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晨辉
(葫芦岛市检验检测中心,辽宁葫芦岛 125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化妆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化妆品给消费者带来美丽的同时,也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针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以综述的形式介绍,让公众理性认识化妆品并积极参与到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中。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1]。
化妆品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其中特殊化妆品包括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防晒、祛斑美白、防脱发、宣称新功效等具有特殊用途的化妆品;普通化妆品包括发用类、护肤类、美容修饰类、香水类。
虽然公众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使用化妆品,但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开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初期,起步较晚。大家停留在只知道什么是化妆品的阶段,并不了解什么是化妆品不良反应,为什么会发生化妆品不良反应,常见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症状有哪些,发生了化妆品不良反应怎样处理及通过什么渠道上报不良反应等相关信息。所以即使发生了不良反应,公众未予以重视,单纯的自己停用观察,只有症状严重时才会去医院皮肤科就诊,很多严重的不良反应,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影响愈后。公众还缺乏主动上报的意识,不会特意去经营企业或者医院反映使用化妆品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影响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
基层监测单位主要包括经营企业和医院的皮肤科,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发现他们对于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没有完善的监测制度和体系,没有明确的监测工作职责,没有清晰的上报工作落实。经营企业的销售人员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顾客,主要精力都在化妆品销售上;而医院的皮肤科每天也要接待大量患者,医生和护士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患者诊治疾病,工作期间没有时间及时进行化妆品不良反应上报。同时基层单位并没有专人来负责此项工作,一般都是兼职,甚至是身兼数职,影响化妆品不良反应的收集和上报工作。
目前的监测网点主要是三级医院的皮肤科和部分化妆品经营企业,覆盖并不全面。按区域来看,存在部分区域基层监测网点偏少或者没有的情况,那么该地区的监测工作很难或者无法开展。还有可能出现公众想上报,就近找不到基层监测单位,无法上报,这些都势必会影响化妆品不良反应的收集和上报工作,导致报告数量偏低。
经营企业在招聘销售人员时,对学历和专业知识要求并不高,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他们只知道什么是化妆品和化妆品不良反应,而在发生化妆品不良反应后,并不熟悉如何进行网络上报,不理解需要填写的每一项信息的真正含义,所以存在漏填、误填情况,有的甚至并不知道一部分化妆品的批准文号或者备案号在外包装可以找到,或者上网查询,有些报告填写的化妆品名称也不完整,导致在审核报告过程中无法查到化妆品相关信息,总体的报告质量不高。低质量的报告即使上报,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意义并不大。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实际经验,探究出以下对策。
通过在社区、广场等公共场所拉条幅、放广播,广告车大街小巷进行宣传等多种形式,让公众了解化妆品基本常识。公众在以后选择和使用化妆品时不再盲目,不唯价格和品牌论,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选择化妆品。一旦发生了不良反应,知道如何处理,最大程度的降低对皮肤的损伤。公众还可以联系化妆品的经营企业,告知其怀疑使用某一款产品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信息,经营企业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如果去医院皮肤科就诊,可以通过医疗机构报告化妆品不良反应;也可以直接向当地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
与市场监管部门联合,通过监督检查等形式,督促基层单位(建立)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成立监测小组,明确组长、组员,并细化责任分工,工作落实到个人,形成完善的监测体系。让监测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整个基层单位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都重视起来,有利于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形成一种人人可参与、人人会上报的监测氛围。
通过走访、调查等形式,与化妆品经营企业负责人沟通,为其开通基层用户,鼓励相关人员积极开展上报工作。同时为销售人员宣讲化妆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明确化妆品不良反应存在的合理性,打消部分销售人员认为在营销过程中提及化妆品不良反应会影响销量的想法,对部分敏感肌肤的患者,提前告知其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反而会降低一些化妆品的使用纠纷,也能提高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更好的指导消费者使用化妆品,会赢来更多客户的信任。还应加强与医院的紧密联系,为新增设皮肤科的医院开通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基层用户,给予上报指导,提升医护人员对化妆品不良反应的敏感度,督促他们在工作中发现化妆品不良反应并及时上报,不断提升医院的报告数量。
对于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来讲,报告数量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对于问题的反馈来讲,报告的质量同样重要。只有不断提升报告质量,每一份报告的意义才更大。通过现场讲座和视频会议等多种形式,给基层监测人员传递化妆品及其不良反应的相关常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化妆品不良反应网络上报的培训,强调报告的完整性。对于每一个选项,都要填写完整,尤其针对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比如潜伏期的计算方式、化妆品分类等等,重点讲解并举例说明。目前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还要求把过程描述填写清楚,必须体现“三个时间点”,即化妆品的开始使用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和化妆品的停止使用时间。同时需清楚地描述皮损部位和皮损形态、发生不良反应后采取的措施以及转归情况,只有过程描述清晰、完整,才能对报告的严重程度做出准确判断。对于怀疑化妆品和并用化妆品的相关信息也要逐项填写,如外包装并未找到批准文号或者备案号,可以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相关信息。一份填写完整、准确的高质量报告,更有利于对大数据中的关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反馈,更好的指导化妆品生产企业提高工艺标准,经营企业加强用妆指导,公众提升安全使用妆的意识,最大程度的降低化妆品的使用风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化妆品的使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化妆品是安全的。要理性认识化妆品,不断提高安全用妆的意识,有效避免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如果一旦反生,也不必慌张,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处理,并及时上报化妆品不良反应,为我国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水平的提升贡献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对安全用妆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