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年总目次表

2022-01-01 02:03:51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影响

第1期

间伐强度对萌芽杉木-木荷混交林空间结构的影响

张利利 谭新建 姚甲宝 李翱翔 葛晓宁(1)

金佛山方竹开花特性及花器官发育特征

杨蒙 张玉 丁雨龙 姚文静 林树燕(7)

不同复壮措施对平欧杂种榛细根生理特性的影响

时文侠 卢明艳 史彦江 宋锋惠 张萍(14)

米槁种子发育过程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刘欢 黄小龙 刘济明 梁格林(21)

云冷杉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刘丽 王新杰 和敬渊(27)

依据地面激光扫描数据的杉木材积建模与造材

林秀云 孙圆 刘晨曦 姚睿涵 周春国 曹林 曹福亮(33)

应用最大信息系数和支持向量机估测森林蓄积量

罗为检(40)

带状采伐对毛竹林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优势菌群的短期影响

王树梅 范少辉 官凤英 肖箫 张美曼(46)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紫金山森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袁在翔 关庆伟 李俊杰 韩梦豪 金雪梅 陈霞(52)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板栗根际土壤及细根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廖逸宁 郭素娟(58)

应用哨兵2号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对锡林郭勒草原

土壤表层有机碳及全氮的估算

杨珺婷 李晓松(64)

城市绿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土壤

理化性质的关系

王意锟 吕耀平 丁枫华 陈祯 雷凌华 邓先俊 刘瑞瑜 朱强根(72)

大兴安岭地区的冻土热状态模拟

黄帅 丁琳 丁黔 胡争 王鹤 陈克政(77)

PM2.5质量浓度的时间滞后效应与气象因素的关系——以山东省6个沿海城市为例

佟敏 赵艺斐(82)

王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适宜性及潜在活动区域

林玲 王卫红 冉茂莹 耿诗画 杨元继(87)

黄河三角洲东方白鹳春季迁徙期生境适宜性历史演变

张阳 李金亚 钱法文 马克明(93)

鹿不同组织中H-FABP与E-FABP基因的表达

郭梦雅 汤吉伟 张芙蕊 李和平(100)

松材线虫侵染对马尾松茎干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芦伟 谈家金(105)

有机杂化硅石改性材的制备及性能

杜浩佳 吕文华 石媛 刘强强(111)

抗菌-超疏水性载银纳米二氧化钛-聚氨酯复合纤维素纸膜制备及

油水乳化液分离的应用

石燕花 杜西领 曲湲 张明(116)

木材-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三维导电性能

单晓飞 王丽 武静 王喜明(123)

生石灰改性膨润土有机覆盖垫制备工艺

王羿凯 司慧 张建中(131)

•研究简报•

中国假脐菇属一新记录种

于晓东 王雪峰 姜怿 徐济责(135)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稿约

(140)

第2期

基质配比对花榈木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田鸿 韦小丽 罗旋(1)

林窗干扰对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更新特征的影响

孙双红 朱宾宾 景璐 常金财 胡磊 宋来萍 常青 孙玉芬(6)

母树年龄、采穗时期和抑制物质对纳塔栎生根的影响

卜晓婷 乔孝禄 徐晓华 徐志标 翟金庭 李淑娴(11)

依据不同空间约束的人工林森林经营规划模拟

宋博 董灵波 刘兆刚(17)

依据多种抽样技术对二类调查蓄积量精度控制及比较

王博一 刘兆刚 颜俊峰 彭湘玲(23)

顾及变量相关性的主成分分析法在森林蓄积量估测中的应用

崔博文 佘济云 张廷琛 刘兆华 王潇(29)

云南松苗木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构件效应

蔡年辉 唐军荣 车凤仙 陈诗 王军民 许玉兰 李根前(35)

黑皮油松挥发物季节变化规律

崔磊 李鸿 雷玲(43)

柳叶芹叶绿体基因组组装与序列特征

闫嵩 柳驰 任伟超 刘秀波 徐姣 马伟(49)

长江中下游植被气候生产潜力及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吴义远 董文渊(53)

毛竹扩张对土壤甲螨群落结构的影响

佟富春 吴智华 林瑞雪 吴晓君 邓惠方 袁千允 栾军伟 肖以华(59)

挠力河湿地软体动物群落对湿地恢复的生态指示作用

刘笳旻 徐磊 商淋友 刘曼红 崔兴波 王广鑫(65)

天保工程区林业产业转型程度与转型效率——以2011—2018年为例

李朝洪 刘舒欣 王海硕(70)

依据声发射事件信息熵对樟子松木材顺纹动态弹性模量的测算方法

邓婷婷 丁锐 王明华 李晓崧 李明(78)

应用独立成分分析和小波分解对

木材声发射信号的析取

罗蕊寒 方赛银 丁锐 赖菲 王明华 李晓崧 罗廷芳 李明(83)

杉木心材挥发性物质构成的影响因素及挥发性物质中发香物质种类的识别

杨昇 胡泽坤 晏婷婷 李改云(88)

MXK3120单端铣机床加工工艺参数综合误差模型的构建及对

铣削主轴结构参数的优化

刘九庆 金雨飞 丁禹程 马岩 杨春梅(93)

应用文献计量学对植物根围AM真菌研究状况分析

刘雅洁 杨春雪(100)

防治人参黑斑病与灰霉病的复合芽孢杆菌制剂

高媛 孟祥才 刘秀波 徐姣 马伟 赵春建(106)

Rg1皂苷单体对人参锈腐病菌(Ilyonectriarobusta)的趋化作用及

酶活性的影响

陈彦霏 张善铭 许永华 宫赫阳 田义新 张连学 卢宝慧(110)

厚垣孢普可尼亚菌PC7菌株液态发酵条件的筛选

梁英辉 穆丹 宋瑞清(117)

低共熔溶剂修饰分子印迹聚合物分离刺五加中的

刺五加苷B、刺五加苷E、异嗪皮啶

李京都 李俊含 刘子晴 胡双羽 马春慧(121)

人参皂苷Rg1水溶性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

柴艳敏 陈宁 张紫微 周婉梅 郑威(130)

•研究简报•

黑龙江省2种被子植物新记录

邓睿 康勋 张梅丽 董上 郑宝江(135)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图书《长白山野生经济植物种子图鉴》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137)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稿约

(138)

更正

(105)

第3期

脱水对栓皮栎种子基因

表达的影响

李东兴 钱家连 许慧慧 张国伟 任俊杰 王茜 许洋 王利兵 于海燕 李迎超(1)

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率对水曲柳种子活力指标的影响

朱美如 矫春晶 安康明 李明月 张鹏(9)

油松幼树高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联度

荆蓉 彭祚登(13)

大兴安岭白桦低质林改培效果的综合评价

秦世立 曲杭峰(19)

诱导改造对大兴安岭低质低效林枯落物水文效能的影响

管惠文 董希斌(25)

间伐强度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冠层结构和

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田佳歆 刘盛 冯万斌 赵士博 王诗俊 孙宇 李恩鹏 程福山(30)

长白山北坡蓝靛果忍冬群落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变化

其其格 闫婕妤 张启昌 姜维庆 赵吉胜 徐秀岩(35)

多年冻土区非生长季主要乔木树种根系分解及养分释放特征

刘思琪 满秀玲 张頔 徐志鹏(42)

外源过氧化氢对水曲柳体胚发生中外植体抗氧化生理特性的影响

程雪 王秋水 杨玲 刘洋 谢添伊 沈海龙(51)

平欧杂种榛焦叶原因

李峻臣 卢明艳 史彦江 宋锋惠 张萍(58)

火烧强度对白桦枝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孙龙 包满意 胡同欣 蔡慧颖(64)

柯氏无梗囊霉双重培养体系的构建

董芮豪 姚莉梅 向润 江龙(70)

应用GIS对农田防护林防风效能评价

杨曦光 李雨轩 于颖 范文义(77)

应用博弈交叉法分析中国省际森林公园旅游生态效率的时空分异

李德立 翟英杰 田刚(81)

农田转化林地土壤可溶性氮的初期变化

袁在翔 关庆伟 邹朋峻 谷雨晴 吴茜 金雪梅 陈霞(87)

林带对黑土坡耕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谭凯亮 苏远航 刘滨辉(93)

氯化锌-超声波联合预处理对高温热处理毛竹颜色和

稳定性的影响

张天放 何露茜 高晶晶 伊松林 何正斌(99)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对竹材力学强度的预测

李超 陈勋 张立新 马心雨 黄英来(103)

应用改进优鲁模型对机载热成像中野生动物种类的识别方法

蒋珏泽 谢永华(109)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林下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变化

王坤(113)

职工生计资本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感知度的影响——以东北国有林区为例

田国双 齐英南 邹玉友(119)

第4期

核桃楸无性系生理生化及光合指标的遗传变异及相关性

王玮槐 李志新 张含国 刘劲宏 代伟昭 石宝英(1)

不同种源蒙古栎遗传变异

李波 张伟溪 丁密 余金金 丁昌俊 黄秦军(8)

铅锌复合胁迫对小黑杨、黑青杨生长及

生理的影响

易嘉欣 马晓雨 孙国语 庞忠义 苏伟斌 张芳平 张春华 李开隆(15)

Cu2+、Zn2+单一及复合胁迫对木槿种子萌发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孙颖 孟儒 苗林琦 高东菊 张凤娥(21)

阔叶树种混交对红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的影响

王龙凤 赵丽宏 肖伟伟 王树力(27)

目标树生长空间释放对云南松生长及其

器官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俞鑫 李莲芳 合金鑫 姜若超 黄孝杰 王姝茜 刘畅(32)

应用iTRAQ技术分析铵态氮胁迫对杨树根系蛋白质组学的影响

王红玲 黄瑞芳 施士争(40)

依据光学遥感特征优选的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

王熙媛 张王菲 李云 杨仙保(47)

浙江仙霞岭五种同域分布

雉类日活动节律

侯丹 徐基良 李建强 蒋丽伟 陈卓 段洋波 王荣华 余著成 余杰(55)

挠力河自然保护区不同作物类型退耕还湿地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侯文久 于洪贤 刘曼红 刘鑫宇 金洪阳 梁亚森(60)

除草剂和种衣剂对东北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许博涛 王璐 田蓓 李媛媛 孙广玉(66)

球囊菌门2个中国新记录种Dominikiaindica和

Rhizophagusirregularis

王幼珊 王晓燕 张淑彬 石瑶瑶 盖京苹 殷晓芳 邢礼军(74)

赤松枯梢病生防真菌M75的筛选和鉴定

张铭 谢宪 梁军 程元 张星耀 冯磊 时良(78)

瓦雷兹芽孢杆菌FZB42对松杉球壳孢抑菌活性的影响

隋凤翔 郑义 杨芷怡 李晓岩 牛犇(83)

迎春5号杨树心边材及树皮的生长变异特征

周翼飞 董利虎 李凤日(89)

杜仲人工林生长状况调查及木材材性测定

唐骏 任跃 刘攀峰 朱景乐 柯书银 肖祥伟(95)

随机森林在红松活立木腐朽

分级中的应用

谢军明 王立海 林文树 郝泉龄 解光强 孟庆凯 李怡娜 阚相成(99)

环境条件对漆饰水曲柳木材挥发性、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

气味释放的影响

王慧玉 沈隽 王启繁 王伟东 刘铭 许旺(104)

冷弯薄壁型钢-胶合木组合梁受弯性能有限元分析

姚宇航 史有玉 石明 杨海旭(111)

应用改进的全乘比例分析多目标优化方法对胶合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经济性评价

殷志伟 王海飙 徐文静(117)

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影响国有林区职工家庭收入的主要因素

耿玉德 蒋云亮(122)

第5期

栽培条件对红松幼树生长的影响

殷永志 王丽伟 张晏恺 郝元钦 张鹏(1)

马尾松PmHMGS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吴泽英 李正春 文晓鹏(8)

无患子优树种实表型及子代生长性状变异特征

李永祥 邵文豪 姜景民 黄世清 张永志(13)

目标树经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及

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李艳茹 赵鹏 黄永辉 张楠 陈哲 贾晓静 徐满 谷建才 陆贵巧(20)

福建极小种群植物白果蒲桃生境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

肖丽芳 罗敏贤 陈绪辉 杨皖乔 方镇福 郑世群(26)

施肥对黄栀子幼苗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尹梦雅 李志辉 杨艳 李昌珠 汤玉喜 唐洁 秦平书 吴兴华(32)

氢氧化钠和赤霉素协同胁迫处理对不同贮藏年限

薰衣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孙宇婷 莫丽娜 蔺海娇 白银凤 苑泽宁(37)

采石场高陡岩壁坡向对葛藤叶形态及

光合特征的影响

王佳欢 刘彦林 曹鹤 杨新兵 赵迎雪 陈一凡 史宝胜(47)

混合盐胁迫时2种铁线莲的叶片渗透调节及叶绿素荧光特性

张凤娥 张丽娟 高东菊(52)

响应面法在红花国槐‘姹紫1号’

增殖培养基优化中的应用

付茵茵 李长贵 周继磊 王雅慧 张元莉 安连任 夏阳 庞彩红 李双云(57)

应用竹类叶片性状特征和支持向量机算法的竹种识别

周必铙 卞丽丽 徐薪璐 姚文静(63)

应用无人机可见光遥感技术估测林分蓄积量

杨安蓉 张超 王娟 李华玉 白明雄 张玉薇(70)

不同质量分数蔗糖溶液处理对牡丹切花瓶插保鲜的影响

孔鑫 张丽丽 凌怡 闫丽 关雯雨 张浩然 董丽(76)

龙湖和仙鹤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

徐甜甜 李晓钰 于洪贤(82)

应用最小数据集评价不同采伐强度天然针阔混交林的土壤质量

崔雪 王海燕 邹佳何 杜雪 孟海(88)

植被的人工恢复对典型黑土有机质组分影响的时效性

潘鹤 周桐 韩少杰 张扬 鲍鸿君 陈祥伟 夏祥友(95)

不同配置的多功能水土保持植被对

黑土抗侵蚀特征的影响

周桐 潘鹤 张扬 韩少杰 鲍鸿君 陈祥伟 夏祥友(100)

滇南喀斯特典型植物群落土壤化学计量特点与植物元素的关系

黄艾未 陈柯豪 杜红梅(105)

不同树龄榆树根围AM真菌与土壤因子相关性

张月欣 李钢铁 李俊杰 胡博(112)

麻点豹天牛幼虫取食和爬行的声发射信号特征

张少春 熊鑫鑫 朱代根 邓婷婷 李明(117)

黑果腺肋花楸中花色苷的分离纯化及其

抗氧化活性

黄靖 韩櫂濂 汤昊 李源恒 孙宏震 张晶晶 程志强 赵春莉(122)

红汁乳菇16个萜类合成酶基因的鉴定与表达

李云琴 王毅 原晓龙 杨文忠(129)

高管海外经历对农林企业声誉资本的影响——以环境信息透明度的间接效应为例

陈思 钟凤英(136)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稿约

(140)

第6期

翠竹鞭芽组培快繁高效再生技术体系的构建

郑毅 郑笑 林树燕 姚文静 徐薪璐 周必铙 卞丽丽(1)

应用重测序技术对杜仲叶片变异及皱缩性状基因的筛选

陈梦娇 李慧 王珊珊 杜红岩 王璐 朱景乐(7)

山新杨PdPapHSF-A4b基因在胁迫条件下的组织表达模式

茶新有 李嘉哲 杨建坤 殷缘 张荣沭(15)

构树BpbHLH149转录因子转录酵母的Cd

胁迫响应功能

何毅 张欣 谢牧洪 陈晓楠 赵恬 陈钰莹 郑欣悦 杨桂燕(21)

采伐留养与施肥对白夹竹生长及

生境适宜性的影响

睢雅妮 刘正霄 刘涌 何敏 罗亮 刘月 贺品 兰飞 张懋 李俊清(27)

凋落物输入对马尾松细根生长及化学计量的影响

蔡银美 张成富 李昕颖 何腾兵 赵庆霞(32)

4株内生拮抗菌对沙地云杉的促生作用

狄佳麟 姜海燕 丛林 白娜娜 张旭 白慧(39)

沉香幼树生长中的全氮质量分数估测

王甜 王雪峰 袁莹 刘嘉政(46)

美丽箬竹鞭段容器育苗基质与叶片养分化学计量不平衡性的年际变化

谷瑞 徐森 陈双林 郭子武 杨丽婷(52)

低温胁迫时四季秋海棠叶片花色素苷组分构成及

相关基因表达量

姚珂心 王瑞博 刘静 白雪 齐睿 刘胜男 李永华 张开明(57)

无人机激光雷达与高光谱数据协同的帽儿山地区树种分类

李佳柠 李明泽 全迎 王斌 莫祝坤(63)

不同经营模式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及综合评价

孙拥康 汤景明 王怡(70)

关帝山不同海拔和坡向土壤水分入渗特征

亢晨波 郭汉清 张垚 刘洋(76)

AM真菌质量分数对沙地榆土壤质量的影响

李俊杰 李钢铁 麻云霞 张月欣 胡博 张蒙蒙(83)

保定市主城区不同类型绿地土壤化学性质及重金属污染

邸东柳 牛小云 王绍坤 毕秋薇 张立业 黄大庄(88)

松材线虫病疫区红松林鞘翅目昆虫种类及

松六齿小蠹扬飞规律

王建军 曹传旺 栾庆书 王琴 周志权 姜旭 王敬贤 姜生伟(96)

竹黄对毛竹材抗弯性能的影响

王冰冰 章怡 王传贵(102)

沙柳力学性能试验及数值模拟

张少勇 刘志刚 裴承慧 段明泽 王淼 田丰(105)

热改性与植物油蜡涂饰对臭冷杉早晚材色差的影响

赵鑫宇 闫晨光 王开许 王子龙 姚博文 战剑锋(111)

森林公园差异化生态补偿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

苏恒 姜昭 杨敬(117)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稿约

(124)

第7期

红豆杉与构树林不同郁闭度对金花茶生长与抗性的影响

于宏达 邓荫伟 杨钧钰 潘磊(1)

肥料施肥对不同柚木无性系早期生长的影响

周强 黄桂华 张绍祥 周再知 王先棒 梁坤南(6)

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苏北盐碱地薄壳

山核桃生长的影响

刘京 马洁怡 张金池 马仕林 王宇浩 聂晖 曹鹏翔(11)

干旱胁迫对中红杨光合生产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王怡霖 安雄韬 张芸香 郭晋平(17)

中度火干扰后兴安落叶松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变化

蓝俊杰 刘艳红(22)

桂西北红椿(Toonaciliata)群落结构与

更新特征

冯立新 买凯乐 杨善云 苏付保 伊洪伟 李荣珍 兰健花 陈荣 朱昌叁(28)

重庆铁山坪马尾松林蒸散及其组分特征

王轶浩 符裕红 王彦辉(33)

应用MaxEnt和ArcGIS对湖南省马尾松良种在湖北省同一适宜引种生态区精准预测

胡超 于静(40)

5-氨基乙酰丙酸对吴屯杨幼苗盐碱胁迫的影响

刘欢 王铸 董爽 邹吉祥 金华(47)

干热河谷典型林草植被根系分泌物特征及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影响

杨青 段旭 赵洋毅 卢华兴(53)

绿竹林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竹笋健康风险评价

岳晋军 倪张林 朱燕琳 袁金玲(61)

不同林龄红豆树土壤细菌群落

周红敏 彭辉 成向荣 童冉 李求洁(66)

CO2摩尔分数升高对三江平原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伍一宁 王贺 李金博 王继丰 钟海秀 邹红菲(71)

下迪铦囊蘑(Melanoleucadirensis)

——铦囊蘑属中国新记录种

刘淑琴 王浩豪 武艳群 孟俊龙 常明昌 王术荣(77)

松材线虫伴生蜡样芽胞杆菌对松材线虫低温生理指标的影响

袁裕超 赵晓佳 孙玉凤 谈家金(81)

断层面积纤维比例对毛竹材拉伸剪切性能的影响

黄爱月 苏勤 宗钰容 刘焕荣(86)

应用声发射技术和图像分形理论对樟子松木材

裂纹演化特征的检测

赖菲 王明华 肖洒 丁锐 罗蕊寒 邓婷婷 李明(89)

依据批归一化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

木材类别机器视觉识别方法

袁科文 张贯宇 刘送永 杨建华 卢硕辰 刘后广(94)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木丝增强石膏复合板的制备工艺

曹旭东 艾文兵 母军(99)

结合电流信号的热磨机磨片间隙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陈光伟 苗文亮 王丙军 黄鹤飞 花军(106)

•研究简报•

夜蛾科(鳞翅目)3中国新记录种记述

陈恩勇 鲜春兰 潘朝晖(109)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稿约

(112)

第8期

林分密度对毛竹林下浙江楠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冰 杨振亚 唐辉 汪奎宏 李琴 赵建诚(1)

盐碱胁迫对元宝枫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悦 蔡亚南 任安琦 韦淋馨 张钰晗 张若溪 李庆卫(5)

遮阴对栓皮栎幼苗的生长生理及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薛旭鹏 尤海舟 吴一晗 陈炳成 陈驸昌 于玮玮(15)

杈干对幼龄期南方红豆杉生长形质及树冠结构的影响

欧建德(22)

宁夏河东沙区丝棉木树干液流昼夜变化及其受气象因子的影响

彭苓 韩磊 韩永贵 柳利利(28)

广西喀斯特区3种核桃土壤、叶片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邓娱婷 招礼军 朱栗琼 霍丽娜(33)

八仙花对铅锌的抗性及富集特征

张瑛 宋子怡 赵冰(41)

控根处理对胡桃楸播种苗根系构型和

养分质量分数的影响

徐立清 张勇 李红丽 剡丽梅 何瑞雪 段嘉靖 巩瑞 王庆成(49)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氮沉降处理对灌木铁线莲

根际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刘婷岩 张之月 郝龙飞 岳永杰 何炎红 于凡舒 小红(55)

依据加权Delaunays三角网的林分空间结构分析与评价

孙宇 刘盛 王诗俊 赵士博 李恩鹏 罗见 田佳歆 程福山(61)

应用Maxent模型对我国珍稀植物刺楸分布预测及其保护空缺分析

王文波 胡理乐 布艾佳尔 闫伯前(69)

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高维小样本数据在森林地上

生物量估算中的应用

吴国明 范文义 司国玉 于颖 魏萌 刘志会 毛毓(74)

模拟增温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CO2通量的影响

张茹 马秀枝 杜金玲 李长生 梁芝 吴天龙(83)

林型转化对土壤碳氮稳定性的影响

马锐豪 王斐 樊伟 夏开 徐小牛(89)

毛竹林内套种浙江楠和南方红豆杉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

赵建诚 王波 杨振亚 伊理孝 林晓越 李琴(98)

不同利用方式对黑钙土腐殖质组分剖面分布特征的影响

李春丽 董军 王鸿斌 王丽群 赵兰坡(104)

黑龙江东方红国际重要湿地鞘翅目昆虫种群结构和季节动态变化

丁俊男 于少鹏 史传奇(111)

碳化硅木陶瓷衍生碳材料制备及其电容性能

张婉婕 谢晨 王明杰 陈瑶 高建民(117)

一株高效微生物絮凝菌的筛选与鉴定

吴丽红 邵楠 韩红玉 孙瑞婷 冯邱思 杜荣杰(122)

•研究简报•

中国尾夜蛾亚科(鳞翅目:尾夜蛾科)5新记录种和中国内陆1新记录种记述

付罡 张李香 韩辉林(125)

第9期

城市污泥生物质炭和酸雨对麻栎苗木生长的影响

王宇浩 刘鑫 马仕林 李沁宇 张金池(1)

盐胁迫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

榉树根系的影响

曾婧祎 朱凌骏 马仕林 张金池 王金平 刘京 聂晖 陈美玲(11)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根序细根碳氮质量分数的影响

王祖华 刘敏 李海波 柳太勇(18)

毛竹不同器官化学计量的年龄动态

特征及异速生长

柳佳莹 黄丽婷 郑俊鸣 荣俊冬 陈礼光 李士坤 郑郁善(23)

外施褪黑素对干旱胁迫的长序榆光合与碳氮磷积累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洪震 洪琮浩 徐艳 闫道良(29)

银川市5种典型城市树木蒸腾耗水特性及其受主要气象驱动力的影响

李少然 王冕之 宋硕 贾黎明 张强华(35)

马尾松无性系生长和形质性状

变异分析和优选

罗芊芊 肖德卿 徐洪辉 王建华 刘志明 陈雅 万文娟 邓章文(40)

古树健康诊断的复壮措施及效果评价指标

徐婷 刘丹 殷秀强 党兴强 姜莉华 井琪 丁平 仝伯强(45)

侧金盏花花芽分化的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变化

刘雪莲 程文博 朱俊义(50)

库布齐沙漠人工灌木林生物量的遥感估测模型构建

郭玉东 张秋良 张榕 陈晓燕 弥宏卓(56)

崇明岛刚竹属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

尹德洁 王冬薇 彭红明 黄彪 王皓 侯冰钰(61)

阿勒锦岛国家湿地公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马唯竣 王英伟 丁俊男 史传奇 梁雄伟(66)

黑龙江省森林大气CO2施肥效应的时空变化趋势

莫祝坤 李明泽 王斌(71)

坡位和坡度对黑木相思人工林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

赵文东 李凯 沈健 朱传晟 林熙 何宗明 丁国昌(78)

海南省西部热带雨林次生林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

吴慧 赵志忠 王军广 陈红利 霍红义 吴雯(85)

马尾松初级种子园土壤养分丰缺诊断与评价

李鹏 杨章旗 陈虎 梁远毅 梁贤祯 苏沃榜(90)

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境质量的影响

陈玉美 马月伟 潘健峰 陈艳(97)

竹黄对毛竹材基本密度和顺纹抗压强度的贡献率

章怡 王冰冰 王传贵(105)

应用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特征建立蒙古栎弹性模量卷积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吕俊霄 陈金浩 张怡卓 王克奇(109)

陕西圈养林麝遗传多样性评估及核心种质构建

曹新芳 郑雪莉 王洪永 蒋本模 卜书海(114)

松材线虫HAP基因家族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曹景鑫 郝昕 李洋 李璐 张月 梁立巍 杨显良 马玲(120)

加格达奇地区发生松材线虫病的风险性预测

崔嵘 潘龙 张吉利 王烁 荣贵纯 理永霞 张星耀(128)

厦门市松材线虫病持续控制技术效果分析及预测

杜瑞卿 张华峰 张征田 许章华 王彩霞(135)

樟子松瘤锈病瘤部增生模型

徐健楠 李治安 慕晓炜 卞斐 陈孟涤 杨慧 栗晓禹 邹全程(140)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稿约

(146)

第10期

山新杨FLA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

组织表达

贺有超 赵超 于颖 周美琪 赵磊飞 石鑫鑫 石晶静 和玉婷 赵鑫 王瑞 王超(1)

利用荧光SSR标记构建欧李种质分子身份证

刘国彬 姚砚武 曹均(10)

黄连木多倍体诱导及鉴定

李娟娟 邓伟 许泽楠 张子君 路丙社(18)

北美洲树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杨越之 代侦勇 郑永宏 胡正生(23)

凤阳山常绿阔叶林中2种杜鹃种群结构与动态变化

季新良 周红敏 彭辉 张弓乔(27)

带状采伐毛竹林林下植被动态及与新竹生长的关系

肖箫 官凤英 王树梅(32)

实心竹竹干径级对干形和资源分配特征的影响

张景润 陈双林 徐森 何玉友 唐昌贻 钟子龙(40)

中国不同地区滨海湿地植物区系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刘利 季长波 张梅 王鹏 张彦文(44)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价值空间分布格局

闫晓东 郭明 张希明 张渊媛 胡理乐(49)

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城郊防护林防护效益

——以叶城县为例

买尔旦·阿不都卡德 阿丽亚·拜都热拉 孙桂丽 董中凯(55)

生物炭和有机肥对毛白杨人工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王凯 刘勇 赵蕊蕊 鲜李虹 李晓丽 冯雪瑾 吴翼(61)

凤阳山典型林分土壤有机碳特征

陈美玲 赵友朋 张金池 王宇浩 孟苗婧 刘鑫 李翀 谢德晋(69)

马尾松纯林开窗补植油樟对土壤

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党香宁 杨礼通 李金金 刘光华 余柏均 涂程伟 张亚 肖玖金(76)

黔中不同地区马尾松林土壤真菌群落分布特征

张健 徐明 陈进 杨云礼(84)

反复计划火烧对滇西北云南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黄智豪 高玉婷 李政强 佘容 杨晓燕(90)

应用木质素磺酸钙-粉煤灰对寒区碳酸盐渍土力学性能的改良

张淼鑫 孙剑飞 张晓东 李震威 徐凡林 丁琳(96)

滇北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及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变化

陈成 李亚强 杨栋淏 王建雄 辛京达(101)

林口红松球果害虫幼虫鉴定及发生时序

贺睿智 李泽林 吴健桢 解丹 贾妮娅 孙凡(108)

不同外源松节油和松香对红松球果害虫的驱避效果

罗雨昕 聂振业 冯婷婷 迟德富 宇佳(113)

•研究简报•

宁夏维管植物分布新记录

刘超 要振宇 田建斌 王晓霞 赵利清(119)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稿约

(122)

第11期

应用仿生模式分析光环境对蜘蛛抱蛋光合特性及

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谭锦豪 于耀泓 罗晓茼 王冉 王玥 苏艳 何茜(1)

地表滴灌-施氮对短轮伐期毛白杨人工林生长及水分利用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杨红青 贺曰林 贾黎明(10)

气候因子对不同竞争等级华北落叶松

径向生长的影响

潘磊 段文标 于澎涛 李佳梅 刘兵兵 王彦辉 王晓 刘泽彬 徐丽宏(16)

曲靖市马龙区城市林木树冠覆盖与热环境的相关性

周天宇 朱坤 彭建松 秦记争 代继平(23)

叶尔羌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变化及驱动因素

关含笑 刘玉婷 张齐飞 庞朝悦(30)

天山一号冰川岩面生地衣群落的分类和排序

拜合提妮萨·依明 李作森 雒鹏 艾尼瓦尔·吐米尔(36)

抚育强度对天然针阔混交林细根化学计量及

根系呼吸的影响

高然 董希斌 曲杭峰 张宝山 刘慧 毛亮亮 高彤(43)

PBU诱导尾叶桉愈伤分化过程中SOD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变化

黄博瑜 方函 陈璇 黄真池(47)

应用局部样本最优K值KNN模型估测森林蓄积量

龚慧军 陈菊 熊伟华 王昊(52)

应用无人机可见光数据对胡杨林群落单木信息的提取

张文奇 李丹 师庆东 郭玉川(57)

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5种典型人工林

地表死可燃物含水率的预测

李保中 刘鑫源 于淙 韩宇 倪宝新 李妍 徐艳景 杨光(65)

短期增温对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郝晨阳 马秀枝 李长生 赵毅勇 武玉龙 梁燕 魏宽(72)

水热条件及坡向对长白山区蒙古栎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孙忠林 华明阳 尹智博 李岩 冯颖 姜云天(78)

帽儿山红松干小蠹综合防治

丁恺 解丹 于欣禾 张翰文 牛芳 于忠亮(84)

无菌松材线虫对华北落叶松、油松和马尾松的致病性

方天雨 刘厚言 冯源 陈友梅 叶建仁 朱丽华(90)

君子兰细菌性叶枯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赵丽娜 朱洪坤 吴欣航 张爽 范文忠 崔娟(94)

热处理温度对麻栎木材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刘元初 刘莹莹 魏庆健 梁博楠 赵景尧(99)

刀具前角和切削深度对木粉-聚乙烯复合材料

正交切削表面质量的影响

张丰 伍占文 郭晓磊 庆振华 常伟杰(102)

应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纸浆纤维与天然橡胶制备的复合材料性能

刘贵言 陈松雪 李凯 张婧轩 许民(106)

天保工程投入结构对国有森林资源的影响

任月 宋金萍 曹玉昆(112)

双循环对中国人造板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刘向越 张蕊 万志芳(115)

•研究简报•

黑龙江省几种被子植物新记录

董上 焉志远 穆立蔷 房柱 佟斌 程薪宇 魏晓雪(119)

中国艾姬小蜂属1新种及1新记录种记述(膜翅目:姬小蜂科)

邓姝晨 李成德(121)

第12期

白桦半同胞子代的测定及对种子园母树的评价

袁启航 张潇月 李志新 姜静 刘桂丰(1)

内源抑制物对乌桕种子萌发的影响

李立君 赵婷婷 钱存梦 李淑娴 翟金庭(9)

美洲黑杨半同胞子代苗期测定与早期选择

苑正赛 葛磊 张晓艳 韩友吉 李善文 董玉峰 王延平 丁昌俊(15)

升温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径向生长的影响

陈锐 刘杰 巴登花 杨宇航 张秋良 王飞(19)

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山杨径向变化特征

陈佳佳 周梅 赵鹏武 石亮 许重阳 王满才(25)

遮阴处理对粗肋草生长、光合特性和养分质量分数的影响

郑雪燕(31)

2000—2019年赣南森林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与

气候因子的关系

具琳静 欧阳勋志 潘萍 刘军 周巧晴 叶青龙(37)

床层密实度对马尾松凋落物床层水分变化过程的影响

兰世霞 胡兆柳 金有琪 陈芬芬 张运林(45)

融合地基与无人机载激光雷达的叶面积指数估算

朴津欣 于颖 范文义(51)

城郊森林公园康养景观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以黑龙江加格达奇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王韶晗 宋爽 石梦溪 胡珊珊 邢姝寒 许大为(60)

抚育间伐对小兴安岭天然针阔混交林不同

土层深度土壤养分的影响

毛亮亮 董希斌 曲杭峰 张宝山 刘慧 高然 高彤(66)

不同退化程度赤桉人工林土壤生态功能变化对比

雷晨雨 王猛 田瑞杰 冯德枫 张春华 孙永玉(72)

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特征

石炳东 韩懂懂 李兆国 全先奎 于宏洲 邸雪颖 杨光(78)

长时低温热处理对速生杨木材颜色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王婷欢 高晶晶 何正斌 伊松林(83)

表层压缩-热处理联合改性橡胶木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王立朝 陈晨 孙浩 许民(87)

长白落叶松木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气味

张思琪 沈隽 王伟东 吕瑞雪(93)

接种AM真菌对紫枝玫瑰应答舞毒蛾胁迫的影响

吕亚茹 王菲 张婷婷 陈红 严俊鑫(99)

中国纳达夜蛾属(鳞翅目,目夜蛾科:长须夜蛾亚科)分类学研究

刘伟莹 金元元 韩辉林(104)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年总目次表

(Ⅰ)

General Contents of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in 2022

(Ⅸ)

猜你喜欢
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影响大师
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0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妈妈宝宝(2017年3期)2017-02-21 01:22:28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