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慧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 西宁810007)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以及关于青海的“三个最大”定位,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会议和多个场合指出青藏高原以及青海省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特别是2021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护三江源的重大使命,①进一步明确了青海省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班玛县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隶属于果洛藏族自治州,属于三江源自然保护核心区,县域内80%以上地域在生态红线范围内,生态保护对于经济发展的制约性极大,基本项目落地十分困难,传统产业发展的空间狭窄;加之社会发育程度低,属于传统畜牧业发展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凸显了民族地区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亟需通过县域产业发展带动人民群众摆脱贫困,进而激发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本研究在生态文明视域下,以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自然保护核心区的班玛县为例,分析其产业发展的背景、突破口、实践,探讨其产业发展的思路、经验和启示,以期能够为青藏高原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可供思考的方向。
班玛县地处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隶属于果洛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高达3600米以上。境域呈长方形,与四川省阿坝、壤塘、色达县接壤,属于两省三县交界地带,境内地形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巴颜喀拉山支脉任玉山纵贯中部,年保叶则山高耸北部,玛柯河、多柯河、克柯河三大河流纵贯全境,湿地面积13.27万亩,拥有全省最大的原始森林,林业资源、野生动植物和中藏药材资源丰富,气候受高海拔、低纬度影响,冬春寒冷且多风,夏秋温暖而湿润,属寒温湿润的牧、林、农气候区,气候湿润,光热充足,降水集中在7—9月份,境内生态系统丰富而脆弱,素有“三江源小江南”和“绿色班玛”的美誉。
班玛县历史悠久,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秦汉至北周,先为党项西羌、吐谷浑、党项大小部落游牧地。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班玛入唐版图,贞观十年被吐蕃占领,吐蕃内乱后各个部落头人又各自为政。宋朝实际上由互不统属的地方势力支配。元明清时期,虽然先后为“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朵甘思行都指挥使司、和硕特蒙古部、四川松潘镇漳腊营”辖地,但一直未建过地方政权机构,实际统治者为部落头人。1929年青海建省,1935年班玛属于果洛行政督察区治下,但是次年又复归各部落头人管理。班玛解放前,仍处于大小部落割据状态。1953年7月,西北军政委员会果洛工作团派出的白玛本工作团初探班玛,8月,成立班玛工作团团务委员会,1955年4月,班玛县正式成立,自此县名沿用至今。[1]
班玛,藏语意为“莲花”,喻意班玛本的八大部落,是三果洛即班玛本、阿什羌本、昂欠本的发祥地,是格萨尔王的故乡,流传着许多格萨尔的神话传说。主要信仰藏传佛教,有宁玛派、噶举派、觉囊派三种派系的藏传佛教寺院23座,藏文化历史悠久,藏文化手工技艺如唐卡、雕塑、泥塑、格萨尔面具、石刻、根雕等,以及丰富的民间艺术、民间舞蹈、藏戏、民俗等,也都与格萨尔文化紧密相连。辖8乡1镇,32个行政村,113个生产合作社。2019年,班玛县有8319户30449人,以藏族为主,其中,藏族28689人,占总人口的94.2%,汉族1577人,占总人口的5.18%,其余为土族、回族等。
班玛县土地总面积6138.66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733.27万亩,可利用草场677.26万亩,占草场面积的92.4%,牧场草质优良;林业用地面积407.01万亩,拥有全省最大的原始森林,林业资源丰富;耕地集中在沟谷及玛可河两岸、海拔3100米以下的阶地。
班玛县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发育程度低,属于传统畜牧业发展阶段,受宗教影响,群众惜杀惜售观念浓厚,发展意识不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一度属国家深度贫困县、四省涉藏地区特殊贫困县、省定扶贫开发重点县。
班玛县自然地理环境严酷,人文历史环境特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县域内80%以上地域在三江源自然保护核心区划定的生态红线范围内,自然、社会、人文种种因素都不利于产业发展,需要寻找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政策环境则是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推动力。班玛县依托县域内丰富的“绿色、红色、金色”资源,以及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产业政策引导和从中央到地方的多层级、多部门的对口援助政策,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将政策环境变为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1.“绿色资源”丰富多样
一是林业资源丰富,班玛县拥有青海省最大的原始森林,主要分布在玛柯河、多柯河流域的峡谷地带,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县城附近各支流两岸河谷地带,林地总面积达27.9万公顷。二是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蓝马鸡、麋鹿、白唇鹿等30多种国家级和省级珍贵野生保护动物。据不完全统计,还有柏科、十字花科、百合科、木犀科等50余科、700余种野生植物。三是中藏药材资源丰富,主要有大黄、黄芪、贝母、雪莲、红景天、冬虫夏草等共400余种。
2.“红色资源”特色凸显
班玛县是红军长征唯一经过青海的地方,对于新中国成立前没有地方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青海,红军长征经过青海班玛,是弥足珍贵的重大历史事件。[2]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进入班玛子木达沟筹粮休整20多天,藏族群众和寺院为红军筹办粮食燃料,提供住所,救治伤员,安葬烈士,作向导。红军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平等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讲解党的政策、主张,留下了军纪严明、作风优良的形象。在红军沟留下了子木达沟口石崖上的“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的巨幅标语、朱德会议室以及马鞍、马叉子、刀子、勺子、铁锅等革命遗迹、遗物,军民鱼水情的革命故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红军走了,帐篷空了,帐篷空了心不慌,心慌的是红军走了”的革命歌曲等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一部分留下来红军的后代融入当地藏族群众中。红军沟厚重的红色历史、丰富的红色记忆,是党史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生动素材。
3.“金色资源”底蕴深厚
班玛县藏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一是宗教文化,共有藏传佛教寺院23座,历史悠久,如白扎寺塔林有青海省“塔林之最”之称,江日堂乡阿什羌寺院是果洛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觉囊派寺院,更多地保留了古印度原始的佛教成分;二是格萨尔文化,在多处都流传着格萨尔的神话传说,如江日堂乡奥吾阿内华桑遗址、加察刀术辟岩遗址、珠姆温泉、灯塔乡灯塔寺格萨尔纪念堂等;三是藏文化手工技艺,如唐卡、雕塑、泥塑、格萨尔面具、石刻、根雕等;四是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如舞蹈、藏戏、原生态歌舞等,还有独具特色的藏式建筑藏家碉楼。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政策环境利好是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助推器,也是推动多元化产业发展的稳定器。
1.自然保护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出台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发展以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在保护前提下,在划定区域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支持和传承传统文化及人地和谐的生态产业模式,[3]一方面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自然保护地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提供了政策引导,另一方面也从微观层面指出支持开展的具体生态产业类型。这也成为班玛县产业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要求。
2.对口援助政策
自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作出对口支援青海省涉藏州县的重大战略部署后,中央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持续加大对涉藏地区的支持力度。先后有国家相关部委、上海市、西宁市等援助单位对班玛县进行援助,主要通过项目援建、教育医疗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物资资金帮扶等多种方式对班玛县进行援助,这些援建项目为班玛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契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5]这就要求建立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
班玛县依托绿色、红色、金色资源禀赋,积极抓住国家支持涉藏地区加快发展和对口帮扶的政策机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按照县域不同的区域功能,确立优势资源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思路,将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重点推动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有机生态养殖产业体系、文旅融合产业体系等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尊重青藏高原生态发展规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具有班玛特色的自然保护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协调的生态特色产业致富新路子。
中共班玛县委、县政府按照“抓特色、调结构、树品牌、扩规模、谋增收”思路,优势资源优先发展,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在玛可河流域两岸及阶地发展百亩蔬菜、千亩青稞、万亩藏茶种植,培育藏雪茶、羊肚菌、大黄、厥麻等林下生态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对于具有野生资源优势、种植优势、市场潜力大的藏雪茶进行系统筹划,采取以贫困户为主进行人工种植,国有企业在资金投入、种植技术、品牌打造、市场销售等方面发挥优势,带动牧民脱贫增收。
班玛藏雪茶食用历史悠久,且无污染,药用价值大。据藏药典籍《晶镜本草》《四部医典》和《实用藏医名库》记载,藏茶的原料花叶海棠和变叶海棠保肝利胆,除腻涤滞,攻坚化积。据中国科学院、农业部等相关检测发现其具有三降四抗的作用。2014年在省林业厅的支持下,在灯塔乡首次规模化人工种植藏茶2500亩并取得成功,经过扩种逐步形成了玛可河两岸长达100公里的班玛县首个藏茶万亩基地和藏雪茶扶贫产业园,打造高质量的藏茶种植示范基地、加工示范基地和种苗培育基地。为推动藏雪茶产业化发展,中共班玛县委、县政府积极筹划,并于2015年7月注册成立班玛县藏雪茶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形成“公司+牧户+基地”的发展模式。为提质增效,打造藏雪茶精品品牌,研发红茶、绿茶、茶饼以及“三色龙珠”、十二生肖系列匠心茶饼,共计20余种系列产品。2020年底,藏雪茶首次走出国门正式进军国际市场,从而形成了县州市本地化销售、省内外、国内外以及线上线下立体化的销售网络。藏茶种植基地建设引导广大牧民群众积极参与进来。据统计,自2018年至2020年,班玛藏雪茶公司累计上交扶贫分红资金306.56万元,为5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平均分红达6094元。
藏雪茶以青藏高原高海拔、无污染、具有药用价值而有显著的比较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产业化发展已经开拓出一条“特色化、品牌化、优质化”藏茶发展新路子。藏雪茶药茶产业已经成为班玛县的健康产业、富民产业、支柱产业。
囿于三江源自然保护核心区生态红线的制约,班玛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寻找脱贫攻坚与区域发展、生态保护等工作的契合点。在多柯河流域大力发展牦牛养殖产业和有机畜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主的有机生态养殖产业体系,由传统牧业向生态畜牧业转型,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班玛县采取分阶段、有重点地逐渐实现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产业化项目村级全覆盖。自2013年累计投入资金4876万元建成生态畜牧业产业化项目18个,涉及8个乡镇13个村,其中牦牛养殖、犏牛养殖基地15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农牧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2020年,经多方争取落实资金1192万元(州级912万元,县级280万元),为未落实生态畜牧业产业化项目的19个合作社购买适龄生产母畜和优良种公牛1456头,实现了产业化项目村级全覆盖。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产业化项目在全县9个乡镇32个村全面展开,成立32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包括18个牦牛养殖合作社、4个有机畜产品深加工合作社,通过招商引资渠道引进青海金牧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班玛县高原生态有机畜产品加工交易市场。通过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的实施,提高了生态畜牧业产业项目规模经营水平,有力促进了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了全县现代生态农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6]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能够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旅游在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三个维度的作用力充分说明旅游生产力是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新型有效生态生产力。[7]近年来,班玛县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旅游+”模式大力发展文旅融合产业体系,一方面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和红色旅游;另一方面以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1.“民族文化+旅游”
班玛县藏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当地政府依托藏文化手工技艺和民间艺术、藏传佛教文化、格萨尔民间故事以及神话传说、藏式建筑营造技艺等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策划整理编撰班玛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宣传书册②,成功将班玛藏戏、格萨尔面具、班玛黑陶等申报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复亚尔堂乡王柔村有400年历史的纳太土司官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
在文旅融合与产业扶贫方面,班玛县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园区+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家庭作坊”模式,一方面以家庭作坊、扶贫车间为生产主体,将黑陶、针丝唐卡、藏香、泥塑、木雕和面具等民族手工艺产品转变为旅游纪念品、文创产品,另一方面以企业带动发展羊毛被、藏毯、藏服等民族特色加工业,并通过展销中心面向游客销售,同时解决就业岗位70余个。另外,筛选掌握文化知识、热爱文艺的青年组建民间文艺队巡回演出,在传承民间艺术的同时增加个人收入。
2.“红色文化+旅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旅游是文旅融合的重要形式,也是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载体。中共班玛县委、县政府依托“红军长征在青海唯一经过的地方”这一特色显著的红色文化资源,立足保护、开发与利用,发展以“红军沟”景区为依托,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主体的红色旅游。
班玛县是红军长征唯一经过青海的地方,拥有厚重的红色历史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从1985年开始,班玛县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修建红军亭、“班玛县红色旅游展览馆”、红色教育基地、纪念馆、广场、纪念碑等完整的红色教育基础设施,以及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公厕等旅游景区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了“红军沟”的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充分挖掘宣传班玛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出版一系列宣传班玛红色历史、深化班玛红色记忆的书籍③,承办了“薪火相传·再创辉煌”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火炬传递活动,拍摄《班玛县红军往事》历史文献记录片、《军旗向北》影视片和《三色班玛》旅游宣传片,将班玛深刻的红色记忆、震撼的红色故事、厚重的红色历史向社会进行了宣传和推介。红军沟也陆续被命名为县、州、省及国家级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在红色文化教育方面,将红军沟纳入省州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党性教育、党史教育培训等,创新推出“十个一”特色教育套餐④。“红色产业”辐射带动贫困家庭100余人就业,带动12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群众发展意识明显增强。
班玛精准扶贫、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依靠三大产业体系、三大产业链条每年产生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户均增收10000元左右,使得全县贫困户转移就业率达到70%以上,1945户8057名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稳步脱贫。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走出了一条涉藏深度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引领地方产业转型发展的特色之路。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骨架,是地区各项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班玛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保障。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聚焦基础。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突出民生优先,加大交通、电力、饮水、污水处理、住房、网络、教育、卫生、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这些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既是富民惠民的重要举措,又是推动班玛县产业整体良性发展的关键环节。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聚焦绿色。政府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城乡环境整治、“厕所革命”、湿地公园、国土绿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不仅提升了生态颜值,而且也改变了城乡面貌和形象。三是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产业。班玛县立足多元化的产业模式和发展格局,夯实绿色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农畜产品交易市场等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民族手工艺培训、展销中心和生产车间建设,完善“红军沟”景区旅游公共设施,有效提升了产业的带动效应。
班玛县产业发展面临县域80%以上地域在三江源自然保护核心区生态红线范围内的制约。县委县政府在切实履行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特殊使命的前提下,牢牢守住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两条底线,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因地制宜依托资源禀赋盘活全县优势资源,将玛柯河流域、多柯河流域、克柯河流域分别定位,形成种植、养殖和旅游三大功能区,融合形成三大产业体系。
一是依托县域内丰富多样的林业、野生动植物、中藏药材资源,打造以特色农业种植业、林下特殊经济作物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二是利用优质牧草资源,发展以牦牛养殖为主的生态畜牧业和以有机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有机生态养殖产业体系;三是依托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和厚重的“红军沟”红色文化,一方面以家庭作坊和扶贫车间为生产主体,以金色文化产业园为销售载体,挖掘“金色文化”内涵,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另一方面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为载体,发展红色教育培训和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文旅融合产业体系。
班玛县不断强化融合思维,促进“三色班玛”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班玛县第一产业主要以百亩蔬菜、千亩青稞、万亩藏茶为主的特色农业种植业,以及林下产业种植、生态畜牧业;第二产业主要围绕农产品、畜产品加工业以及特色产业加工业;第三产业发展以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和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为主的文旅融合产业。班玛县通过不断促进绿色生态产业、有机生态畜牧业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一方面采取激活“红色旅游”“金色旅游”生产力,带动旅游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农牧业生态化生产,形成绿色生产力,并将其转化为旅游商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红色旅游、金色旅游发展,推动形成生态、旅游、文化全产业链,增加产业链的附加值和创造力。近年来,三大产业体系的融合发展,盘活了县域内的优势资源,使得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3.14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4.96亿元,增幅达58%[8],推动了班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多年来,为了摆脱贫穷与落后的状况,中共班玛县委、县政府深入挖掘和发展“绿色、红色和金色”产业,通过产业扶贫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稳定的就业和可持续的收入。一是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红色旅游、金色文化等特色产业和旅游业,目前每个村至少拥有一个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一个增收项目,使得贫困户既增加了收入,还增强了摆脱贫困的内生发展动力。二是实施“四跟四走”⑤产业扶贫路子,以“一村一策、一户一业”为基本模式,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动态精准帮扶,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与全县富民产业实现有效对接。通过发展优势产业,班玛县贫困户转移就业率达到70%以上,2200余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在自己家门口找到了就业机会,吃上了生态饭、产业饭。全县1945户8057名贫困人口充分依靠“红色、金色和绿色”产业,摆脱了贫困,迈向了共同富裕。
近年来,班玛县坚持“管脑子”和“管肚子”同步推进,把宣传教育和思想引导作为群众参与发展的基础工作,有机整合各级帮扶力量,按照全覆盖、就近就地和集中联户原则,开展“干群结对认亲帮扶”活动,以“54321”要求全县1310名干部职工与1400户农牧户结成对子,认成亲戚,并坚持“五个必到”,推行“六个帮送”,⑥形成了生产生活全方位的帮扶和暖心机制,体现了班玛县领导干部勇担责任、为人民服务的的高尚情怀,融汇成干部群众的鱼水情。他们采取面对面、一对一、零距离的直接宣传方式,向基层干部群众宣传结合班玛优势资源,大力实施“三色班玛”建设,引导群众积极挖掘发展“三色”资源,鼓励群众融入“绿色班玛”“金色班玛”“红色班玛”为主的三大产业园,引导群众转变发展观念,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用“管脑子”实现内源式发展,实现从扶贫到扶智的转变。
对于祖辈从事游牧业的牧民,他们没有任何关于农业种植的经验和知识,更别说从事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种植。通过宣讲,牧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学习农业种植知识,主动申请、争取参与藏茶、蔬菜大棚种植等。比如2015年灯塔乡牧民群众得知没有藏茶种植项目指标后,积极主动向省玛可河林业局反映,争取到藏茶种植项目2400亩,班前寺的僧人也要求在寺院周围种植藏茶;采青移民新村牧民自筹资金维修温室大棚种植蔬菜;江日堂乡20余户牧民自愿申请建设温室大棚进行蔬菜种植。金色藏文化产业园建成后,不仅各民间艺人积极申请入园,广大年轻农牧民更是积极拜师学艺,主动学习增收致富手艺;全县507户个体工商户中,当地牧民群众就达到了208户。群众“等要靠”思想得到明显转变,积极主动参与发展,从过去的“要我发展”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发展”。帮扶与引导相结合,汇聚产业发展合力,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助推脱贫攻坚。
生态文明视域下产业的发展要贯彻“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班玛县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就是要将产业发展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班玛县属于青藏高原高海拔涉藏地区,长期以来,自然地理环境严酷、人文历史环境特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在以优势资源为基础,中央、省州县和东部城市对口支援的政策环境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县域特色产业像星星之火一样不断发展壮大,对于仅有3万多人口的边远涉藏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一种有益尝试,是一种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探索青藏高原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更是以特色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带动社会效益,使涉藏地区的人民群众以自身的发展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注释: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的贺信中强调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2021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民族、子孙后代负责。
②主要包括《三色班玛画册》《班玛县格萨尔文化概览》《十世噶玛巴传》《班玛山水文化》等。
③主要包括《中国工农红军在青海》《红军长征在班玛》《红军长征在班玛的故事》《班玛藏区的红色记忆》等。
④“十个一”特色教育套餐以“瞻仰一次圣地、吃一顿红军饭、唱一首红军歌、走一趟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听一堂传统课、扫一次烈士墓、净化一次心灵、挖掘一种内涵、铸就一种精神”为主要内容。
⑤“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路子指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
⑥“54321”指:正县级干部每人帮扶5户、副县级4户、正科级3户、副科级2户、一般干部1户。“五个必到”指:重要节日必到、婚丧嫁娶必到、生病住院必到、遇重大灾害或困难必到、遇重大矛盾纠纷必到。“六个帮送”指:送观念、送政策、送技能、送信息、送岗位、送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