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产业专利分析

2021-12-30 18:52陈汉君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专利分析发展趋势

陈汉君

摘要:本文对1985-2020年世界范围内申请的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1]技术专利进行了数据计量分析,分析了全球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技术专利的年度分布、地区分布、研发重点分布[2]、重点申请人分布与近期专利技术功效[3]等,揭示了该产业的创新现状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 创新现状 发展趋势 专利分析

1全球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专利分析

1.1专利申请年度趋势

通过申请趋势可以从宏观层面把握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领域在各时期的专利申请热度变化。将1432059件专利按照申请年统计可以发现:2000年25301件;2001年29246件;2002年28319件;2003年28889件;2004年26529件;2005年26602件;2006年28714件;2007年36408件;2008年42593件;2009年43786件;2010年51675件;2011年79036件;2012年117202件;2013年75175件;2014年60903件;2015年72359件;2016年74419件;2017年70373件;2018年59591件;2019年47889件;2020年19421件。

1.2专利在全球的研发分布

将检索结果按照技术应用国或者地区统计分析,发现:中、日、美三国是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领域专利重点申请国,数量分布为中国559697件(其中发明申请93676件;发明授权39942件;实用新型87935件;外观设计338144件);日本142724件(其中發明申请71202件;发明授权54587件;实用新型10089件;外观设计6846件);和美国92802件(其中发明申请34130件;发明授权58041件;外观设计631件)。

1.3全球主要专利权人分析

将1432059件专利按照专利申请人统计分析,可以发现该领域主要专利权人的专利资产储备情况如下: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领域专利量排名前十的分别是PROCTER GAMBLE(7269件);TORAY INDUSTRIES(6978件);WESTFÄLISCHE TEXTIL GESELLSCHAFT KLINGENTHAL CO MBH(4886件);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4501件);THE PROCTER GAMBLE COMPANY (4455件);HOECHST AG(4386件);TEIJIN LTD(4382件);DU PONT(4204件);CIBA GEIGY AG(4175件);BAYER AG(3994件)。

1.4主要技术研发领域分析

国际专利分类号(IPC) 是目前全球常用的对专利文献进行技术分类的一种方法。 通过统计特定领域专利信息 IPC,能把握专利申请的技术领域分布情况。 将1432059件专利按照 IPC 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全球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领域专利IPC分布中主要集中在:B32B(层状产品,即由扁平的或非扁平的薄层,例如泡沫状的、蜂窝状的薄层构成的产品)453088件;D06M(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218496件;D03D(机织织物;织造方法;织机)108383件;D06P(纺织品的染色或印花;皮革、毛皮或各种形状的固体高分子物质的染色)100019件;D06B(纺织材料的液相、气相或蒸汽处理(为生产纤维或长丝而对天然纤维或长丝原料进行的机械处理入D01B)〔2〕)83136件;B29C(塑料的成型连接;塑性状态材或料的成型,不包含在其他类目中的;已成型产品的后处理,例如修整(制作预型件入B29B 11/00;通过将原本不相连接的层结合成为各层连在一起的产品来制造层状产品入B32B 7/00至B32B 41/00)[4])73519件;D06C(织物的整理、上浆、拉幅或伸长〔2〕)54226件;C08J(加工;配料的一般工艺过程;不包括在C08B,C08C,C08F,C08G或C08H小类中的后处理(塑料的加工,如成型入B29)〔2〕)50712件;C08L(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基于可聚合单体的组成成分入C08F、C08G;人造丝或纤维入D01F;织物处理的配方入D06)〔2〕)50662件;D01F(制作人造长丝,线,纤维,鬃或带子的化学特征;专用于生产碳纤维的设备〔2〕)46290件。

2国内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专利分析

2.1国内专利申请趋势及类型分布

通过申请趋势可以从宏观层面把握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领域在各时期的专利申请热度变化。将559697件专利按照申请年统计可以发现:2000年991件;2001年1250件;2002年1778件;2003年1950件;2004年2099件;2005年3745件;2006年7821件;2007年15355件;2008年21291件;2009年23929件;2010年30395件;2011年55231件;2012年92041件;2013年50539件;2014年32650件;2015年42063件;2016年43779件;2017年43047件;2018年36542件;2019年33498件;2020年13784件。

按照专利类型统计可以发现:发明申请93676件,占比17%;发明授权39942件,占比7%;实用新型87935件,占比16%;外观设计338144件,占比60%。

2.2国内专利法律状态及技术领域分布

将559697件中国专利按照专利法律状态统计可以发现:有效专利90936件,占比16%;失效专利444824件,占比80%;审中专利23937件,占比4%。

将559697件专利按照 IPC 统计分析,可以发现国内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领域专利IPC分布中主要集中在:B32B(层状产品,即由扁平的或非扁平的薄层,例如泡沫状的、蜂窝状的薄层构成的产品)102358件;D06M(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38992件;D06B(纺织材料的液相、气相或蒸汽处理(为生产纤维或长丝而对天然纤维或长丝原料进行的机械处理入D01B)〔2〕)37959件;D03D(机织织物;织造方法;织机)25133件;D06C(织物的整理、上浆、拉幅或伸长〔2〕)21009件;D06P(纺织品的染色或印花;皮革、毛皮或各种形状的固体高分子物质的染色)18068件;D02G(纤维;长丝;纱或线的卷曲;纱或线)7944件;A41D(外衣;防护服;衣饰配件)7689件;C08L(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基于可聚合单体的组成成分入C08F、C08G;人造丝或纤维入D01F;织物处理的配方入D06)〔2〕)6382件;D01F(制作人造长丝,线,纤维,鬃或带子的化学特征;专用于生产碳纤维的设备〔2〕)5389件。

2.3国内专利地区分布及重点申请人分析

通过对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领域专利在中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分布情况分析可以了解在中国申请专利保护较多的省份,以及各省市的创新活跃程度。

将559697件中国专利按照省市进行专利总量统计可以发现:江苏省306064件;浙江省114286件;广东省26090件;上海市12973件;山东省12428件;福建省10829件;安徽省10201件;北京市4962件;河南省4645件;天津市4286件。

其中重点申请人专利分析如下(不含外观专利):东华大学1521件;江南大学821件;浙江理工大学667件;日东电工株式会社580件;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553件;武汉纺织大学502件;苏州大学489件;3M创新有限公司466件;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392件;天津工业大学389件。

2.4重点发明专利技术功效分析

按照专利公开日排序,将近期公开的发明申请及发明授权专利文本做语义分析,发现较为集中的技术功效语句统计为:1、制作成本低;成本低;避免工艺步骤;工艺时长短;降低制作成本;通透性;提高复合强度;缩短工艺时长;2、提高耐光色牢度;提高耐磨性;提高变性能;3、提高抛光效果;抛光效果好;提高布料处理效率;抛光效果高;避免不均问题;减少水洗工艺;提高布料;优化工艺;4、增强杀菌效果;增加表面美观性;增加干爽度;增加舒爽度;增加透气性;渗透;避免滋生细菌;强化杀菌纱线;穿戴舒适;5、提高效率;提高毛效;不易影响坯布传送;提高生产效率;清理时间短;漂洗成本低;不易粘辊;成品白度好;降低漂洗成本;降低清理频率;提高成品白度;毛效好;光洁;6、提高面料质量;实现布料拉伸;实现烘干;烘干效果容易影响;防止褶皱;烘干效果好;实用性强;方便;实用;7、亲肤性好;柔软整理;印制较小;布料色牢度好;改进浆料配方;无骨感;部位耐磨性好;手感好;8、防止出现松动;充分接触;保证混合充分性;实现浸泡液搅拌;实现支撑撑紧;保证面料浸泡液;保证表面平整性;9、避免附有细菌;珠光效果好;保证珠光效果;良好珠光效果;匀染性好;杀菌;10、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增加脱水效果;增加上料效率;减少面料含水量。

3结论

从本文对全球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领域专利分析可以看出,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领域专利数量庞大,研发成果受到全球的热点关注,专利主要的技术应用国或地区是中国、日本和美国,体现了较强的竞争实力。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的技术研发热点较多地集中于:B32B(层状产品,即由扁平的或非扁平的薄层,例如泡沫状的、蜂窝状的薄层构成的产品;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处理等领域,是技术创新密集所在。中国的专利虽然较多,但具有雄厚研发实力的企业却较少,而且都偏重于国内专利的申请。日本、美国等则更注重知识产权在全球的保护,形成自己的专利布局。中国应积极创新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领域生产工艺,企业可以跟踪、引进和消化相关领域技术,在此基础上实现技术突破。使中國的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TOC在针织印染企业生产中的应用[J].孙华义.针织工业.2020,(12)

[2]纺织技术进步方向与路径选择研究[J].董奎勇.毛纺科技.2016(08)

[3]专利信息采集与分析[M].陈燕,黄迎燕,方建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3

猜你喜欢
专利分析发展趋势
基于专利计量的广东高水平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
国际云制造关键技术专利分析及启示
专利分析在产业创新中的利用
稀土发光材料专利分析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