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云城区自然资源服务中心 廖昆仑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对林业植物及其产品构成危害或者威胁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相比森林火灾等对森林危害明显的灾害,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影响是长期且隐性的,且破坏能力更加强大,国务院已将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治纳入国家防灾减灾体系中。广东省天气炎热、水分充足,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宜有害生物生长,为林区建设与养护带来了重大困难。目前,预防和消灭林业有害生物的方式方法上仍然存在一定欠缺,因此要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当前面临的难题和部分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细致讨论,以提高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水平,为林业产业建设的高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也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人工造林的面积在不断增加,一方面人工林培育所需的种子种苗容易携带林业有害生物种源,加快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速度,另一方面,人工林当中的树种相对单一,生态结构也不够完善,抵御林业有害生物侵害的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导致有害生物的入侵和破坏。因此,随着我国人工林面积的扩大,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率也会不断增大,为人工林的建设和养护带来一系列困难,严重制约林业事业的发展[1]。此外,当前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现象比较常见,不仅影响了森林生态,还影响了海洋生态、草原生态等,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在林业方面的体现就是外来生物大面积进入林区,不断扩大自身种群规模,对林区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打破林区生态平衡,导致树木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大面积枯死,造成林区功能上的缺失,直至泛滥成灾。
林业有害生物物种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方面都存在,种类繁多,严重影响林木的生长,对林业危害巨大。首先,有害生物种类的增多会导致防治工作难度加大,例如,以广东省云浮市为例,该地区气候炎热、湿度较大,在种植马尾松、湿地松等树种时往往会导致马尾松毛虫侵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类进入林区的活动也在不断增加,给林区引来有害生物新品种的风险在不断增加,有害生物灾害程度不断加重,治理难度不断加大,为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其次,随着当前林区建设复合性的不断提升,林区的有害生物问题也逐渐趋于复合化,变得更加复杂。例如,某林区同时出现多种林业有害生物,既有多种有害植物,也有多种有害动物,不同有害生物物种之间甚至可能形成全新恶劣的生态系统,对林区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冲击,对林区造成更加严重的打击。有害生物种类的增加为林区带来了更加严重的威胁,导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难以正常进行,灾害程度极大。
虽然当前我国林业有害生物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但部分地区对于林业有害生物的威胁没有足够的认识,不关心、不了解、不积极参与防治工作。首先,部分地区在进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时,往往只依赖政府部门,这就导致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容易流于高层形式,不具有全面性。其次,社会大众也没有养成林区有害生物防治的意识[2]。一方面,群众没有渠道了解到本地林区建设情况,对林区中有害生物危害的程度也不够清楚,无法配合林业部门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另一方面,生态环境安全理念没有深入人心,部分群众不重视林区的保护工作,甚至会作出一些加大林区有害生物危害的行为。例如,部分地区村民贪图方便,节约成本,在营造人工林时没有对新栽植的苗木进行检验检疫,很容易将有害生物携带入林区,加速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加重林区的有害生物危害程度。
科技力量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当中,高新科技设备设施使用的程度仍然有所不足,有的甚至还是一片空白,导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水平未能得到真正的提升。首先,林区的有害生物防治仪器设备的缺乏情况十分普遍。传统的林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以人工防治手段为主,对设备的利用率不大,但当前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工作项目要求必须引入专业设备,暴露出林区防治设备落后的问题。目前看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检疫设备、测报工具、交通设备等都比较欠缺,无法为防治工作提供保障。其次,当前林业有害防治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也存在不足。当前,仍有部分地区林业主管工作人员没有转变思维,没有认识信息技术的高效性和便捷性,没有将信息技术充分应用到各个防治工作环节当中,导致防治工作的技术水平仍然有所欠缺。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组成比较复杂,对于社会当中的部分工作也存在一定影响,对政府管理的依赖性较高,因此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而是要明确政府有关部门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中发挥的作用,保证政府能够在工作中起到指导作用,把控防治工作大方向。必须明确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健全防治工作机制,加强防治体系建设。为此,需要明确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管理体制和政府责任。一是完善工作机制。要明确政府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主导地位,由政府对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管理,形成自上而下的防治管理体系。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相关的监测、报警等工作必须要得到地方政府各个部门的充分参与。三是发挥基层政府作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林业协会、专业合作社、林业生产经营者等单位,共同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预警是科学防灾、控灾、减灾的基础性工作。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提前发现有害生物灾情,在灾情发生的初期阶段进行控制,减少其对森林产生的恶劣影响,保证森林环境的正常发展。一是加强测报工作,确保准确、及时。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规划,科学布局测报站(点),配备专(兼)职测报员,完善测报网络,组织开展监测预报工作。二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调查。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定期(例如:五年)进行大型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在调查当中对林业生态进行彻底、全面的检测,重点注重有害生物与森林生态环境的融合程度,明确有害生物发展状况,做到对有害生物的全面了解。三是规范预警预报工作,提高防治工作的计划性和科学性。按照国家规定定期发布林业有害生物短、中、长期趋势预报,及时发布重大或者突发林业有害生物预警信息,并提出防治建议或者方案。
植物检疫可以降低林业树木发生病害的概率,尤其可以避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林区生态,为林业有害生物的灭除提供帮助作用,减小林区受到入侵性危害。一是狠抓产地检疫,在源头上切断有害生物范围扩大的可能性,消灭林区害情。生产、经营林木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依法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机构申请产地检疫。如检疫不合格,受检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规定进行除害处理。二是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管,要对树木种子、种植设备等流通物品进行重点检查和处理。三是严格国外引种检疫,保护我国林业生态安全。从国外引进林木种子、苗木的,引进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林业有害生物引种风险性评估。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经费投入、机构队伍建设、市场培育、公众参与等方面的支持。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有关政府部门要建立专业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体系,突出资金支持的有序化进行,严格进行资金管理工作;将防治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对突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灾情根据需要安排专项经费;也要注重相关旅游景区的森林资源保护资金投入,以保证景区能够正常开放运营。二是加强防治队伍建设。要对当前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人才进行进一步建设,对其开展培训,并加强人员管理,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发挥出最高水平。三是培育社会化防治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化防治组织开展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灾害鉴定、风险评估、疫情治理及其监理活动。
想要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水平,完备的监测监控系统必不可少,应当在监测监控工作中充分运用各种先进技术,保证林区的全天候全方位检测[3]。在监控过程中,可以充分使用“3S”技术。首先是遥感技术(RS),该项技术可以实现对林区状况的远程监测,同时由于其设备体积较小,也能够深入到一些人力监测无法深入的地区,保证监测工作的全面性,将林区内的生物状况全面地反映给监测人员,保证监测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林区内有害生物的出现。其次是全球定位系统(GPS),该系统可以在有害生物出现后第一时间对有害生物的重点发生地区进行定位,保证相关管理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明确灾害发生地点,快速采取防治手段。最后是地理信息技术(GIS),该系统可以对林区有害生物危害情况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多种运算手段对各项数据进行整理,最终给出分析结论,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保证监控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手段多种多样,在防治过程中尽量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实现防治效果最大化。首先可以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通过引进有害生物的天敌减少林区中有害生物的数量,同时也可以通过引进新生物巩固林区当中的生态系统,加强林区的自我调节能力。例如,对于林区当中的常见害虫可以采用“以虫治虫”的手段,通过引进寄生蜂、瓢虫等物种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解决林区当中的害虫问题。其次要积极采用物理机械防治技术,使用各种设备对有害生物进行防治。例如,在云浮市这种温度较高的地区,林区中往往会存在热带地区的入侵物种,对此管理人员就可以充分采用物理防治手段,使用食物诱杀方法,充分使用毒饵诱杀入侵物种,减少林区中的生物危害。最后要适当采用化学防治手段,但要注意使用时机和使用程度,要做到只有在大面积的生物危害产生时才喷洒化学药剂,避免对林区造成化学污染。
综上所述,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现状仍然有改进空间,因此需要从多重角度、综合运用多项技术措施等方面入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水平,保证林业生态的健康发展。林业有害生物是当前林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必须要重视该问题的解决,以保证林业建设的质量,提高林业生态水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