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下能源和经济的低碳转型

2021-12-30 02:09:32陈英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碳中和碳达峰能源

陈英

摘要:在第75届联大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要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并且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新气候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统筹国内、国际两大局势的战略性决策。二氧化碳达峰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阶段性目标,2030年则是关键长期目标的关键时间节点。如果二氧化碳达峰时间能够提前,排放量的峰值也会降低,更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一长期目标,因此在长期战略决策下腰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强化行动,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本文从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含义出发,提出促进碳达峰阶段性目标实现和碳中和长期目标实现的建议,并指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下能源、经济转型战略的途径,旨在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能源;经济;低碳转型

引言:

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的碳达峰阶段性目标和碳中和长期目标展现了我国的大国形象,彰显了对全体人类共同利益负责的责任感。在全球新冠疫情反复变化的情况下,这一长期战略目标的提出,无疑振奋了人心,成为了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导向下新能源和经济的低碳转型发展,将有利于顺应和引领全球趋势,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提升国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一、促进二氧化碳达峰的重要策略

二氧化碳达峰指的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某一个时间节点达到了峰值,排放量不再增多,而是逐渐回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速率在这一时期为0。二氧化碳达峰的重要信息是二氧化碳达峰量和二氧化碳达峰时间。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实力仍然在快速增长,在未来仍有增长的趋势和期望。我国各行各业虽然都在积极响应节能降碳的号召,但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还是会随着能源需求不断上升。但是从近几年的观察来看,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虽然在逐年上升,但是增长速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未来,对二氧化碳的深度控制,主要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尽早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使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开始持续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尽早走上发展碳中和的道路。

何建坤认为,既要做到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还要形成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状态,主要的任务是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当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于GDP增长量时则能够促进碳达峰目标的实现。控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并逐渐降低,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做好节能工作,加大节能力度,降低提高GDP的能源消耗强度;另一方面是加强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优化能源结构。十四五规划期间是碳达峰阶段性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在疫情过后,需要向社会发出强烈的低碳转型发展信号,防止煤电、钢铁等化工类行业的盲目扩张,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十四五期间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强化紧急意识,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促进碳达峰阶段目标的实现。

二、碳中和长期目标导向下能源与经济转型发展的策略

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碳中和长期目标实现的基础。使能源系统深度减排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近零排放体系,并且将二氧化碳捕集埋存技术、负排技术等引入体系内,使我国在2050年达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对能源系统深度优化的具体措施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促进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保持稳定,并且逐渐下降;第二个方面是促进能源体系脱碳化的改革。除此以外,为了促进碳中和长期目标的实现,相关法律法规应该逐步完善,推进气候变化法、碳排放管理等法律制度的建设,鼓励各个地方企业和社会公民展开低碳行动,践行低碳生活。

三、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政策及策略

1. 科学合理地制定碳中和长期目标战略

在制定国家长期战略的过程中,可以将碳中和长期战略性目标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总目标中,更深程度地使我国向绿色低碳经济型社会方向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转型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机遇,也是我国制定碳中和长期目标的基本出发点。

2. 促进科技进步,加深脱碳技术研发

加深脱碳技术的研发工作是积极响应全球碳中和目标,攻克相关技术难题,则能够使我国走在世界前列,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竞争核心力量。国家、地方和企业都应该积极响应碳中和长期目标,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在生活中遵守低碳行为准则。在全球碳中和导向下,业生产链中碳含量和碳排放量将成为衡量企业发展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不断增强低碳意识,人们才能自觉行动,企业才能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低碳形象,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量。

结语:

目前,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世界上也获得了其他国家的认可,并积极参与合作,对世界碳中和长期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表率,成为全球应对气候问题的积极参与者和引领者。在疫情紧张的情况下,我国积极巩固和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达成长期碳中和目标的战略联盟,努力促进世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及改善,彰显出中国的大国担当。

参考文献:

[1]张红丽.煤炭富集区低碳转型的主要路径——以晋陕蒙接壤区为例[J/OL].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12[2021-12-08].https://doi.org/10. 19676/j.cnki.1672-6995.000691.

[2]王孟,刘东锋.数字技术赋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施路径[J/OL].体育学研究:1-16[2021-12-08].https://doi.org/10.15877/j.cnki.nsic.20211201.002.

[3]徐建兵,王辉,潘仙友,李琦芬.面向能源互联网的电力企业转型问题识别及策略研究[J].上海节能,2021(11):1204-1208.DOI:10.13770/j.cnki.issn2095-705x.2021.11.004.

猜你喜欢
碳中和碳达峰能源
碳中和·碳达峰
区域治理(2022年40期)2022-11-27 04:02:06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新疆钢铁(2021年1期)2021-10-14 08:45:32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当采用何种立法思路
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 07:51:28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小学科学(2020年5期)2020-05-25 02:58:24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家教世界(2019年4期)2019-02-26 13:44:20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美国航空公司的碳中和实践及其效果研究
分析低碳经济时代转变的农业经济发展
中国经贸(2015年2期)2015-05-13 10:15:16
旅游风景区碳估算与碳中和实证研究
世纪桥(2014年12期)2015-01-04 23:4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