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衡阳市委党校 周艳艳
基层党组织是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通过合法合规的程序和措施,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执行本级党代会决议、领导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基层组织,不仅承担着整合资源推动本区域发展的职责,更是中国共产党与基层民众联系最紧密的节点。新时期探索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建设有利于推动基层发展,有利于加强基层党组织的能力建设。
群众组织力是指以人民为中心,为了实现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中国共产党依靠、动员、组织群众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能力。自建党以来,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党组织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组织结构,逐渐彰显出组织力的明显优势。
2021年3月23日中央组织部发布的信息,截止到2019年12月,全国基层党组织为468.1万个。这些基层党组织在新时代肩负着新的使命,要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完善并形成了军队支部要建在连上、农村支部要建在村里、城市支部要建到街道、各行各业都要建支部的共识。建设支部的主要任务就是使九千多万名共产党员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坚实的组织保障,这也是有效发挥群众组织力的前提。基层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联系群众最重要的一个“神经节点”,既需要承担向上级反馈意见建议的作用,也要承担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的作用。基层党组织上传下达以及执行任务必须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群众组织力是基层党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增强群众组织力是中国共产党赋予基层党组织最根本、最核心、最本质的任务。
中国之所以能将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旧社会带入走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这些成就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将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一起的组织力,是人民群众选择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勠力同心建设新中国,走向新时代。基层党的群众组织力已经成为党执政能力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不竭动力。社会治理现代化重点在基层,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领导下是否能团结人民群众,是否能将人民群众纳入到社会治理体系中成为社会治理主体至关重要,也是实现社会治理成效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始终牢牢联系在一起,是利益、命运的共同体。基层是人民群众是否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直接体现,也是党中央方针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体现,这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强有力的群众组织力,基层群众组织力是面对复杂艰难险阻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伴随的是文化的多样化,个体权利的意识逐步增强,导致一些人将利益作为行动的唯一价值尺度,加之新媒体具备多数人对多数人迅速传播的特点,强调个人利益至上的意识快速蔓延和渗透,许多新现象、新观点与传统相背,例如,家庭社会性功能式微、就业时间短期化、体力劳动者地位较低等。这些现象对基层的组织结构形成冲击,不得不与时俱进,运用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方法去应对。例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党组织广泛搭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平台,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紧密联系起来,凝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参与、积极应对,这是抗疫取得成果的重要基础。基层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在实践中也面临信息不畅、政令下达不顺、管控措施不力等情况,更有群众对一些防控措施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这些问题也暴露出群众组织力存在薄弱的地方。基层如何积极组织群众及时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的各个领域,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基层党组织作为最前沿的战斗堡垒,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其最根本的任务。随着社会治理事物的增多,基层党组织面临着愈加繁杂的工作任务,基层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用于事务性的开展。而对于方针政策的宣传,更多地停留在标语化、口号化以及“信息化”层面,如转发微信、朋友圈等,宣传效果有待提升,群众是否真正关注或领会值得思考,宣传是否到位会直接影响方针政策的执行效果。此外,基层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能力主要面临着以下挑战:一是执行是否具备可行性,我国地大物博,各区域的发展有自身的特征,基层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二是执行是否具备有效性,政策的实施是否真正让群众获得幸福感和获得感,而不是“数字游戏”或者政绩工程,政策评估环节相对比较薄弱和欠缺。三是执行是否具备可持续化,基层面临十分繁杂的事物,但人力、物力和财力均十分有限,政策的可持续性执行面临挑战。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将党的治理理念转变为人民群众的行动自觉的职责,弘扬主旋律,团结力量、凝聚智慧,应对新的任务和挑战。这必须强化自身能力的建设,这一能力包括组织基层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监督管理服务党员的能力等。这种自身建设的能力是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在人民群众中发挥先锋模仿作用的前提。目前基层党组织仍面临创新不足的困境,一是创新意识不足,基层面临大量事务性工作,导致有些基层党建工作可能流于形式,缺乏创新动力。二是创新效果难以保证,有些创新方式不适宜本地的实际情况,缺乏可操作性。三是创新型人才匮乏,基层引进一些科技产品,但由于运营和维护都需要人才支撑,人才匮乏导致创新力不足。总而言之,基层党组织在实践中展现出的因地制宜、自我革新的勇气仍有待加强,需要转变疲于应对、迎合检查、流于形式的方式方法,加强党建工作,从实事求是中寻找适合的实际举措。
新时代,基层人民群众有新的特点,一是从年龄结构看,老龄化速度加快,尤其是农村地区,面对日益数字化的社会治理,其参与意愿和动力面临挑战。二是思想观念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以及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是多元化、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如何找到基层党组织需求与人民群众需求的实践契合点面临挑战,尤其随着极端个人主义、消费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的盛行,基层动员和发展人民群众需要共情力。三是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新媒体已逐渐成为公众表达情绪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尤其是广大青年群体,如果基层党组织依旧采用传统的不符合时代特征和实际需求的动员和发展方式,没有做到对群众价值观进行引导,无法获得话语权的话,势必会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从而削弱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
新时代加强基层群众组织力需要以基层党组织的目标为导向,扩大组织覆盖面、提升群众工作能力以及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基层党组织目前主要是以基层党委为主体,以村级党组织为载体的架构。随着事务性工作日益增加,这种架构已经难以满足工作的需求。以收缴农合农保工作为例,一个3000人口的村,村支两委普遍配备6-8名村干部,平均每人要负责近400人。时间紧、任务重,对于不愿交、不想交的群众,开展思想工作难度较大。除了民生工作外,乡村两级干部还要承担农村环境整治、森林防火、禁毒、党建、扶贫、乡村振兴等多项复杂繁琐的工作和检查,疲于应付。要保持党组织活力,适应新业态下复杂多变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延伸基层组织,进一步发挥“组长”这一职务的功能。比如,防疫期间重点地区回来的群众,乡村干部可能不知道,组长知道;谁家生活水平(涉及低保、扶贫等工作)是否瞒报,乡村干部可能不知道,组长知道;谁在哪个地方打工就业,乡村干部可能不知道,组长知道。组长在本村民小组有着特殊的号召力和组织力。因此,可以将组长纳入到基层党组织架构中,增加基层党组织的张力,增强群众组织力。
人才兴,方能事业兴。人才是第一资源,基层党组织和村级党组织因政策、时代和历史等原因,无论是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都参差不齐。基层党组织人才十分匮乏,例如,村级党组织因整体年龄偏大,对于电脑、手机、打印机等简单工具的操作存在梗阻。各级党组织已经加大对后备干部、年轻干部的培养,但要满足现有的工作需求仍不够。一是搭建治理平台。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渠道是通过民主选举,但随着社会治理事物多样化和复杂化,群众利益的多样化,需要扩宽更多的渠道和平台,以满足群众的诉求表达和参与意愿。例如,湖南省衡阳市创建“衡阳群众”品牌,为党员群众搭建了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参与平台,集聚社会各界力量。二是完善激励机制。搭建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人才选拔任用体系,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提升群众组织力,吸引青年、乡贤到基层和村级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三是坚守政治标准。要始终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挑选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干部。本固方能枝荣,根深方能叶茂。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基层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培训效果,搭建发展平台,为提升基层群众组织力提供坚实的保障。
回顾基层治理的历程,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其文化水平、思想观念、参与意识在新时代有不同的特点。基层党组织需要采取与之相应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群众组织力。一是创新宣传方式,宣传工作需要根据群众工作的环境,突破以往陈旧的宣传话语,将党的方针政策以吸引力强的方式去进行话语重构,适当运用新媒体平台,让更多的群众,特别是让新生代青年能够及时准确地接纳吸收信息,增强参与感。二是创新组织方式,鼓励引导成立有利于基层发展的社会组织,比如,有些社区自发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财政监督理事会等自治组织,这些社会组织能为公众参与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和渠道,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度。三是创新发动方式,做好群众工作要与群众切身相关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如组建治安巡逻队、环保志愿活动、同心积分银行等,进一步发动群众支持基层党组织工作。四是创新激励方式,通过开展评选评优、最美群众等方式,合理利用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能积极参加基层活动的群众,要积极引导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群体,充分激发他们在群众组织力中的活力。
有恒产者有恒心。基层工作人员待遇普遍较低,尤其是村一级,村级党组织成员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甚至有些人将村干部当成增收的副业。面对日益增多的各项任务,基层党建工作任务繁重。村级党组织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以及群众组织力的培养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了,才会有更高的价值追求,才会关注基层政治、文化、生态的发展状况。合理的财政投入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群众力的保障。一是各地需要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因地制宜设立专项经费,解决好基层经费不足的难题。二是摸索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增强党组织的自我造血功能。只有充足的财力保障,才能让基层党组织和村级党组织更好地发挥出群众组织力的效果。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社会治理的关键在基层,人民群众是国家发展的铜墙铁壁,新时代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完善基层组织体制、夯实群众组织力的要素保障,塑造勇于自我革新的动力,保障基层最大限度发挥好服务群众、联系群众以及团结群众的功能,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