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立达,马 婧,雷 航,杨 奇
(南开大学 化学学院,天津 300071)
院史是高校的专业学院经时间的沉淀,对自身发展轨迹的记录,包含历史上的人、事、物。院史文化是院史与学院文化的交集和升华,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一系列文化元素,包含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被一代代师生传承下来,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院史文化是在大学的发展历史中形成的,是校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其所在大学的文化气质。与一所学校的发展一样,一个学院的发展在任何时期都与同时代的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一脉相承,因此,可以说院史文化是时代的缩影,不同历史阶段的院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院史文化具有独特性。院史文化所蕴含的个性化的精神传统和物质资源对于个体学生而言在情感连接上更为精准、紧密,使得学生感受更加直观,生动性和感染力更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04年。院史文化恰恰是具备这样的功能与特征的校园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了途径。杰出师生的事迹与精神蕴含着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挖掘整理院史资源,提炼学院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文化传统,将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可以实现更精准的育人效果,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曾湘衡:《资源学视野下高校校史教育的价值及开发》,《学校管理》2015年第8期。。
南开化学起源于1919年南开大学建校伊始的理学化学门。化学系创建于1921年,是我国大学最早建立的化学系之一,其创始人是著名化学家邱宗岳先生。邱宗岳在张伯苓“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下,创建化学系,首届仅招收4名学生。1923年,杨石先来到南开大学化学系任教,与邱宗岳通力合作,承担全校化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化学系初创时期,邱宗岳与杨石先事必躬亲,授课,指导学生实验,指导助教,筹建实验室。至抗日战争前夕,化学系先后聘请10多位教师,开设各类专业课程15门,每门课程均配有实验室。1932年成立的应用化学研究所是当时国内著名的化学研究所之一,与天津永利碱厂、黄海化学化工研究社、利中硫酸厂等展开密切合作,对天津市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南开化学教育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优良传统。
1937年7月底,日寇炮轰南开大学,劫走大量珍贵图书资料,并纵火将校舍夷为平地。1937年9月,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迁往湖南,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又辗转迁址昆明,合并更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杨石先先后担任联大化学系主任、联大教务长。历尽八年艰辛,西南联大以传承中华文脉、留存教育星火为己任,用另一种方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联大的精神后来成为超越教育本身的、超越时代发展的,进而升华为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大化学系先后培养了当代著名化学家唐敖庆、邹承鲁、王积涛、申泮文、何炳林、陈天池、陈茹玉等诸多优秀毕业生,他们都为国家的逐步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1945年抗战胜利后三校分别复校。1946年,高振衡、朱剑寒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和工作条件,受聘南开大学化学系,他们身体力行,带领青年教师先后开设了物理化学、结晶化学等课程,并组建相应实验室。南开化学重新起航。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王积涛、陈天池先后学成归国。1954年秋和1956年4月,陈荣悌及何炳林、陈茹玉夫妇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历尽艰辛来到南开化学系执教。此时,南开大学化学系已有教师近90人,学生人数达到600余人。1955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成为我国高校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化学系之一。1956年,杨石先参加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的我国第一个“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制订工作,担任化学组组长,接受了国家委托开展农药研究的任务。1958年,陈茹玉带领青年教师合成了对人畜危害不大但对害虫有很好防治效果的“敌百虫”“马拉硫磷”等有机磷杀虫剂。何炳林带领师生成功合成出了上百种理化结构不同的离子交换树脂,包括可以从贫铀矿中提取铀的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1962年,何炳林创建南开大学化工厂,生产各种型号的离子交换树脂产品,不仅为国家填补了这类产品无法自主研发生产的技术空白,同时解决了国防建设对核燃料的生产需求。同年10月,建立我国高校第一个化学研究机构——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磷有机化学研究和农药新领域研究为促进我国农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南开化学系“分子筛和分子筛催化剂”项目等9项成果获奖;化工厂“D72强酸阳离子交换树脂”项目等5项成果获奖;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叶枯净”项目等8项成果获奖。
八十年代以后,南开化学学科科学研究条件和水平有很大提高,取得了丰硕成果。1980年,高振衡、何炳林、陈茹玉、陈荣悌、申泮文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申泮文重建应用化学研究所、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为国家获取了镍氢电池知识产权,陈荣梯领导建立了配位化学研究室,李赫喧领导建立了催化剂研究室。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获批成立。1991年,南开大学化学专业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理科化学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995年,李正名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主持的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取得了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成果。1995年,化学学院组建,整合学术力量,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进入新的世纪,程津培、宋礼成、周其林、陈军先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相继建立。2018年,陈永胜教授及其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突破17.3%”的最新研究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9年底,周其林院士及其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了关于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重要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回顾南开化学的百年历史,是与南开大学同步奋斗的光辉历史,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科学研究为依托,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贯穿始终的重要线索主要有三条。一是在发展方向上,与国家民族命运与共的精神。从教育救国,到实业富国、科技强国,南开化学的每一次变革、每一步发展都与国家需求紧密相关。二是在育人理念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的状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正是老一辈南开化学人必胜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是对他们杰出人格的真实写照。三是在个人精神气象上,南开化学人身上总有一股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勇气,同时兼具求真务实、创新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这三条结论可以从南开化学的全部历史中得出,也可以从诸位化学先贤、杰出校友一生求索经历中得出,是南开化学院史文化的突出特点。
2017年是南开大学老校长、化学泰斗杨石先诞辰120周年。学院在筹备策划纪念活动的过程中偶然找到60年前杨老亲笔书写的入党志愿书。杨先生在写入党申请的时候已经60多岁了,但是他的字迹极工整隽秀,一笔一画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很坦诚也很深入地剖析了自己每一次思想上的变化情况,他对于党的从一步一步认识到一步一步认同,从相信到向往到热切地申请加入,整个过程非常真诚、非常朴实。透过他的文字,杨老对党的赤诚之心清晰可见。虽然志愿书已经被岁月封存了60年,但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依然是最鲜活最有说服力的学习教育材料。学院党委选取杨先生一手创建的南开元素所博士生支部和一个教师支部启动活动。2016年12月21日,支部党员把杨先生的志愿书用投影呈现出来,现场师生党员一字一句地学习,同学们还搜集整理了杨先生大量的图片资料,配合讲解,大家一起回忆杨先生的生平,非常自然地就触发了很多的感想。支部的师生党员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教学科研、一流学科建设等方面纷纷畅谈体会,大家都被杨先生的人格魅力和他光辉奋斗的一生所感染。杨先生在志愿书里非常清晰透彻地阐述了政治理想、政治信仰对于个人发展、学术科研的重要意义,他写道:“政治是一切工作的灵魂、是统帅,科学技术是工具、是手段。科学技术如果没有政治为其正确领导,则只能为人类带来灾难而不是幸福。”什么是理想信念,为什么要讲政治,这些学院日常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不好讲也讲不太好的东西,在这个时候同学们一下子就理解了。为了更好地挖掘、宣传、发扬和传承杨石先精神,会上成立了南开大学首个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杨石先精神宣讲团,通过演讲、话剧等各种形式将杨石先的生平事迹、科教成果、情怀担当、精神品质分享给更多师生。迄今,该宣讲团已在校内外开展爱国奋斗主题宣讲40余场,并组织“重走总书记视察南开化学之路”活动,为全国3000余人宣讲125场。
2019年5月,学院发起学生寻访科学研究、教学育人工作中鞠躬尽瘁的老教授,以及杨石先、何炳林、陈茹玉等著名化学家的家人、学生活动,口述百年南开化学发展历史,再现化学家的生平事迹、情怀担当以及科教兴国的心路历程。南开大学原化学系最后一任系主任、天津市教学名师、80岁高龄的朱志昂教授受邀进行了第一期访谈录制。朱先生从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如何结缘南开讲起,讲述了自己执教南开四十余年的点滴经历以及恩师陈荣悌院士的往事回忆。先后有分析化学家、教育家沈含熙教授,南开化学1960届校友、环境工程学家张全兴院士,南开化学1981届校友、有机化学家程津培院士做客讲坛,以访谈形式同现场校友、师生一起共同追忆百年南开化学的光辉历史,共叙在南开化学学院学习生活的美好时光。截止到2019年底,“寻迹百年化学”系列访谈活动陆续采访了南开化学培养的院士、教授共计13人,录制访谈视频13期,逐渐拉开了计划采访100位南开化学前辈的序幕,以文字和视频形式留存并整理集结,记录南开化学历史上的先进典型事迹,供后辈学习。
在多年的实践中,上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成功案例,是综合多种手段进行青年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挖掘身边经典教育题材的创新示范,值得深入总结、认真研究。
院史文化是学院发展历史的文化表征,也是院史薪火传承的文化基因。高校的院史文化蕴含着丰富且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其蕴含的历史性、独特性、亲和性、时代性等文化特征,有效契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教育规律,可对学生的知、情、意、信、行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在传承和创新高校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中发挥着独特优势。
纵观学院历史,南开化学的起源和发展正是南开化学人用理想和情怀书写的一部爱国奋斗史,翻开其扉页,不难发现爱国主义精神贯穿院史始终。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南开化学人都将救国、强国、富国视为己任,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开大学,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化学学科发展史后感慨道:“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当年开办南开大学,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去培养人才的。”而化学学科的创办也正是契合科教兴国,为国育才的宏远目标。通过院史的展览、演讲、讲解、口述,记录前辈科教创新的成果,挖掘院史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将南开化学人的爱国奋斗担当这部鲜活的爱国主义奋斗史,通过院史文化的传承呈现在师生面前,以其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提升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以其情感的真实性,加深学生对爱国情感的真实感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学院、高校甚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历史责任感,促使学生在做自己的人生选择时,做到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和社会价值相统一。
校史记录了学校经历初创、曲折和复兴以及演变中的重要事件和艰辛历程,而此发展道路之曲折,奋斗之艰难以及成绩之斐然都与始终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同向同行(3)朱强:《西南科技大学校史》,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可以说南开化学院史是一部南开化学人为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投身祖国建设,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创业史,一部为校为家、献身教育、孜孜不倦的育人史,一部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刻苦攻读的报国史(4)张文英:《重视校史教育 承继校园文化》,《人力资源管理》2012年第2期。。而其中分门别类整理的先进人物篇、爱国记实篇、格言警语篇等,有的讲述了化学人一生追求真理的故事,有的展现了师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创业事迹等,不一而足,都将老一辈人胸怀祖国、干事创业、服务人民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将院史中历史实践、先进事迹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以教育素材的真实性、系统性、生动性打动学生,以一代又一代师生追求理想、塑造品格、锻铸灵魂、完善人生的事迹引导学生,把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勤学苦练、诚信创新等优良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5)孙永玉:《校史校情:高校德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1期。,不仅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校院文化的认同感,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激发学生强烈的爱院、爱校和爱国之情,提振学生的精神面貌,助力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化学学院作为南开最大的理科学院,历经沧桑发展百年至今,已经形成自己独有的办学特色、专业特长和学科优势,产生名师名教、学术流派和大师名人,形成一大批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6)吴进、罗慧、张彪:《高校校史的育人功能探析》,《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第6期。。院史文化中所体现的科学家精神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是可以潜移默化形成一种院系干事创业的道德准则,凝聚成强大的向心力,对学院的良性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对院内学生产生精神鼓舞。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院史不仅记载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报国历史,还记载了科研创新的事迹时代的精神。因此,科研创新精神是化学学院办学实践的灵魂,这种精神既兼顾历史传统,又是滋生开拓创新发展愿景的文化土壤。走近优秀人物,他们身上心系祖国、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以及勇挑科技创新的重担,勇攀科学技术的高峰的奋斗精神(7)陈至立:《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努力奋斗》,《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9期。,都激励着新一代青年学生以先辈为榜样,明确自己肩上使命,主动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不断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变“要我做”为“我要做”,激发个人创造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于“科教兴国”的伟大实践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院史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其蕴含的文化底蕴有着清晰明确的导向功能、凝聚激励功能和情感陶冶功能。因此,我们要不断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观点审视时代特点和新的变化,根植于学院微观环境,挖掘更多有价值的教育素材,使院史文化显性化、具体化、形象化,使其成为滋润学生心田的养料、培育后辈的沃土、建功立业的基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