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与出路研究

2021-12-30 16:14杰,高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19期
关键词:榆林市榆林煤炭

安 杰,高 霞

(榆林学院 管理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煤炭产业是榆林市的支柱产业,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而且有力地支撑了陕西省经济和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某种程度上也保障了国家的能源安全。然而,榆林市煤炭企业产业链延伸短,装备水平不高,产能转化率低,加上因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采,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伴生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突破资源发展的瓶颈,将煤炭产业做大做强,是榆林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面临的难题。

1 榆林市煤炭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情况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端,在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的交汇处,地貌形态可分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梁状低山丘陵区、风沙草原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风蚀沙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气象灾害频繁。总面积达43 578km2,包括榆阳区以及神木、横山、府谷、绥德、清涧、定边、米脂、吴堡、子洲县、靖边、佳县。

1.2 经济发展情况

榆林市2020年以来全年累计实现生产总值4 089.6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4.5%,神木市、榆阳区、府谷县分列前三位,榆阳区首次突破千亿大关。由于资源分布、地理人文环境、政府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的因素,南部和北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北部6个县区自然资源丰富,2020年GDP达到3 703.74亿元,占据全市GDP总量的90.56%,而佳县、吴堡、清涧、米脂、子洲、绥德等南部6个县,自然资源相对较为匮乏,经济增长速度较慢,GDP总和仅为385.97亿元,占榆林市的9.44%。

1.3 煤炭资源现状

榆林市煤、气、油、盐等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预计榆林市煤炭储量2 800亿t,已探明埋藏量为1 500亿t。全市地下煤炭大约占54%,占国内埋藏量的1/5。侏罗纪煤田是全市主要煤田,探明埋藏量1 388亿t,占榆林探明煤炭埋藏量的95.7%,埋藏较浅,易于开采,单层埋煤的最大厚度达12.5m,榆林煤热值高和低排放,是中国质量最高的环保动力煤和化学生产煤。主要产煤区为榆阳、定边、神木、府谷、横山、靖边。石炭一二叠纪煤田为肥气煤和稀缺焦煤,探明储量达54.74亿t,单层地表厚度为15.47m,煤田主要分布在吴堡县和府谷县两个地区。

2 榆林市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困境

2.1 产品初级化及同质化严重

榆林市煤炭产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产品市场同质化严重,产品链延伸短,耦合度低,没有充分发挥出榆林煤应有的优势。2020年,与煤炭有关的工业产品占了榆林主要工业产品的一半以上,其中有原煤、洗煤、聚丙烯、聚乙烯、电解铝、焦炭等,原材料产品或者是上游产品占了大部分,体现了技术含量与产品附加值较低的特点。在区域上来看,陕西、内蒙古和山西3个省份的地区能源趋同,产业具有相似的结构,大多数能源产品不相上下,所以在能源经济问题上,各省展开了新的发展“竞赛”。在榆林市工业园区与企业方面,企业的工艺、生产过程和产品高度统一,存在类似的建设问题,在分工和互补性方面缺乏区域合作,这往往会导致激烈的竞争。

2.2 技术创新不足,人才流失严重

科学技术是促进煤炭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尽管榆林煤炭产业具有一定优势,科学研究也有一定实力,但在煤炭领域的创新步伐仍需进一步加快。如煤田的生态保护治理方面创新尚有不足,煤炭开采时高效清洁技术创新不够成熟,煤炭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创新有待进一步加强,煤炭的综合利用方面新技术新产品创新仍需努力。此外,榆林煤炭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文化要求不高,导致从事煤炭开采和产品初级加工的人员过多,人员结构单一,并且由于榆林市地理位置比较偏僻,距离省会城市西安较远,环境气候比较恶劣,高素质人才外流,这也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进程。

2.3 榆林市生态环境脆弱且水资源缺乏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和陕北黄土高原的两地过渡地带,沟壑纵横,水土流失和风沙侵蚀严重,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煤炭企业靠资源支撑,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对未来没有长远规划,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榆林市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较为稀少且年内分布不均匀,土质松散,缺乏建设大型蓄水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开发利用难度大。加上以前很多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管,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地下水和地面河流受到破坏和污染。随着榆林市煤矿的开发利用以及煤炭工业的发展,耗水量较大,加上人均占有水资源量较少,成为阻碍榆林煤炭资源加工转化的瓶颈之一。

2.4 产业结构失衡

榆林市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过度依赖于煤炭资源,导致产业结构失衡。从产业分布来看,榆林第二产业(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化工企业)占比极大,通常在60%以上,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比较滞后。2020年,榆林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7%、62.5%和30.8%,榆林GDP的增长主要还是依赖于以煤炭为基础的第二产业。但由于煤炭资源的稀缺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以煤炭资源为依托的支柱产业、单一和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对榆林的经济社会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榆林市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3 榆林市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出路

3.1 依托产业园区,发挥集群效应

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使整个区域内企业之间关联性大大增强,稳定产业链,降低生产成本、加快技术创新、增强产业实力。目前,榆林市已集中打造了榆林经济开发区、神府经济开发区等多个县区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改造升级项目,并引进中石油、中石化、神华、延长、陕煤等世界500强企业和中煤、陕西有色金属等大型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实现产业的集约化发展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3.2 加快技术创新,引进高端人才

在技术创新的问题上,既要集中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又要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转化和应用,要大力支持以及精心培养创新成果。企业应该与高校、科研机构达成共同合作协议,建立产学研机制,创建科研平台,解决转型升级中遇到的技术瓶颈,积极开发煤炭产业的高附加值产品和绿色高效转化利用新技术,推动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才是竞争的核心,榆林市煤炭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制约了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因此,可以与“985”和“211”等知名重点大学联合举办业务培训和高级研究课程,培训技术人员和企业经理,为榆林建设世界级能源和化工基地提供人才。

3.3 坚持循环经济,减少环境污染

榆林市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缺乏,发展循环经济应以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为主。绿色化趋势是目前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核心就是减少煤炭污染,及时处理污染物。①强化环保意识。完善环境保护权利制度,进行环保知识宣传,提高煤炭企业环保意识。②推行绿色开采。技术装备进步,资源利用效率、煤炭回采率提高,进行生态综合治理。③推广节水技术。煤化工项目,耗水量大,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可以推广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GE高效煤浆气化技术,达到节水减排效果。

3.4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非煤产业

为促进榆林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应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在做大优势产业的同时,培育新兴产业,促进多元化发展。①发展特色现代农牧业,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的有机农业,建设畜禽养殖基地,延长产品产业链,进行深加工,打造国内知名品牌,提高品牌效应;②培植文化旅游业。集住宿、饮食、休闲、旅行、购物、交通为一体,推进旅游业与文化、城镇、工业等产业融合,打造区域中心旅游城市;③发展装备产业。以发展能源产业为主,集中发展化工、冶金、煤炭开采、专业车辆、新型能源、农机、油气钻采、环保节能等装备制造业。推进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合理配置,协调发展。

4 结束语

榆林市作为我国大型的能源化工基地,承担着国内西气东输、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重要任务,在国家使命和服务国家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问题是榆林市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这对于当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国家有着重要影响。“十四五”规划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新战略,属于我国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时代已经来临。在新时代、新战略的背景下,榆林市必须把握发展机遇,进行煤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陕北能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榆林市榆林煤炭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走榆林
叶锐仙作品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绿色完全开采不再是梦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How did I become a marathoner
榆林抿尖
开创新时代榆林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