加大物流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标准化机制,建立属于吉林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吸引优秀人才帮助农户进行农业生产、发挥其对于电子商务的指导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各地独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链,加快涉农网站信息传播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