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在市政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2021-12-31 07:13王崇祯冯文博张岩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1年12期
关键词:图纸管线建模

王崇祯,冯文博,张岩

(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1 引言

市政管线施工时,由于场地狭小,拆迁量大,且地下管线复杂,常规的二维平面的设计方式因自身技术条件的限制,难以清楚地表达设计理念,容易出现诸多错、漏、碰、缺,既不能很好地满足设计人员的需要,也不利于各专业间的数据汇聚,在与项目其他参与方沟通时产生诸多不便。在正常管线施工时,管线出现交叉碰撞往往采用有压管道让无压管、支管避让干线管、小口径管避让大口径管、可弯曲管道让不可弯曲管道、临时管道让永久管道的避让原则。在此原则下,管线施工实际位置与设计图纸不一致,存在误差,且因市政工程“短、平、快”的建设性质,利用BIM的信息技术“可视化”提前进行图纸复核将大大地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丢失及重建,并能帮助所有工程参与者提高决策效率和正确性。

2 工程概况

绛溪三线为城市主干路,长度约

9.954 km,城市道路红线宽45m,项目属于“短、平、快”的建设性质;线路同步建设道路、雨水、污水、交安、照明、电力、自来水、燃气、通信、再生水等管线。管线布置位置工作面较小,管线集中,工期紧张,交叉作业多,协调难度大,存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协调性差、整体性不强等问题。管线断面布置见图1。

图1 管线综合横断面图

3 建筑信息模型(BIM)概念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方式应运而生,BIM技术可为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和解决思路。BIM技术有别于目前的二维CAD设计,它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该模型是对工程项目相关信息详尽、真实的表达。这样的平台不但加强了设计的协调性、施工的可行性,而且把协调和整体的目标贯穿建筑工程的整个周期。国内外不少项目都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见图2)。

图2 BIM技术设计效果

项目在BIM技术上主要应用体现在可视化、数据判误、数据再利用自动制图及与其他技术接口等五大方面。

4 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项目采用BIM技术解决方案,搭建道路、涵洞、地质、市政管线等模型,借助BIM可视化效果表现手段,对全线进行BIM三维设计。从管线综合图纸复核、专业配合协调、设计变更协同、竣工图制作等方面,革新传统复核方法,使设计、施工方案与工程实际完美结合。

4.1 工作准备

①配备高性能电脑,确保BIM技术上线的硬件设施齐全。

②建模人员分析梳理施工图纸,保留必备资料,剔除冗余部分,保持与设计人员频繁沟通;熟悉建模软件,研习软件教程,规范建模流程,避免重复工作。

人祭的牺牲者“大多是罪犯、战囚(俘虏)与儿童”。这种人祭的方式甚至在世俗世界也还要有继续,比如战争的时候,战斗之前的祭旗就是人祭,祭品往往是敌人或叛徒。

4.2 骨架线设计

项目尝试用Revit软件实现,具体操作如下:

①通过CAD原始图纸导出坐标点数据,存储文件为.XLS或.CSV的格式;

②处理数据库文件,得出X,Y坐标点与X,Y,Z坐标点,并生成在井口位置的埋深信息值;

③在得出数据信息以后,采用Civil 3D的空间模型曲线的设计方式,分别完成地面线、埋深线;

④借助BIM软件API接口,将勘察资料、图纸资料直接转化为三维模型,极大提升市政工程BIM建模效率。

4.3 模型构建及组合

市政工程项目隐蔽工程较多,反复开挖容易导致压实度质量波动,回填不均。在施工前,如果图纸梳理程度不够,施工先后顺序颠倒,易造成浅管先埋下,深管再挖开;专业分包队伍多,存在交叉施工,一旦出现错、漏、碰、缺,易导致窝工费及工期延宕,提升项目成本。针对上述情况,一方面采用无人机进行实景建模,实现工程概览,航拍图片可以处理成点云,进一步构建地模,借助Civil板块进行工程土方分析。对各构筑物进行分拆并构建模型,进行工程量统计,同时在建造过程中,借助revit软件,对于个别重要、复杂施工部位,可精确模拟预演现场施工过程,减少因施工顺序、施工技术不合理造成的返工和浪费。

4.4 碰撞检测

模型按区块分专业拼装完成后,分析碰撞检测的相关专业,为提高运行速度,控制参考文件的深度,卸载无关部分。

碰撞检测内容:管道与管道,管道与给排水附属设施(检查井、阀门井、箱涵等),附属节点与道路结构层等,根据碰撞检测结果调整工程设计。

对设计的调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BIM中直接调整,最后反馈到蓝图;另一种是在CAD中调整后,将数据导入BIM模型,重新进行碰撞检测。

4.5 渲染与动画制作

渲染内容包括综合管线各类型节点(内部、外部、剖面、局部大样),经整理模型构建逻辑,分析专业之间依托关系有助于分清建模工作的主次轻重,梳理模型的独立性与关联性。

设定路径时,应充分考虑总帧数与播放的关系,当总帧数及每秒帧数确定后,路径应尽可能平滑,镜头转换过渡平缓。

5 建模结果及效益

设计和施工阶段应用BIM技术可使各个环节配合得更好,降低图纸出错率、减少质量事故、增加项目的透明度和可控性等。

5.1 设计阶段

1)BIM能够完成建筑概念设计、扩初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三维模型建立后,可以随意生成平、立、剖三维图纸,所以在图纸修改过程中,设计师主要关注现实设计的要素,而不用维护平面图、立面图、节点图等对应关系,这大大减少了图纸差错率。

2)虚拟现实的设计

施工之前的设计施工图阶段,利用BIM已进行了虚拟施工体验,把可能产生的错误或问题均解决了,对整个工程来讲,付出的代价最低,这也是BIM的价值所在。

5.2 施工阶段

①模型较为清晰地反映各专业设计方案之间的关系,体验了不同组装架构模型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

②通过利用BIM模拟施工,在虚拟环境中体验建筑施工过程,排除可能产生的问题,对复杂的重要项目尤为适用。

③通过管线碰撞,进一步解决了专业会签后疏忽的小部分问题。

④根据总装模型,预判施工先后顺序,在施工组织与管理中进行了实际应用,起到工程辅助优化的作用。

⑤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协同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是建模还是设计,协同是避免“设计盲区”和“错漏碰缺”的重要手段。

⑥确保地下管线安全,避免因地下管线,在施工时修改设计,造成人、财、物浪费,延误工期,并为后续竣工图提供有利保证。

⑦目前在市政管线方面,鸿业对平纵出图及制图效率仍然远超BIM;但对管网综合,BIM提供了更好视角,在审核审定阶段效率更高,同时建模完成后,BIM解决问题的方式更能适应现场的需求。

5.3 材料和造价

由于建筑信息模型包含了所代表的建筑物的详尽信息,因此,制作各种材料表、综合表格等十分容易,为建筑信息模型的进一步应用创造了条件,如利用这些表格进行概预算,向建筑材料供应商提供采购清单等。另外,BIM增加了工程项目的透明度,为规范建筑市场、防止偷工减料发挥了作用。

6 结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推进BIM,依托模型对工程设计进行分析,有效地解决了传统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友好的可视化界面和数据库处理能力,使其可以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去应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上述分析,针对市政综合项目,在工期紧、任务重、设计专业多的背景下,既想保证工程设计安全可靠,又要多快好省的进行施工,保证收益的最大化,依托绛溪三线道路工程总承包项目中利用BIM在排水管道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再次证明将BIM技术应用在市政排水项目,既能提高项目整体施工水平,又能促进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图纸管线建模
联想等效,拓展建模——以“带电小球在等效场中做圆周运动”为例
浅谈汽车线束产品图纸管理
看图纸
高级别管线钢X80的生产实践
基于PSS/E的风电场建模与动态分析
不对称半桥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
模具图纸在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匀质地下管线大变形的控制微分方程及其近似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