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乐乐,梅 媛,任硕实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卓越教学蕴含着一定的人的德行诉求,主旨是增进师生幸福感,在有效的教学基础上有所超越的教学方式。其外部支持性环境取决于卓越教学的氛围,而卓越教学的氛围则全面体现了大学教学的理念。1931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演讲时提到“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科南特在任哈佛大学第23任校长时认为“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一所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类拔萃。”我们由这些教育界权威人士的思想和理论可知,高端大学的核心是高超的教学水平,而高超的教学水平又来源于高水平的师资力量,优良的师资才能有卓越的教学氛围。所以,高水平大学的创建,卓越的教学氛围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它要求教学文化要充满活力和包容性。卓越的教学氛围对于教师的意义在于,对教学技能和学术的双向促进,平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意义是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给予学生在主体地位上的平等,调动学生主动、自发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充满活力、包容性、无障碍的学习和教学环境是英国爱丁堡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在我国,上海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也制定了《关于资助教师参加国际教学学术会议及相关活动的奖励办法》来鼓励教师,促使其在搞学术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教学研究。
与我国相比,美国高校将人本主义精神体现得更彻底,更加注重教师个人的全面发展。一些综合服务型大学,尤其是美国的综合服务型大学更是如此。我国的高校主要注重教师在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的发展和提升。而美国的综合服务型大学,则更加强调教学、学术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全面促进教师各方面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专业发展,还包括其社会发展、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
为更好地为教师发展服务,美国高校各中心的活动都由原有的不灵活、形式单一的被动式的灌输向生动、有趣、多元化的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形式转变,开始注重独特的、多元化的项目开发,如密西根大学的“教学喜剧”项目、哈佛大学的“新教师学院”。在我国,除了一些高水平大学逐渐增加了一些新元素,各中心的活动还是局限于传统的有限的活动形式,诸如工作坊、午餐会、微格教学等等。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开展了一些新形式的活动,如教学相声剧等。教师同学生一样,都需要被肯定,收到积极的反馈才会更加积极努力。开展此类活动,有利于鼓励教师在教学之路上坚定继续前行的信念,营造良好的卓越教学的团队,推动卓越教学正向、积极地循环。在此基础上,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是全国第一次使用“教学相声剧”的单位,这种在教学中借鉴相声的艺术表现方式的形式,有效地呈现教学现象,展示校园风气,真实地反映出课堂教学的现状,有利于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发现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师的改进方向提出要求,进一步引发不同主体从不同角度提出对于高校教学现状和教学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促进教师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教师发展中心是一座桥梁,前瞻世界级顶尖高校的先进管理和教学理念,使教师进行学习和推广,后望西部教育不发达地区,对其提供支持,推进其教育的发展。要起到这种作用就要求教师发展中心既要关注世界教育教学发展的最新形势,与国际先进教育接轨,又要关心教育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提高平均教育水平。善于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为加强国内外不同高校间教师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基础环境。例如,复旦大学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参加了U21教学创新年会、ICED理事国会议及大会等国际高校间的会议,推进了本校教师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密西根学院组建的“Diversity and the Language of Inclusion in the Classroom”工作坊,也是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与国际教育接轨的重要榜样。
我国现有的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机制大多是在高校的统辖之下建立的,在原有的30家国家级教师发展中心以外,其余各高校也在陆续成立自己的教师发展中心。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在运行机制上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因其依附于高校建立,缺乏独立性,其机构的设置流于形式,存在资源浪费、经费使用不合理、人浮于事等现象,并没有从实质上服务于教师发展。为了解决这些乱象,各高校应该根据需要建立符合自己发展需要的教师发展中心,综合考虑成本效益,如果觉得成本过高,甚至可以考虑外包出去,由社会培训机构来负责教师的培训和发展。各高校应尽快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教师发展中心,完善相关运行机制,还可以同时借鉴国外各大高校的运行方式,把市场机制运用于教师发展中心,结合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调控,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下整合资源,将本校创立和外包相结合,引导中心更高效、更合理地运行。一些社会教师发展中心机构诸如VET教师发展中心等类似的咨询机构,按照服务项目不同、收费不同,根据高校提出的要求,提供专门的设计方案并组织执行,这些服务项目包括专业技术上的培训、教育教学方法上的引导、教学工具的使用等,全方位地推动教师的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不仅督促教师不断提升自己,很大程度上也会对教师产生相反的作用。为了减少教师发展中心现有考核评价制度对教师积极性产生的不利影响,履行中心促进教师发展的职责,中心应该改革现有考核评价制度体系,建立更科学的评价体系。丹尼尔·平克提出,人类行为既源于本能需求的探索、挑战、发现及拓展学习的内在倾向,也来自做出特定行为与之而来的外部奖惩刺激。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考核评价体系大部分是靠国家意志在维护,利用强制执行的制度,对教师的强制要求大于激励,没有激发出教师应有的主观能动性。为了调动教师发展的积极性,要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同时要利用教师的危机感,使其有关注自身发展的压力,从而促使其努力地提升自己,进而提升教学质量。通过研究德西(Deci Edward L.)和瑞恩(Ryan Richard M.)的自我决定理论,发现其主张控制性的外部奖惩会削弱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减少其积极性。由此可见,教师发展中心的评价体系应该更多地去激励教师,使其发自内心地产生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想法和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升整体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