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淑 媛
二十年来,中国非遗保护与传承实践的广泛开展,促进了非遗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非遗是一项与广大民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重大意义的宝贵财富。它丰富的内涵,凝结的智慧,是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家园的精神文明源泉。如何理性科学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在现实社会历史条件下创造出宝贵和有效的经验,使非遗这种优秀文化传统以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得以绵延。这个大课题在多个层面上持续引起学者们的思考。本期刊发的三篇文章分别探讨了传统窑洞民居的文化意蕴、形态功能和在乡村振兴中当代发展的命题,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传承人专业化的问题,以及传统美术类非遗在文化变迁中涵化现象和原理。期望这些探讨能为当下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启迪。
《陇东窑洞民居的历史文化形态、美学及生态宜居意义》一文通过对传统民居窑洞的起源、流变和形态的考辨,廓清了作为人类居住史上主要的栖居方式窑洞的历史,并对陇东窑洞民居的主要类型形态和营建技艺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指出在窑洞主要生成地存在地的陇东一带,窑洞营建秉持着“天人和一”的古老哲学思想,其中蕴含的生态美学和生活美学思想,是窑洞民居文化精神的核心,是陇东窑洞作为乡村民居的灵魂。深刻理解陇东窑洞的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居内涵和地方性乡土文化特征,将其与现代的生产技术、政治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当代的新住宅,是当代乡村传统民居建筑传承发展文化传统,实现“生态宜居”的新思路。保护传承窑洞民居,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中发挥作用、焕发文化光彩,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传承人职业化:少数民族音乐遗产保护的时代之路》一文指出,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曾经在集体互助时代是人人必会的音乐技能。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普及和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的改变,可能就会慢慢消失。文章基于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作为表演艺术的审美性和娱乐性,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大众对传统民间音乐的需求提升,以及商业社会民间音乐与市场化的关系等多种因素的考量,指出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需要让传承人走职业化的发展道路,从而使民间音乐的部分属性和功能得以保存,也可在获得经济保障的状态下使民间音乐持续传承和发展。并提出了采用文旅模式、公司模式、班社模式走传承人职业化的路径。文章观点可供参考。
《文化“涵化”与非遗传统美术的传承保护》一文基于文化的发展变迁中普遍存在的“文化涵化”的现象和原理,指出所有的文化形态会因为接触他者的文化而引起原有文化模式样态的变化,这是文化变迁的一种形式。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涵化,这在非遗民间美术物质化艺术品的样貌和形态中得到呈现。非遗本是伴随着民众的生活而产生,大众的生活方式随着各方面的因素而进行改变,当下进入信息化新时代,文化“涵化”的维度更为广泛,加速推动了传统美术类非遗的持续性“涵化”,而这也是当下及未来非遗在新的文化涵化过程中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