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村高价彩礼现状及原因分析

2021-12-30 01:39张玲洁黄志强陈龙浩赵妍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4期

张玲洁 黄志强 陈龙浩 赵妍

摘要:彩礼發展历史悠久,其最初的功能是崇尚礼仪,以礼仪的形式来维持和规范婚姻秩序。但近些年来,个别地区的彩礼性质、内涵都发生了变化,尤其在农村更为显著。本文探讨了甘肃省农村高价彩礼的现状,以及高价彩礼现状背后的具体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高价彩礼现象的改善将直接促进甘肃省农村地区文明婚姻新风尚的形成,更有助于家庭的幸福安康与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婚嫁习俗;高价彩礼;文明婚姻观

1、绪论

1.1中国的婚嫁习俗

中国的婚嫁习俗发展历史悠久。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时,婚聘之礼就已经开始完善,并形成完整的婚聘六礼。婚聘六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采纳、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婚嫁制度进一步的进行了完善,汉代以后,我国的婚嫁制度已经完备,甚至我国的婚俗文化已经传播到了日本、越南、朝鲜等汉文化圈的国家。

1.2彩礼的发展

彩礼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婚嫁习俗之一,又称订亲财礼、聘礼、聘财等。中国旧时婚姻的缔结,有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由男方给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

古籍《礼记.昏礼》上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彩礼文化也在经历不断演化的过程。彩礼作一种古老的民族习惯,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婚嫁习俗之中,其最初的功能是崇尚礼仪,以礼仪的形式来维持和规范婚姻秩序。但在个别的地区,农村彩礼的内涵、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其彩礼更多地被赋予了物质的涵义,其意义已经远超出传统礼节性的范畴,甚至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

2、甘肃省农村高价彩礼现状分析

2.1彩礼上涨速度呈现非理性状况

针对彩礼的价格,老百姓有着自己的一些顺口溜对应其彩礼的价格,例如2013年一万一(万里挑一),三万一千八(三家一起发),四万八(四平八稳);2014年六万八(顺发),八万八(发发发),十万(十全十美);2016年三斤三两(约合人民币13.6-14.3万);则到了2018年一些地区达到18万至20万,近两年一些地区甚至更高。

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的形式获得了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某村的彩礼价位表如下表所示:

而通过查询天水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得知,2017年全年天水市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612人,比上年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65元,增长8.7%。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785元;2019年农村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1567元。彩礼钱的上涨相对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呈现出不理性的状态,对于某些贫困家庭来说,若要付得起一份二三十万的彩礼钱,则需要全家几十年的努力。

2.2彩礼钱呈现出地区差异化

甘肃的彩礼在全国来说一直都是比较偏高的,并且在甘肃省内各个地区的彩礼钱还是不尽相同的。通过查阅一些资料得知调研得知,甘肃各个地区的大概彩礼价格如表2所示

2.3彩礼种类繁多

除了基本彩礼外,有些女方家庭还会要求男方买好房和车,这种现象也在部分农村较为普遍,一些人会通过结婚使得自己脱离农村较为不方便的居住条件,则会要求男方在城镇或者县城买下房子。对于部分有条件的家庭来说,车也必须配备。除了彩礼钱、房子和车的支出外,还有首饰(有的要求三金有的一钻五金)、衣服鞋子以及电器的支出[4]

2.4彩礼导致一些家庭出现“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的现象

通过调研发现,贫困村是目前高价彩礼出现的重点地区,高价彩礼“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成为许多农村家庭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直接威胁着脱贫攻坚任务的成果,引发产生新的贫困户,给当地的脱贫工作带来新的问题。

3、高价彩礼的原因分析

3.1婚龄男女比例较严重失衡

婚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是导致农村高价彩礼的直接原因,分析甘肃省人口数据可以得知,2019年甘肃省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590.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79.84万人,占41.68%;乡村人口1510.94万人,占58.32%。按性别分,男性人口1322.85万人,占51.06%;女性人口1267.93万人,占48.94%。女性人口数量明显少于男性,其中农村婚龄女性更是少于男性。根据调查问卷得知,有32.2%的受访者认为婚龄男女比例失衡是导致农村高价彩礼出现的直接原因。

3.2农村经济较为落后

女生的结婚对象一般来说都是条件至少门当户对,两者的生活水平相当。所以如今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农村适婚年龄文化水平较低的男生找不到结婚对象,而城市里优质的婚龄女性同样也不太容易找到与之相匹配的配偶。且随着城市化以及城乡经济的差距依旧较大的情况下,农民渴望进城享受城镇较为便利的条件,但很多情况下并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在城镇里立足,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讲,婚姻对于一些女方来说就是通往城市的一种桥梁。那么自然女方就要选择能够满足在城市里有房的结婚对象。

3.3市场经济文化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女性不再跟过去一样绝大多数在家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农村,走向城市寻找工作。一年超过10个月的时间生活在城市,她们习惯了城市的生活节奏和方式,并且在城市里接触到达到婚龄的男青年会更多一些,则越来越多的农村女性走出农村嫁到外地,则相应在本地农村的婚龄女性越来越少。

3.4攀比現象严重

对于男方家庭来讲,娶媳妇是有关一个家族颜面与尊严的事情,也是彰显家庭经济实力的一个有力证明,如果因为缺少彩礼钱而娶不上媳妇的话,会被别人所嘲笑。因此攒够一份彩礼钱风风光光地娶到一个媳妇是一个家庭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为之奋斗的一件大事。再加上因为婚龄女性较少,彩礼钱的决定就基本上由“女方市场”决定。对于女方及女方家庭来讲,在农村大环境下,彩礼钱成为经常被人们拿来议论的话题,比如“谁家的姑娘嫁得好,男方彩礼钱给了十几万”“谁家的姑娘彩礼钱那么少,父母辛辛苦苦养大不容易还供应其上学了”“谁家在县城买了房,这下娶媳妇更容易一些了”。在人们有形与无形之下的比较下,这种攀比心理使得彩礼文化不断地被曲解,使得婚姻货币化、农村彩礼钱居高不下、甚至节节攀升。

3.5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在农村“嫁女防老”“嫁女解困”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认知中,而且彩礼钱被认为是女生“身价”的重要体现方式。陋习认为彩礼钱的高低能从侧面反映出女方的容貌、学历、才识等条件,因此一份较高的彩礼钱会让女方身价显得更高,嫁到婆家去会更有地位,在婆家也更有话语权。

3.6其他特殊原因

在一些农村地区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女方和男方要结婚却遭到了女方家庭的强烈反对,或者女方未婚先孕,且男女双方坚持要结婚,这时女方父母会提出较高的彩礼来反对与阻止这门婚事。此外还有一些个别地区会出现职业媒婆,这些媒婆作为中介会需要几百几千甚至上万的中介费,这也会促使彩礼的价格居高不下。

4、针对高价彩礼现象的治理措施与建议

4.1加强婚姻法的宣传与教育

我国婚姻法第三条明确规定,“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这是实现婚姻自由、婚姻平等所必须要做到的。2019年11月20日,甘肃省清水县人民法院在秦亭镇柳林村开展巡回审判,对一起“天价彩礼”返还案件进行了就地审理。原告魏某(男方)与被告王某(女方)经人介绍2018年2月23日订婚,同年4月2日领证结婚,但婚后双方因为彩礼问题感情不合造成众多家庭矛盾,王某离家出走,无奈之下魏某起诉王某及王某父母。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女方接受原告男方的彩礼数额巨大,致使原告男方家庭生活困难,依法应对彩礼进行返还,结合具体的案情,遂当庭判决被告女方还原告男方彩礼44.3610万元。法院通过就地审理的方式一方面处理了案件,另一方面也很直观的给当地村民宣传了“天价彩礼”对家庭对夫妻双方感情的破坏性。

4.2制定村规民约等多种方式加强乡村风气的治理

2019年的1月甘肃省委书记林泽对省政协报送的《关于进一步有效遏制农村高价彩礼的建议》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采纳政协建议,有效破除陈旧落后的婚姻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政协的调研报告建议,要充分利用电视、微信、农村广播等平台以及农村的文化墙、文化广场等载体,宣传正确的婚姻文明新风尚。同时也要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活动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婚姻观。农村党员要从自身做起,起到先锋带头的作用,通过聚民意集民智制定合理的村规民约,推动农村形成文明的婚姻新风尚。

4.3加快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从根源上解决高价彩礼问题

农村彩礼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当地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村地区要结合自己地区的特点争取和把握发展机会,也要鼓励村民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财富,自食其力过上更好的生活。国家也应更进一步地注重农村养老机制的完善,促使农村“嫁女养老”的思想发生转变。通过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农村当地也能够为更多地婚龄女性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吸引适婚女性青年留在家乡,以此来缓和农村婚龄男女比例不平衡的问题。

4.4打击职业媒婆的行为

当地政府要大力打击职业媒婆的行为,禁止出现彩礼抽成的商业性行为。在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要正确地引导或者组织成立婚介服务协会,在协会宣传文明合法的媒婆行为,表彰为当地促进文明婚姻观作出贡献的媒婆。

参考文献

[1]王思凝,贾宇婧,田耕.“议彩礼”:论农村彩礼形成机制中的道德嵌入性  基于甘肃L县的案例分析[J].社会,2020,40(01):1-24.

[2]王宏宇.社会变迁下的农村高价彩礼演变影响、成因分析及破解路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34(05):89-94.

[3]乌斯曼·克来木.浅析农村青年高价彩礼问题[J].现代交际,2019(19):87+86.

[4]高枫琴. 甘肃河西地区农村高额彩礼引发的法律问题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9.

[5]李成基.甘肃陇东农村高彩礼现象初探[J].发展,2019(03):23-25.

[6]袁鹏. 甘肃庆阳:对“天价彩礼”喊停[N]. 中国妇女报,2015-06-02(B02).

* 通讯作者:赵妍(1981-),女,副教授,甘肃中医药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兰州市婚丧现状调查及移风易俗对策研究(309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