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慧 杨淑莉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212400)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7月的全国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和预防为主方针,加强政策统筹和部门协同,推动健康中国行动不断取得新成效”[1]。这同时给新时代大学生健康教育指明了工作方向。健康教育的实质在于引导个体关注自身与身边人的健康,使其认识到人的健康和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等关系密切。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预防个体在身体或心理上出现疾病和处于亚健康状态,并对身体或心理已经患有疾病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个体进行干预,提升他们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
大学是青年走向社会的重要过渡期,是个体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大学生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他们健康观念的养成和健康行为的养成,而且关系到全社会的健康意识。完善的健康教育模式既能够促进高校健康环境的形成,也可以明显提升中国的教育水平和全社会的健康水平。高校是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的最佳场所,是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创造健康未来的重要阵地。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大学生健康教育,将使大学生了解更多健康知识,提升自身生活质量,努力成为健康生活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推进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价值意蕴体现在校园文化将对学生的健康水平产生全方位的影响,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的新载体,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高校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第一要务是保证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高校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推动青年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营造的健康环境,更离不开其所接受的健康教育,以及涵盖健康教育课程、校园文化环境等构成的校园健康教育生态。可以说,高校校园文化对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既能够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磨炼自身身体素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2]。同时,高校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预防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并让他们走出教室和寝室,亲近大自然,舒展筋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由此可见,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将产生全方位的影响。
校园文化涵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毫无疑问,校园文化是新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载体。其中,身体健康教育主要借助体育教育和卫生健康教育来实现。以体育教育为例,高校除了开设体育课程,还经常组织体育项目竞技比赛、校园运动会,或组建相关体育项目训练的社团,方便大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或竞技项目。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外,高校会定期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性讲座,或利用网络、校园广播、心理健康协会和校园宣传栏等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日、心理健康咨询月等活动。很明显,上述校园文化活动将逐渐引导大学生更加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进而实现育人目标。可见,作为不同于课堂教学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新载体,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更能发挥持久的渗透作用,将推动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覆盖,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身体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属于显性教育。但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仅仅依靠显性教育远远不够,高校还必须开展对应的隐性教育,以使大学生逐渐将校园文化传递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方面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健康理念,并将这种健康理念转化为日常行为。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都进行了延伸和拓展,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身体健康水平和心理健康素质。一方面,高校校园文化可以充分发挥导向和感染功能,培养大学生积极乐观、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的健康心态,使他们学会排解不良情绪,自觉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体育类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于无形中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锻炼他们忍耐、坚持的能力,塑造大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坚定不移的忍耐力[3]。
当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存在忽视卫生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存在不足、部分大学生缺乏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忽视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四个方面的问题。
当前,部分高校存在忽视卫生健康教育,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的问题。对于饮食与营养、性与生殖健康、传染病、急症自救及用药知识等方面的卫生健康教育,部分高校从领导干部到教师,往往都不重视,采取任选课或系列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甚至有的高校直接将体育教学等同于卫生健康教育,不重视对大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对于体育教学,部分高校存在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不重视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能素质,尚未形成常态化的学生体育运动竞赛机制,体育活动内容比较单一,缺乏大众性与趣味性,阻碍了更多大学生的参与[4]。一些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缺乏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
目前,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理念和方法方面的问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应融合知识讲授、学生心理体验与实践训练,在传授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逐渐从情感、认知、意识与行为的维度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然而事实上,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太看重面对面传授知识,不重视行为训练,更不重视引导学生自主研讨和分析自身与同伴存在的心理问题,忽略了对学生积极心理体验的引导。
很显然,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难以持续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部分高校在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辅导过程中,多关注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导致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偏离了本应挖掘和培养学生心理潜能的初心,忽视了引导学生反观自身心理,充分挖掘并运用自身潜藏的心理优势。
当前,部分大学生缺乏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从维护自身健康意识的角度看,有的学生一进入大学就养成了晚睡晚起、不吃早饭等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合理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的大学生长期熬夜造成了睡眠不足,平时锻炼不够造成了体重超重,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还有的大学生手机、电脑不离身,由于看手机、看电脑的时间过长,致使视力状况越来越差。从促进自身健康能力的角度看,有的大学生即使面对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项目也只有三分钟热度,难以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有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还很年轻,不需要借助体育锻炼来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错误地认为体育锻炼仅适合中老年人。可见,这部分学生明显缺乏护自身健康的意识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当前,对于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部分高校仍然没有予以高度重视,尚未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健康教育作用,存在重短期、轻长效与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例,一方面,一些高校虽然利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月”的契机开展了心理知识竞赛等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却中断了持续性活动,仅偶尔开展一些心理讲座或团体性心理咨询活动,并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另一方面,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存在突出的形式化问题,既没有向大学生详细了解宣传教育活动开展的必要性,也鲜少结合本校大学生实际的心理需要在全校组织并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5]。再如,在卫生健康教育中,一些高校在涉及到对大学生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时,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一笔带过,缺乏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系统性教育,更很少采取同伴教育等方式加深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导致不少大学生谈艾色变。
面对种种问题,高校要认真反思,丰富健康教育内容,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拓展健康教育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为了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健康教育,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完善健康教育。第一,高校要结合本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卫生健康教育、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的实际情况,由校党委牵头成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制定可行性强的工作细则。高校要充分整合与协调本校涉及健康教育的教务处、校医务组、体育组等部门的资源,着力打造包含人员、信息、场馆与利益共享的资源优势互补的一体化共享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协作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具体而言,高校要结合以往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为完善健康教育制定支持性制度,落实好经费预算和执行制度、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与高校食品卫生、饮用水、教室光源卫生等学校公共卫生防控制度等。同时,高校要将健康教育评价归入大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中,探索制定以大学生日常健康行为为参照的评价标准和激励制度等,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也要施以制度上的约束。第二,高校要切实完善健康教育,当务之急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努力扭转健康教育教师忽视卫生健康教育的局面,形成对卫生健康教育的高度认同,积极为卫生健康教育贡献更多智慧,力争为实现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卫生健康教育齐头并进开创新成果。与之相适应,高校要加强体育学科、心理健康学科和卫生健康学科的顶层设计,打破学科壁垒,兼容并蓄,深入探索,勇于创新,广泛开展跨领域、多学科的深度融合[6]。同时,高校团委也要联合各二级学院共同研讨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不断推进健康教育教学改革。要积极探索构建有关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并充分利用PU口袋校园等软件为大学生参与健康教育活动做好PU学分的记录,并与学生在第一课堂学习健康教育课程的学分挂钩,促进大学生健康教育在各年级、各学院分阶段、分对象地融合开展。
面对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方法上的不足,高校要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第一,高校要更加关注当代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及社会心态对他们心理的影响。为此,心理健康教师要积极深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广泛关注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努力与青年学生打成一片,与他们多沟通、多谈心,善于从点滴细微处挖掘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理优势,并给予积极的引导和鼓励,最大限度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第二,为了进一步改革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心理健康教师要充分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鼓励他们每天记录激发自身积极情绪的校园文化活动,并记录该活动让自己心态更阳光的原因,逐步减少抑郁或焦虑情绪的产生,更加积极乐观地直面生活,提升生活与学习质量,更加热爱生活,也更加相信自己。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重点聚焦疏导帮扶,强化专业化的咨询队伍建设,着力畅通咨询服务,不断提升心理咨询服务水平。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应该耐心引导其解决心理困扰;对希望提升心理素养的学生,要精准地拓展服务项目,升级服务质量,创新工作方法,不断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在对大学生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时,心理健康教师要营造轻松氛围,借助深刻认识自我、游戏互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加深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理解,并使他们学会灵活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高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拓展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为此,第一,高校要增加有关健康教育的主题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大学生发现自身健康问题的意识与解决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高校要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讲座和健康知识竞赛,积极邀请健康教育领域的专家来校参与有关运动健身及健康咨询的活动,力争让大学生更加清楚人体健康的医学依据和生理机制,全面了解一般性常见病的预防和康复知识。例如,高校可以采取医院情景模拟再现或影片、表演、音乐等形式,使大学生切实认识当代医疗的现状、疾病多样性及其病因,让大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隐藏的致病因素,并主动对照反思自身生活习惯存在的问题,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7]。其中,高校要特别重视对大学生开展艾滋病预防和新冠疫情防控等方面的宣传教育,要积极创新宣传方式,结合最新的时政热点引起青年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和新冠疫情的高度重视,要采取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大学生开展更有针对性地预防艾滋病和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教育。此外,高校还要想方设法鼓励大学生对艾滋病预防和新冠疫情防控积极进行同伴教育。第二,高校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社,组织成员向全校大学生宣传卫生健康、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使广大青年学生更加深刻地内化健康生活的理念,熟记健康知识。考虑到青年学生身体状况大多比较好,常见病的发生类型比较单一,高校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向大学生推荐简单易操作的自我养生方式,如按摩穴位、传统武术、瑜伽等,并让他们学会充分利用常见的药食同源食物等。此外,高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体育活动开展的内容与形式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健康素养。例如,高校可以通过羽毛球、健美操等体育类社活动加强对大学生以体育锻炼强健体魄的教育,引导学生更加科学地规划学习和生活,以更加平和的心态面对未来的人生路。
为了进一步落实健康教育,高校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第一,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微信、微博等各类新兴媒介,推送健身类、健康类信息,强化大学生运动健身的参与感,加深广大青年学生对健康的认识,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体育运动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卫生健康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例如,高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向大学生推送有关健身养生和树立良好心态的文章。第二,高校要通过完善健康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此,高校要重点认识到社会、家庭和高校三大主体在推进大学生健康教育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社会而言,为了与高校健康教育宣传做好衔接,政府要积极牵头为青年健康教育提供政策与财政方面的支持。对于家庭而言,家长要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对于高校而言,高校要定期邀请学生家长来校参与有关大学生健康教育的专家讲座,提升家长的健康生活意识,促使他们积极营造崇尚健康生活的家庭文化氛围;高校还要充分利用橱窗、板报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健康教育宣传,努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良好的健康教育氛围,通过与社会、家庭的优势互补共同构建和谐的健康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