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笔花鸟画技法在明代白底青花瓷器纹样中的应用

2022-01-01 23:44武瑞琳李新雨张传扬指导老师伍世龙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0期
关键词:青花瓷工笔青花

武瑞琳 李新雨 张传扬 指导老师:伍世龙

白底青花瓷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瓷器发展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明朝时期,经济繁荣,人民的审美和文化意识的逐步提升,工艺美术的发展趋势蒸蒸日上,形成了自元代景德镇湖田窑后的鼎盛时期。继承发扬前代传统工艺美术中精美作品的精湛技艺,使其种类丰富。御用瓷器与民间瓷器有着巨大的区别,民间瓷器运用了中国画写意技法,潇洒、随性;宫廷瓷器有政治教化的职能,要符合贵族欣赏趣味,所以精密、细致。白底青花瓷随着时代的变革,各具特点。明洪武时期继承发扬元代瓷器风格,宣德时期出现了很多新兴样式,嘉靖时期色泽艳丽蓝中泛紫的瓷器层出不穷。青花瓷的发展与中国画有着密不可分联系,青花瓷纹样吸收借鉴了许多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与内容。而花鸟画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与人物画等不同,是有着独特的审美、意趣,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工笔花鸟画在宋代发展成熟,既内容题材多种多样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工笔花鸟画对中国瓷器发展产生了深刻长久的影响。尤其明代青花瓷深受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影响出现了许多新纹样:最具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龙纹和凤纹 ;一种福瑞神兽视为吉祥象征的麒麟纹;寓意繁荣昌盛的花鸟纹;结构紧密、有生生不息之意的缠枝纹;象征独善其身、高洁品的莲纹;暗有多子多福的雏鸡纹等。

一、明代白底青花瓷器历史文化背景及生产条件

1.历史文化背景

明朝是青花瓷器发展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发展的一个高峰。明代的统治者贵族极为喜爱以青蓝色调的青花瓷,这极大的刺激了当时的制瓷业的发展。

在明代初期,青花瓷的器具多为碗,盘,梅瓶,玉壶等,所用青料也多为国产,纹饰布局仍存在元代多层装饰的遗风。

青花瓷在永乐宣德年间大放异彩,这个时期的制瓷用料大多是苏尼勃青料,国产青料为少数,但国产青料真正做到了少而精,发色都是恰到好处。而器具除了碗、盘、壶、罐、杯等,还出现了僧帽壶、花浇等外来器具,足以反映了当时我国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瓷身纹饰更是多种多样,例如缠枝、折枝、花果、龙凤、游鱼、海怪等。此外,胎质较之前则细腻的多。到了正统、景泰、天顺、三朝时期,政局动荡,多灾多祸,百姓流离失所,经济也随之衰退,进入了瓶颈期,陶瓷业也就随之迎来了它的“寒冬”。

明朝中期,政局稳定,经济、文化开始出现繁荣景象,陶瓷业也随之开始复苏。纵观整个明代中期,成化和宏治中期前人们常常使用平等青,颜色较为淡雅。而弘治晚期人们则更偏爱灰蓝色的青花瓷。

明朝晚期历经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青花瓷的发色也不尽相同,相比于明中期来说,晚明的工艺水平有些许的退步,但好的方面是从明朝晚期开始,青花瓷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技法的元素,这对于青花瓷的整体发展而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明朝末年,政治再次动荡,各个生产行业都很萧条,经济止步不前。天启十九年之后,朝廷中便再没有制造过官窑器,因此天启年间器具鲜少。

2.生产条件

经过了宋代的群雄逐鹿,经过了元代的过渡期,到明代中国瓷器的生产,几乎全部都被景德镇一家掌握。在唐朝到南北两宋时期,没有人能说清楚最流行的窑的品种,因为全国各地的窑类品种十分丰富,且各自都有自己的销售方式与市场。明代虽然也有地方上在制造各种各样的瓷器,但是在瓷器的制造规模和瓷器的品质都无法比拟景德镇瓷器。到了明朝的中期及后期,全国的青花瓷器几乎都为景德镇所生产烧制。因为其青花品质的高超,所以宫廷所用的青花瓷制品也都由景德镇供应,据史料记载,宣德八年,明朝布置下了四十多万件青花瓷的生产任务,由此可见青花瓷在当时已经可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同时,在明朝时期郑和曾经多次下西洋,相传郑和每次归来时都带回足量的苏麻离青,为制造青花瓷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所以明代瓷器生产离不开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发扬以及朝廷政府的大力支持。

二、明代白底青花瓷器发展条件与装饰纹样

1.发展条件

据近代考古得知,其实早在唐朝就有了青花瓷,在宋代,元代都有青花瓷的烧制。那为什么在唐宋元并未有所造诣,单单在明代青花瓷走上巅峰。孟子曾经说过:“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者矣。”青蓝色调的青花瓷极受明代统治者及贵族的喜爱,并且元代的青花瓷虽然未受到统治者贵族及社会的广泛喜爱,但是却在技术上为后面的青花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初的时候青花瓷也不是很受大众喜爱,到了永乐宣德时期,青花瓷才逐渐开始大放异彩,所以明代青花瓷的快速发展是与统治者对青花瓷的喜爱脱不了关系。

2.装饰纹样

洪武时期是青花瓷由元代向明代过渡的时期,流行青花执壶、高足碗等。继承了元代风格又开拓创新,但与元代青花瓷色泽相比色泽偏灰。这个时期的青花瓷纹样以牡丹、莲花、菊花、竹子、芭蕉、松树和梅花等为主。永乐青花瓷在传统的龙凤纹搭配如意纹外还有花卉、果鸟,西班牙文、胡人歌舞场景和缠枝莲花纹等,色泽浓艳,流行葫芦瓶、天球瓶与压手环等。宣德时期青花瓷纹饰内容广泛,题材多为折枝或缠枝花卉,品种多样,色泽淡雅,但龙纹居多搭配以波澜壮阔的海水,流行烛台、茶盏、贯耳瓶等。正统天顺年间,青花瓷纹样以仙山楼阁,琴棋书画,龙凤鹤等较为突出。成化时期,以梅瓶、梨壶、诸葛碗等器型为主,胎薄如壳的青花瓷以莲花、鸳鸯、楼阁、逸士等题材为主。弘治时期延习成化时期以梅花、鱼、海螺等为题材纹样为主。正德时期的青花瓷胎壁逐渐增厚,多以人物故事和阿拉伯文古兰经为题材的纹样,流行长径瓶与蒜头瓶等,色泽清新雅致。嘉靖青花瓷器型以玉壶春瓶、葫芦瓶等为主,内容纹样有老子讲道、“寿”字、“福”字与“鹤”为主,有国泰民安,福寿康宁,美好生活的寓意,色泽蓝中泛紫,赏心悦目。隆庆时期青花瓷纹饰内容以龙凤、仕女、云龙、各种动物、高足碗、蟋蟀罐等为多。天启崇祯年间青花瓷纹饰与以往大不相同,内容题材广泛,有人有物,器型主要以花口盘、莲子罐、双龙耳瓶等为流行,色泽较为灰暗,大部分呈蓝黑色或灰蓝色。由此可见明代青花瓷纹样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呈现出吉祥、和谐的画面,体现对美好生活、社会稳定与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万福万寿、多子喜庆之意。

三、中国工笔技法在明代白底青花瓷器的具体应用

1.青花五子登科罐

明代天启崇祯年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缓慢,导致了天启年间的青花瓷器罕见官窑较少,以民窑为主。用涂染技法描画纹饰,层次分明,有的用淡描画法,有的用泼墨与染画法,题材多以普通的写生为主。常见胎壁较为厚重,但也有胎壁较薄的精美作品,绘画轻描如宋画白描,工整、清新,疏密长短虚实相结合,既生动又富有节奏感。青花五子登科罐,罐底绘有似中国画工笔白描技法,在古代被视为灵物的兔子纹底。器肩部勾勒花卉一周,填涂渲染。罐外壁运用多种中国画绘画技法,白描、分染、统染等绘五子登科图,人物栩栩如生,动静结合,神态各异。五子登科罐青花色泽,纹饰造型极具明代天启时期青花瓷器时代特征。保存至今日具有极强的历史价值和对青花瓷发展的研究价值。

2.青花四季花卉十二瓜棱大盖罐

洪武初期青花瓷器,景德镇窑烧制,是一件具有汉族纹饰风格及造型的青花瓷器,器身为十二瓣,绘四季花卉折枝:莲花、菊花、百合、石榴和牡丹。通体纹饰共17层,青花色泽偏灰,纹饰主次分明,繁而有序。多处采用工笔画白描双钩技法:变形莲瓣纹、云朵纹。盖有四季花卉十给采用勾线填色等技法,罐腹绘有十二组四季花卉纹以工笔画白描双钩、分染、复钩及点染等技法均搭配以中国画传统的代表元素:太湖石。青花四季花卉十二瓜棱大盖罐被誉为中国重大的考古发现及灿烂历史文化的象征,造型优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3.青花缠枝连纹瓶

青花缠枝莲纹瓶是明宣德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青花瓷器之一。纹饰与中国工笔花鸟画具有共同的严谨,精密的特点,以细线条为实笔勾勒莲花结构,粗线条纹饰以粗线条,线条清晰流畅与工笔白描有异曲同工之妙。后以小笔对莲花、花径、叶、枝进行不断重新的填色渲染似中国工笔花鸟绘画的分染技法,构图严谨、概括、取舍巧妙,取材范围广泛与宋代工笔折枝花鸟画构图类似,具有较强感染力。是明代宣德时期绘画技法高超,装饰艺术、工艺美术繁荣发展的体现。

4.青花龙纹“寿”字盖罐

明代嘉靖年间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嘉靖年间,政局不稳,社会动荡,国力衰退,再加上朝廷官窑实行的制瓷制度,使得民窑迅速发展,官窑与民窑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两者的差别接近于零,进一步促进了明代嘉靖年间青花瓷器的发展。文字装饰是嘉靖年间青花瓷的一大特色,用缠枝或折枝花卉构成的文字装饰或是祝福语句在嘉靖年间深受人们喜爱的青花瓷装饰纹样。“花捧真言”是一种嘉庆时间创新的装饰方法,青花上也首次出现了三羊开泰图。青花龙纹“寿”字盖罐,造型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罐肩、盖和腹均有以工笔画技法,双钩、统染、复钩及点染等技法绘制的缠枝莲纹、双行龙、“寿”字及云纹。口沿下还有楷书款。

5.青花九龙闹海纹碗

明代成化时期青花瓷,以淡雅著称。该瓷器为官廷御用瓷器,纹饰细腻生动,运用中国工笔画技法中的双线勾勒和平涂等进行描绘。碗腹用白描淡勾出汹涌澎湃的海水,浓绘凶猛、气势逼人的九条神龙。碗底绘海水龙纹,与龙纹浓淡呼应,没有繁杂的渲染进行烘托,浓淡变化井然有序。成化时期描绘人物衣冠服饰时,只描绘单色外衫,无内衣,故有成窑“一件衣”的说法。是白底青花瓷有为少见的佳作。

四、中国工笔花鸟画技法对明代白底青花瓷器发展的意义

明朝末期,被人们称为“青藤白阳”的徐渭、陈淳打下了基础,八大山人石涛等一众艺术家们,将明代的花鸟推向了巅峰。明末的花鸟画也就从此出现巨大转折。他们的画开始包含更加强烈的个人情绪,再没有了之前“吴门四家”的厚重与优雅。明末的花鸟画也因此从小写意花鸟从而转变成了饱含作者情感,潇洒随性的大写意花鸟。所以说明末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在中国绘画史这条历史的长河里,这种转折多多少少的都会影响到当时白底青花瓷的器型、纹样和题材内容,愈来愈多的文人雅士、匠人见识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巨大转变,使得白底青花瓷也随之出现改变。一开始的青花瓷纹饰内容题材多以对植物的描摹,描绘技法多为平涂为主,构图较为饱满。到了明代崇祯时期的青花瓷莲子罐,作者就是采用写意的手法简练精准几笔就勾勒出鸟儿的神态,惟妙惟肖,生运逼真,可以看出来描绘花卉的中国工笔画技法已经不仅是双勾线加以渲染的技法了。在艺术手法的描绘上,从明朝末年的一只兰花碗上,可明显看出艺术家对纹饰的描绘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寥寥几笔就将兰花勾勒而出,不仅疏密有致,而且富有神韵,明显可以看出艺术家对中国画的造诣之深,所以由此可以推断出,明代末年花鸟及其技法对青花瓷器的发展是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结 语

象征着吉祥、庄重、喜庆的青花瓷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儒家文化的积极表现,是我国最优良的瓷器之一,是最具我国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的作品种类。中国工笔花鸟画蕴含的民族文化深远厚重,长于寄寓比兴。青花瓷将人们喜闻乐见花鸟画艺术形式融入到生活中所用到的器物当中,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缺少一部分,使人们得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陶冶心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促进人类艺术历史的蓬头发展。

猜你喜欢
青花瓷工笔青花
张鹏国画作品
高原秋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青花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纯净的青花瓷
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