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公共治理背景下计算思维的应用

2022-01-01 11:13:27南京农业大学邢田宇
区域治理 2021年53期
关键词:思维管理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 邢田宇

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计算思维是作为数字公民的我们应有的基本素养之一,其包含算力思维、数据思维和模型思维等,是帮助我们灵活运用各类计算工具和方法求解问题的一项思维活动[1]。所以,多领域都开始重视计算思维的应用。维持社会的有序运转需要管理,为适应快速进步发展的信息社会,公共管理转型到了新公共治理时期,探讨将计算思维嵌入到公共治理中可以对解决治理乱象提供积极作用。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正如叶尔肖夫预言的,我们生活在“程序设计的世界”之中,现如今,数字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具备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计算思维,发展数据意识并锻炼自我创新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认知和解释世界。在1887年,威尔逊发表《行政学之研究》之前,公共管理一直隶属于政治学研究的范畴,故其作为单独的学科并不具备较长的历史。公共管理经历了从效率至上的传统公共行政到以顾客为导向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变迁,在21世纪初建立起来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理论,即新公共治理。该理论区别于传统公共行政和新公共管理的两分法,希望引入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将管理与技术相结合,重新诠释大数据背景下公共服务的过程,正视新公共问题的复杂性,这一理论现在仍旧处在发展阶段[2]。

运用新公共治理理念可以为我们面对繁杂的政策问题和政策制度的僵局提供参考,注重多层次公共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并结合数字网络、伙伴结构达成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相关的互动,从而使得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资源与思想得到交换,公共治理的效益和民主化管理得到优化,最终创建创新型的问题解决方案[3]。

但是受传统管理思维定式和区域环境的影响,管理者对计算思维在管理学中的应用尚处在探索阶段,管理的目标、内容、方式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断更迭。在具有高度复杂性、高度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公共问题日趋复杂化,且普遍存在“治理失灵”的现象,表明从工业社会萌芽的公共管理学思维亟待转变,需进行一系列系统的方法,向信息社会思维靠拢[4]。

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笔者希望基于对本专业发展和时代大势的了解,思考如何寻求管理学科知识和计算思维的结合,帮助我们更好地理顺信息大爆炸时代各要素的关系,充分利用数据的可获得性,通过数据分析和社会计算,挖掘公共问题的本质及规律,做到精准刻画、对症下药、有效管理。从而在现实中使管理学不再浮于空中,而是踏实落地。从理论分析向实证分析演进,认识技术变革对学科带来的影响,就此,可以在管理实践中为中国公共管理提出更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计算思维研究现状

周以真教授将计算思维解读成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4],各个领域的学者越来越意识到计算思维的重要性。2011年,计算思维纳入美国ISTE与CSTA联合发布的《CSTAK-12标准》中,其定义为∶计算思维是一种可利用计算机和其他工具来解决问题的过程,涉及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表示,利用算法思维来制定步骤与资源的最优组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并可将问题的解决过程推广到其他领域。随后,欧洲各国也将计算思维作为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内容[5]。

在国内,朱亚宗教授指出人类三大科学思维方式是计算思维、实验思维、理论思维,虽然计算思维起步较晚,却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教育部也多次举办一系列与计算思维密切相关的探讨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诸如2012年,教育部教批准“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研究”等22个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以培养计算思维为重点,推动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2013年的《计算机教学改革宣言》和2017年新版《普高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进一步明确了培养计算思维的重要性。可以看出,高校和计算科学的学者是开展计算思维研究的主力军,此外,《职教论坛》《教育与职业》《高等农业教育》等杂志也开始陆续结合计算思维,通过模型建构、定量分析等方式开展研究。由此可见,计算思维与各学科的结合已成大势,国内计算思维文献主要聚焦于教育模块,对于在各学科中的应用文献近几年来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二)新公共治理背景下计算思维应用研究现状

计算思维在公共管理中最重要的应用就是让学者从纯理论研究的思想转变为实证理论研究相结合。王连伟和夏文强学者认为,“多元”是新公共治理理论的核心词汇,它同时揭示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主要特征[7]。

新公共治理抓住了21世纪国家在一个多组织和多元化的复杂性中公共政策执行和公共服务提供的现实[8],它既是21世纪公共政策实施与公共服务提供日益复杂化、多元化和碎片化的产物,也是对这种特征的一种回应。

特别是近年来,社会价值多元化、公共问题的复杂化以及大量科学数据的逐步公开和统计学方法的迅速发展,使得定量方法在国内管理学界流行起来。定量分析要求分析者拥有计算思维,可以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其计算、分析、判断。由学者王印红对于管理学两大学刊中文献采取定量还是定性研究分析的比例可知,研究者对于定量分析方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发文比例不断增加,甚至有超过定性分析被渐渐推崇的趋势[9]。

由此可见计算思维的应用研究已经是大势所趋,我国也日益重视新公共治理与计算思维的结合,从而最大程度完成对效率的诉求。

三、应用方法及思考

(一)计算思维的应用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是锻炼思维发展

计算思维要求我们思考要以科学为基础,用数据说话,讲究的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讲究科学,基于可以搜集到的数据或者经验得出的事实,通过实验、建立数学模型等方式定量研究问题。

所以,要把计算思维应用到新公共治理当中,就是要重塑学科人员的思维模式,使得公共管理学者在面对治理政策等问题时,可以考虑把原有的抽象理论与建立数学模型思想有机结合,进而得以更深入地研究思考。

(二)用计算思维可以规范学科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一直都是科学研究的重点。马克思曾说过“一门学科只有使用了数学之后,才能称之为科学”。计算思维鼓励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数据,用事实说话,鼓励学科量化分析,进行预测。

为了契合时代需要,计算机基础的学习也成为了我们的必修课。除此之外,公共定量分析课程正是锻炼我们用数据看因果、用计算求预测的课程,最后结合专业的相关背景寻求政策建议。

新公共治理是全球化背景下每一个社会管理者必须正视的问题,研究方法随着计算思维的普及日益完善,计算思维的引入为管理学的研究开了一项崭新的大门,公共管理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影响深远,更加契合新公共治理背景下的价值取向,从而规范研究方法。

(三)辩证看待计算思维的应用,注重准确性和创新性

由于计算思维是多元的,致使部分人对计算思维的认知相对片面,导致应用中出现相对混乱的计算思维教育实践[10]。

信息技术革新时代,大数据和各种数学模型、社会计算的价值潜力是巨大的,但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所以我们要正确运用计算思维,辩证地看待计算思维与学科之间的应用关系,其核心在于大数据在持续不断地变更,数据分析方法的实用性、现实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各类理论的成长性,使得管理学者在计算思维应用时陷入了盲区,比如,近年来出现的“拿来主义”,部分学者只是浮于表面,盲目套用数学模型,通过简单的数据修改进行一种重复地分析。故公共管理的大数据分析还存在研究效用及结果受限的问题[11]。其根本原因还是对计算思维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创新性,对其适用的准确性缺少判断,才会导致数学模型生搬硬套,问题分析价值大打折扣的现象。

另外,对于计算思维地看待不能仅仅停留在面向问题解决的算法设计和编程活动上,随着人们对算法和数据的深入研究,计算思维的内涵和方法也将不断发展和进步。

四、结论

计算思维是信息化时代数字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数据和信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今所有受欢迎的app都具有超出一般算法的计算功能,比如,面部识别、语音转录、无人驾驶汽车和工业机器人背后普遍有持续增长的海量数据作为支撑,再如,知乎、抖音、淘宝等年轻人青睐的应用程序等都通过将人的喜好数据化进行推荐。所以,面向数据的计算思维正在改变着人们对这个时代的理解。

同样,社会飞速的发展使我们的价值伦理不断遭受冲击,治理乱象层出不穷。新公共治理背景下,利用社会计算,与公共管理研究中的统计数据分析方法融合,可以很好地将人类社会转变量化成信息和数据,面对复杂的公共治理问题,在研究其问题原因、行为模式、关系研究、过程和结果等一系列分析中,都可以考虑用数据的形式录存,然后再通过模型构建、社会计算等方式进行处理,从而不仅可以研究“实在”的公共社会,而且还能够研究“原景”中的公共社会。

总之,面对数字化社会,我们要充分锻炼计算思维,通过数据挖掘、深度学习等多种手段对各种管理政策和治理方式进行模拟、演化,挖掘深层问题,使得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流程达到最优解,真正将计算思维应用到公共管理现实问题的解决中来。

猜你喜欢
思维管理研究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今日农业(2022年15期)2022-09-20 06:56:20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思维跳跳糖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杂文月刊(2016年1期)2016-02-11 10: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