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游林瑜
自改革开放以来,来自海外地区的资本对珠三角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投资的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长期以来,中小型企业一度成为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力军。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趋势不断扩大,加上国内宽松的营商环境以及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大,中小企业的竞争面临诸多困难。尤其是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国内外经济环境迅速变化,一度活跃于珠三角地区的中小型企业呈现出发展困难甚至是萎缩的趋势[1]。作为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华南地区对外经济是否能够健康增长。在全国中小企业发展日益困难的背景下,珠三角中小企业也无法独善其身。再加上珠三角经济区特殊的背景,解决其对外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华南地区甚至是全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珠三角地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集中点,产品普遍缺乏技术含量。虽然近几年来国内不断推进的“供给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局面,但是“世界工厂”的头衔在短时间内依然无法彻底摘下。得益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我国的社会经济逐渐由高速发展的方向朝着平稳高质量的方向过渡,经济的持续增加必然伴随着对原材料需求的加剧。但是近年来,通过对珠三角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不少的中小型企业依然走在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末端。局限于企业规模小、融资能力差等问题,不少的企业不愿意在技术创新等方面投入过多的资金,原因可能与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以及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差有关。缺乏创新力和技术能力的产品难以在对外贸易竞争中占据核心地位。
虽然说中小企业有着经营灵活等诸多的优势,但是在产业结构升级、国内外经济形势风云变幻的背景下实现灵活经营依然会付出不小的代价。一直以来,规模小、资金缺乏都是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一旦在技术革新等方面投入资金就必须要面对“血本无归”的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不少相对保守的企业进行改革的想法。另一方面,珠三角中小企业有创新的想法,但是局限于我国尚不稳定的投资环境以及狭窄的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很难通过外部融资获得足够的资金。
自改革开放以来,海外资本开展了对珠三角地区的投资,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制造加工业为主的产业群。但是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虽然说珠三角地区长期以来都在与海外资本和市场进行交流,但是承接的业务一般都是缺乏技术含量的订单[2]。不少的珠三角中小企业可能有相对稳定的客户和原材料供应商,但是缺乏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使不少的企业都缺乏创新能力。近年来,不少的企业选择与高校合作,为高校提供科研资金,但是由于部分企业缺乏必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专利都掌握在高校手中,使企业无法形成自主品牌,导致珠三角中小企业的客户群虽然稳定,但是难以获取新客源。
珠三角中小企业缺乏基本的投资风险管理能力。投资是不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必要环节之一,但是投资的过程中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因此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众多的投资风险中,主要存在政策风险、技术风险以及市场风险等,可能造成企业投资收益与预期不符,甚至导致本金无法收回和损失。并且投资成本会占据企业经营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当企业从主业中抽取一部分成本进行投资,如果投资失败,可能会造成企业持续经营陷入危机,从而深陷债务泥潭。另外中小企业尚处于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需要外部资金的介入促进其成长,但是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低,因此通过银行等渠道获得足够资金相对较难[3]。即使企业能够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无息或者低息贷款,也有可能被滥用:很多情况下无息负债或者低息负债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非常有可能被忽视,因为很多企业考虑到无息负债或者低息负债融资简单、利率较低,而不考虑其融资成本,从而产生很多非必要的债务,在不知不觉中加大企业负债风险。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上升,我国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受到的针对我国出口贸易企业的反倾销调查与反倾销制裁将会越来越多,情况也会愈演愈烈。尤其是以欧美等老牌发达国家为主,其对于我国的反倾销措施将会越来越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其他国家对于我国的制裁程度也会相应地上升,并且涉及到反倾销调查的我国出口贸易企业数量也会增加、行业也会增多,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受到的对外贸易反倾销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就目前珠三角的产业发展情况来说,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行业与行业之间的产业协作和关联度相对较低。这主要表现在不少的投资商都将珠三角当做是单纯的生产加工地,例如不少在珠三角投资成衣厂的中国香港投资商其原材料都是从海外例如越南、缅甸等进口,订单处理以及销售活动通常也是面向海外或者内地,而并非在珠三角本地[4]。大量的类似企业在珠三角驻扎使得企业之间缺少联系,进而导致产业协作和关联度相对低下。
中小企业凭借其经营方面的灵活性能够使其在应对风险和挑战时快速变更经营模式,但是由于其规模和实力有限,一旦遭受打击也有可能是极为致命的。因此面对当前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对处于对外贸易一线的珠三角中小企业来说,国内外市场环境一旦出现波动就会对其正常的经营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珠三角的中小企业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应当重视团结互助的重要性,放弃以往孤军奋战的经营模式。无论是企业之间还是行业之间都有着多元化的合作形式,珠三角对外贸易企业报团取暖能够更好地应对西方国家的制裁。并且,除了在应对挑战方面有着诸多的优势以外,还能开展在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投融资方面的合作。在此之前,长三角经济带的不少企业便采用这一模式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因此珠三角中小企业应当借鉴这一模式,根据自身发展以及对外贸易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方案。
首先,企业需要进行融资管控。融资是企业发展和经营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尤其是对于珠三角中小企业来说尤其如此。一方面,企业需要积极开拓融资渠道,降低企业的融资难度,优化融资方式,并且还需要对重大的融资进行重点管理,降低融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另外,珠三角地方政府也应当重视对当期企业的扶持,充分发挥政府对中小企业在投融资方面的导向作用,正视中小企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5]。一方面鼓励针对性成立针对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公司,另一方面组建由政府主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激励基金。面对珠三角地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缓慢的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将加快推进珠三角产业结构创新的工作提上日程。除此之外,鼓励企业之间成立信用担保机构,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难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并且竞争也不再仅限于价格和成本方面,而且进一步拓展到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对于有对外贸易需求的中小企业来说,加快自主创新是其提升核心竞争力、抢占国际市场的必要手段。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应当重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产权意识,将技术和管理的创新纳入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发展路径,采用和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学习型投资、重视人才储备,多方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有能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合并等方法来实现技术创新,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一方面建立健全完善的防止反倾销体系,开展针对珠三角中小企业的反倾销知识培训,加强对缺乏经验企业的指导。在建立健全我国出口贸易防止反倾销的体系和预警机制方面,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我国的防止反倾销体系和预警机制。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就对我国对口贸易实施反倾销的国家采取对等反制措施,保障自身权益。遭受不公平反倾销的企业应当积极寻求法律援助,树立起维权意识。
综上所述,珠三角中小企业处于我国对外贸易的一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外市场快速发展,再加上国家的宏观调控,使得不少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在这种情况下,珠三角中小企业应当快速适应时代变化,提升创新意识、维权意识、团结互助意识以及投融资风险管理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进而推动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