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价值意蕴、现实基础及路径选择

2022-01-01 12:54刘国建周泽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刘国建,周泽云

(1.2.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1]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承担着对各族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各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使命。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思想层面的高度重视、理论层面的宣传动员,也需要实践层面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积极探索。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指引下,研究和探索如何按照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价值意蕴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从战略高度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个体层面:助建各族大学生学习成长共同体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在马克思看来,所谓真实共同体,意味着个体与他人、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形成一种有机统一关系,人们能“将‘类存在物’的意识纳入自身……自觉追求利己与利他统一的普遍性”。[4]从各族大学生成长发展角度看,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应对传统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进行理论探赜、内涵补充及实践拓展。在其理论探赜中,应凸显“共同体”的理论积淀,表征于各族大学生真正融合为共居、共学、共乐的“学习成长共同体”,才能在情感上相依、精神上相托,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夯实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心理基础;究其时代内涵而言,“团结”是基础和前提,“进步”是方向和目标,团结是进步的保证,进步是团结的方向,二者相辅相成,高校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铸牢各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推动各族大学生共同成长进步;在实践拓展方面,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重在引导各族大学生深刻认识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为各族大学生营造平等、团结、和谐、友爱的交往交流交融氛围,搭建各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使各族大学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5]的思想,形成“学习上相互帮助、生活上相互照顾、情感上相互依存”的成长共同体,实现高校民族团结由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转型跃迁,切实推进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二)高校层面:筑牢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作了重要论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6]这为我们进一步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阵地提供了理论遵循,明确了实践落点。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3]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新时代妥善应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领域新问题新情况的重要抓手,能够最大程度地凝心聚力,其价值意涵包括:一方面,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重在坚持有选择的传承性和适时的创新性相统一,加大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研究、理论阐释和宣传教育力度,能够促进各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提升与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内在统一,自觉投身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各项具体实践中;另一方面,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旨在坚持政治性教育与价值性引导相统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旗帜鲜明、有针对性地批驳危及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安全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教育引导各族大学生践行爱国主义理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各族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从而帮助各族大学生正确辨析和鉴别精神困局中遇到的错误思潮,形成坚决划清是非界限、自觉抵制错误思想观点的政治定力,提升各族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回应力,筑牢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三)民族层面: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7]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和实践要举。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价值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思想层面,通过加强“五个认同”教育,引导各族大学生深化对“五个认同”内涵的认识,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二是在历史层面,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以党史教育为抓手,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百年奋斗历程中涌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人物、先进事迹为主题,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成就,彰显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教育引导各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在对我们党伟大建党精神的感同身受中做到学思悟践行相统一,形成“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三是在理论层面,通过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纳入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设计和教材建设,使各族大学生全面深化对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认识,准确理解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增强对我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认识。

(四)国家层面:助提国家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2004年,约瑟夫·奈对“软实力”概念进行了补充,认为一国的软实力主要依赖于三种基本资源:它的文化、它的政治价值观以及它的外交政策。[8]

十九届五中全会基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提道:“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9]可以看出,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各民族群众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途径,对此我国已形成一定的成功经验和良好的群众基础,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型塑基点,不断聚焦各民族共画同心圆的核心力量。各族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后备军,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各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应然之举。一方面,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能够根据对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中华文化积淀和我国基本国情宣传阐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意涵,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公信力,调动各族大学生群众参与文化强国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我国文化建设的主导力和穿透力。另一方面,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能够不断彰显我们党民族工作理论创新的强大吸纳力和巨大包容力,让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创新融入各族大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共识,巩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青年群体根基。

二、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实基础

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之义,其现实基础包括目标指向、制度保障和场域延展等。

(一)目标指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创性理论创新,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党章》,成为全党的共同意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为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明了主导方向,明确了实践要点。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理路和目标所指,教育引导各族大学生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理解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理论政策,养成民族团结进步行为习惯,增强民族团结进步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念,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大团结。尤其针对过去有些高校过于注重各族大学生的机械团结和过多凸显各族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应及时对标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精神,明确“增进共同性”的实践指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到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全过程,确保深化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清晰、走向准确。

(二)制度保障: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有效机制的构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对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多项政策性指导意见,集中体现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中,为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10]同时,各高校也根据自身实际对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构建了各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机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融入机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创建机制等有效机制,保证了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有序推进。

具体而言,各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机制体现为打造校内互嵌式居住结构和学习生活环境,通过各族大学生混合编班、混合住宿等营造了各族大学生共居、共学、共进步的融洽氛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融入机制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统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建设,瞄准各族大学生对民族团结进步思想的“共鸣点”、理论的“疑惑点”、情感的“触发点”进行多维讲授,能够深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创建机制丰富了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方式方法,逐步形成了课堂“主阵地”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发挥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合力作用,实现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进而不断提升了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可以看出,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有效机制的构建为深化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场域延展:“互联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效能日益显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创造性地生成了一个具有无限容量、无限边界和无限关联的存在场域[11]。在“互联网+”场域中,信息数字化程度高、传播速度快、容量巨大等使人们更容易打破时空界限,进行更直接、平等、快捷的交流,由近距离的“面对面”向跨越时空的“键对键”转变。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2]数据,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11亿,学生占比为21.0%,庞大的学生网络群体以及互联网场域中信息的数字化、互动的平等性为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造了新的机遇。一方面,在信息化和数字化背景下,信息数字化推进了民族团结进步话语符号能动性建构,积极塑造具有可视化特点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话语标识形象,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话语形态,通过蕴含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元素”的电影、电视剧、公益广告、纪录片等影响各族大学生,不断提升了中华文化在各族大学生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使各族大学生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深受熏陶启发,让民族团结进步成为一种文化传承。另一方面,“互联网+”平台互动的平等性、多样性促进了各族大学生线上交流交往交融,与宿舍、班级、校园等现实场域相比,各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渠道更加多元、交流方式更加快捷,为铸牢各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了更宽广的线上场域。

三、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路径选择

当前,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充分利用已有的现实基础,深刻学习领会党和国家关于加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相关政策文件精神,主动把握现阶段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机遇,确定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目标和任务,根据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发展规律和本质要求,探寻深化路径,推进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党对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着重强调:“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成功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是做好我国各项民族工作的政治前提。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全面领导是推进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蓬勃发展的固本之举。

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健全高校党委权责统一、分工明确的领导体制机制。充分彰显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治理优势,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把推进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动,做到“重点抓,抓重点”,促进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有序进行。

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党对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高校党委要不断建立健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组织领导体系,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引导各族师生党员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根据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将推进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结合起来,加强党对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健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体系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体系是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落实载体,是高位推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体制保障和运行枢纽。

首先,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逐级、逐层、逐步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根据所在区域环境、学校发展目标、生源结构以及师生需求等科学制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目标和实施计划,明确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工作职责和具体措施等,对教育过程中的不同参与主体进行有机调整和综合平衡,确定由培育者中心模式转变为受培育者参与的双向互动模式的靶向理路,依规开展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其次,构建校内多部门有机协作的合力育人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宣传、统战、思政、教务、团委、学工等部门的协同育人优势,发挥文化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科研育人、环境育人等多方合力,明确各部门在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工作职责和具体落实要点,根据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逻辑要求共同建设有机协作的多方育人体系,使不同育人主体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协同合作效应,形成各部门共同参与、协调配合的合力育人格局。

最后,加强专职为主导、兼职合理补充的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队伍建设。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队伍由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搭配组建,业余、兼职教师向专业、职业化转变是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应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拓展兼职与专职教师间的流动通道,并针对教师自身素质和职业规划目标开展系统性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三)健全以“增进共同性”为主导的教育常态化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着重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1]当前,“增进共同性”是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地位的实践靶向理路,是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历史使命。

首先,构建各族大学生以“增进共同性”为基础的文化、心理互嵌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1]在现实基础中,混合编班、混合住宿是各族大学生空间互嵌的具体体现,要着力推动各族大学生在文化、心理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构建各族学生文化、心理互嵌机制。因此,要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的日常浸润特效,发掘历史文物、日常生活现象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符号资源,通过墙绘、宣传栏、手抄报等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元素,积极推动构建小到宿舍、班级,大到学校的学习成长共同体,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入行”。

其次,充分将“增进共同性”的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课程思政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3]因此,应把“增进共同性”的元素融入思政课教材、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各环节,尝试结合以“增进共同性”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知识点和逻辑线打造线上教学、线下辅导、课外实景模拟相融合的精品思政课,落实落细思政课教师“种好责任田”的职责,发挥好学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同时,积极将“增进共同性”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建设,让“增进共同性”的内容有机浸入各类课程中,加强课程思政中推崇民族团结模范和弘扬典型事迹精神的互嵌性内容设计,落实好课程思政的思政教育使命,实现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相得益彰。

最后,积极开展促进各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体验活动。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为重要依托,丰富各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创建的民族团结情感色彩,增强各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体验实效,满足各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需求,实现各族大学生之间的友善交往、良好互动、真正互信,增强各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情感认同。

(四)打造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新平台

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建设、技术手段和大数据库等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网络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造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新平台。

首先,积极构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新平台载体。高校应密切关注和积极回应各族大学生网络平台建设需求,创建积极向上的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网络环境,牢牢把握住网络舆论主导权。如通过将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充分融入微信公众号、校园微博、学校抖音等网络载体内容,创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特色栏目,进行由点、线到面的多维度、全方面推广,打造各族大学生线上交流互动“校园品牌”,在各族大学生中形成强大的正面网络舆论引导力,增强各族大学生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网络认知体验,形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线上线下协同育人格局。

其次,实现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平台优质资源精准供给。在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百年历程中,涌现出了许多维护民族团结的典型模范事迹,党和国家也先后选出了多批民族团结模范代表,为增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平台吸引力、感染力提供了资源保障。因此,要充分开发和利用体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各类线上优质资源,大力宣传适合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民族团结经典佳品,如加大对超越民族、地域和血缘的民族团结佳话《三千孤儿入内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8集纪录片《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同心共筑中国梦》等电视专题片的宣传力度,从而不断将融媒体优势转化为增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际成效。

最后,加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平台服务和监管。高校要根据网络信息的传播和运行规律,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平台服务和监管,形成收集、研判、预警、干预的网络监管机制。除此之外,提升网络监管的技术手段,重点加强对民族宗教类网站、论坛、博客、微信公众号等的建立与日常运营行为的监管,通过网络筛选、过滤等技术手段,有效抵御非法信息在新媒体中的传播,搭建高效有力地防范网络渗透的防御系统[14]。从而及时消除影响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不利因素,为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使互联网切实成为推进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最大增量。

立足新时代,适应新形势。深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不断促进各族大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时代要举,是实现各族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之“知”与“行”相统一的出发点,也是在“增进共同性”中铸牢各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明晰其价值意蕴,在已有现实基础上,加强党对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工作体系,健全常态化机制,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融媒体手段等搭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新平台,有的放矢地推进新时代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落地生根,增进各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使高校成为推动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实践场域。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民族团结之歌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