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成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建设行动是党中央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高度,从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部署,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乡村要振兴,乡村建设要先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把乡村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抓住了乡村建设这个“牛鼻子”,就抓住了乡村振兴的重点,找到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抓手、载体和平台。
乡村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重要内容。一百年来,党领导农民经历了翻身解放、组织起来、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全面小康,进而开启了向共同富裕迈进的新征程。梳理百年来党领导乡村建设历程,赓续传承党领导乡村建设的优良传统,对我们深入理解并推进好乡村建设行动至关重要。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在列强的欺凌侵略下,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对乡村衰败、民不聊生、军阀混战、时局动荡,一大批有变革意识的地方乡绅和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乡村改造,希冀于通过改造乡村实验,探求改造中国的道路。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以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卢作孚为代表的一批乡绅和知识分子纷纷提出乡村建设构想并付诸实践,产生了邹平模式、定县模式、北碚模式、无锡模式(唐任伍等,2021)。这些探索虽然内容不尽相同,但目标一致,都试图通过乡村重建和发展,寻求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道路。据统计,鼎盛时乡村建设机构有600余个,各类乡村建设试验点1000余个(周立,2018)。这些地方乡绅和知识分子搞的乡村建设运动,没有触及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根基,大多偏重于文化教育,缺乏劳苦大众的广泛支持,成效并不明显。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高举伟大旗帜,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走出了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终成功夺取政权,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强起来再到富起来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百年历程中,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先后部署开展了乡村改造、乡村重建、乡村改革和乡村振兴,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建设发展道路。
我们党主要依托革命根据地,探索开展乡村建设。这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用武装革命夺取政权,推翻压在人民身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时的乡村改造是在打破旧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通过“打土豪、分田地”,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解放农民,并在此基础上,重构基层政权,建立人民政府,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改善民生,加强根据地建设,支援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历史任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在根据地采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政策。整个革命时期,根据地建设特别是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延安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为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新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最成功的实践探索,是那个时期乡村改造的样板。
我们党主要是领导农民在探索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重整山河,开展乡村建设。新中国成立之时,我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总人口的80%,全国上下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通过土地改革,建立了土地的农民个体所有制,形成了典型的小农经济形态。毛泽东指出,组织起来是农民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党把在根据地时期组织农民的成功经验应用到新中国建设,开展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农村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实行集体所有制。在此基础上,党领导农民重整山河、大兴水利,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扫除文盲,推动医疗卫生下乡,建立“赤脚医生”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功解决了农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从无到普遍享有的问题,解决了路电等基础设施从不通到逐步通的问题。扫除文盲和实行农村初级教育、合作医疗全覆盖成就斐然,依靠集体力量建设了红旗渠等大批水利工程。从1949年到1978年,我国粮食产量由2264亿斤增加到6095亿斤,养活的人口由5.4亿增加到9.6亿;人均寿命由35岁增加到67岁,创造了世界奇迹,赢得了世界赞誉。
我们党主要是通过深化农村改革,破除僵化体制机制束缚,推动乡村建设,奋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发展道路的历史性转折。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拉开了农村改革序幕。伴随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推广和逐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产品流通制度改革、农业经营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大规模流动。农村改革风起云涌,从根本上推动了乡村建设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农村分配方式由人民公社时期的集体统一分配,变成了改革后的“农民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乡村建设方式由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事集体办,改革后变成农村事农民办、国家扶助。让农民办就存在着会使农民负担逐步沉重的问题。伴随国家实力的增强,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后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国家推动农村税费改革,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取消农业税,逐步实现农村事民办公助和政府主办,把政府公共财政、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扩大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规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社会事业长期发展滞后的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无力办的大事。在农村率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基本建立针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基础设施普遍得到加强和完善,全国乡镇客车通达率达100%,基本解决了农村饮水困难问题,农村危房改造全面推开,农村电网实施第二轮改造,农村用电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为主攻方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推进“四化同步”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乡村建设实现历史性进步,取得历史性成效。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党指导乡村建设的理论更加成熟,制度更加健全,推动乡村建设的力度最强劲、成效最显著,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强烈。
农村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升级,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道路硬化率达100%,全部通电、通光纤和4G网络,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更加便利。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5%,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全国90%以上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有新的提高,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群干群关系空前紧密。农民收入增速连续11年快于城镇居民,2020年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31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降到32.7%,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至77岁,胜利完成了建党一百周年的战略目标,农村居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建成了小康社会。
在看到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乡村发展还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弱项,还是城乡发展的薄弱环节,还是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表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摆上重要位置。
首先,农村在整个国家现代化全局中最薄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取得长足进步,但农村路电水气网等基础设施与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基本生活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上的差距尤其显著。从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看,2019年城市为11.1,乡村为4.96,城乡比为2.24:1。从每千人拥有的医院床位看,2019年城市为8.78,乡村为4.81,城乡比为1.83:1。从城镇乡村6岁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看,城镇乡村间初中小学差别不大,但高中以上差别明显扩大。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岁以上人口城市高中入学率为24.37%、镇为18.46%、乡村为7.73%;大专和大学入学率城市为20.52%、镇为9.22%、乡村为2.04%。从城乡收入差距看,2019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4:1,2020年下降为2.56:1。
其次,农民在整个城镇化进程中最弱势。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缩影。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但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农情没有根本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差别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即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70%,我国仍有4亿多人生活在乡村,如果不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将严重影响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最终也将使国家现代化进程变缓。从这个意义上讲,国家现代化绝不能把乡村落下。进城落户就业农民也面临着如何融入城市并实现同权共生共荣的问题。当前,虽然从制度层面已经破除了许多农民进城的藩篱和障碍,但在地方实践中,还有不少这样那样显性隐性的制度偏向,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予以破除。
第三,乡村在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中最有潜力。如果城乡循环不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也就无从谈起。畅通城乡循环是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现在,城乡间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格局还没有形成,乡村失血失能问题仍十分突出。与此同时,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消费正处于成长期,农民的收入消费弹性高于城市居民,未来中等收入群体有一大部分也在乡村,扩大内需在乡村可以大有作为,乡村有望成为未来消费增长的重要增长点和突破口。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要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策导向,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要坚持规划先行。乡村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且投入巨大的工程,如果没有科学规划作引领,就可能成为劳民伤财的瞎折腾,最终损害的还是农民利益。过去由于村镇建设规划长期滞后,不少地方村庄无序建设,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例子比比皆是(吴晓佳等,2021)。乡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要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保持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坚持“全域规划”理念,突出城乡规划统筹,注重多规合一,强化一张图管理,加快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生态保护、防灾减灾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胡春华,2020),促进县域内整体提升和均衡发展。要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包容性,科学编制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村庄建设。优化村庄布局,根据乡村发展演变趋势合理确定村庄分类,优化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空间,严格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把看得准的、需要建设的村庄确定下来,先干起来。
二是要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建设水平显著提升,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尽管如此,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仍比较低,偏远地区农村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目前,近一半的村庄村内道路没有硬化,3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70%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尚未得到有效处理(吴晓佳等,2021),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与农业农村发展需求还不尽匹配。乡村建设,基础设施是关键。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全面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向村延伸向户覆盖。要围绕建设更加宜居的现代乡村,完善乡村水、电、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健全运营管护长效机制。实施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等,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网等条件,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农村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建设。实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由“少”到“多”、从“有”向“优”转变,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实现城乡居民生活基本设施大体相当。要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重点抓好因地制宜分类改厕和污水处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和资源化利用,以乡镇政府驻地和中心村为重点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深入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实现村庄公共空间及庭院房屋、村庄周边干净整洁,美丽宜居。
三是要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近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扎实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养老、大病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实现全覆盖。但从整体上看,城乡差距最直观的是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差距还比较大,农村优质公共服务相对缺乏,农村文化体育等精神生活比较单调贫乏,这也是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痛点。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基本要求。要更加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和经济社会形态的变化,按照现代公共服务体系要求,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突出以县域为单位组织实施,加快形成县域统筹规划布局、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在县域内优化配置,着力解决结构性非均等化问题,提升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更加均等化配置,推动缩小城乡差别。
四是要持续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农房建设是新时代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提升农房设计建造水平,支持新建一批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型示范农房。鼓励新建农房向基础设施完善、自然条件优越、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景观环境优美的村庄聚集,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地段和地质灾害危险区。充分利用乡土材料,选用装配式钢结构等安全可靠的新型建造方式。建立农村房屋设计、审批、施工、验收、使用等全过程管理制度,规范村庄设计与农房设计、建设、使用的行政审批程序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做到有人管、有条件管、有办法管。因地制宜解决日照间距、保温采暖、通风采光等问题,促进节能减排。农房建设要与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相统筹,注重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五是要分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乡村建设,要做好数字化引领这篇大文章。要立足新时代国情农情,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数字化生产力,注重构建以知识更新、技术创新、数据驱动为一体的乡村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发展乡村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与“三农”深度融合,发展创意农业、认养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创意民宿等新产业发展,规范有序发展乡村数字共享经济。建立农村大数据体系和开展农村大数据服务,强化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和预警,提高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水平。
六是要深入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使人、地、钱等乡村发展的关键要素单向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城乡发展失衡。当前,农村还有5亿多常住人口,配套的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享受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与县域内城镇居民有不小差距。同时,还有约1.6亿农民工在县域就业,需要通过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就地城镇化(吴晓佳等,2021)。振兴乡村,有些事要从乡村抓起,但也有许多事情是乡村解决不了的,至少需要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或者需要在更高层级首先突破。这个意义上,振兴乡村功夫也要下在“村”外,特别是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和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大力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机制,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促进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为乡村振兴提供要素支撑。深化农村改革,通过激活要素、激活主体、激活市场,释放乡村建设的动力和活力。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县域统筹,把城乡关系摆布好处理好,一体设计、一并推进。要把县域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布局,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分级分层解决不同问题,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统筹配置。
七是要做好政策衔接配套。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既是新时代新阶段农村工作目标、任务和思路的创新发展,又是近年来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一系列重要部署的逻辑延伸。既需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和机制,又必须遵循既定的工作方针和政策。乡村建设涉及承包地流转、耕地占用、宅基地退出和盘活利用、村庄撤并等比较敏感的政策性问题,因土地等问题引发的群体和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在推进乡村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政策界限,坚决制止乱占耕地、大搞村庄撤并强迫老百姓上楼等。要充分利用农村空闲地、闲置宅基地等资源开展建设。统筹考虑建新拆旧关系,着力点放在解决“一户多宅”“空心村”等闲置和浪费土地现象,对于确有必要撤并的村庄,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坚持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地位和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防止盲目强行推进规模经营。坚持守住底线和开拓创新并举,在不闯“红灯”、不踩红线的基础上有所作为。
八是要久久为功推进乡村建设。乡村建设既要有现实的紧迫感,又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既要防止一哄而上,又要防止一哄而散。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地方出现过偏差,有过教训。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一些地方搞层层加码,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一些地方借机大拆大建等,群众怨言颇多,叫苦不迭。还有一些地方开始热度很高,但实际工作中遇到阻力时又却步不前。还有些声音担心,通过乡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是不是方向搞偏了等等。从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来看,解决好农业农村问题,必须要两手抓,一手抓城镇化,转移富余劳动力,一手抓乡村建设,把乡村建设得更美好,使留在乡村的留得安心、进城的进得放心,这两手都要长期不懈地抓,才能有成效。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村建设和城市发展一样,是一项长期历史任务,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谋定而后动,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和发展耐心,不能刮风搞运动,不能干超越发展阶段的事。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把农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涉及农民基本权益、涉及农村大局的重大事项上,更要审慎稳妥,不能搞一刀切、强迫命令。
要把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作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根基,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乡村建设行动组织领导体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发挥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制度优势,明确任务分工,层层压实责任,加强部门协同,协调各方力量,统筹各类资源,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各项工作。二是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各地农业农村、乡村振兴、住建、发展规划、自然资源等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强协作配合,共同研究本地区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三是积极开展试点。要根据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经济条件、文化传承、村庄类型等要素,选择若干有代表性的村庄开展试点,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加强宣传推广。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离不开乡村建设人才支撑。一是要健全乡村建设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提供教育培训、技术支持和创业指导等服务,培养本土建设人才。引导城市建设人才下乡,推动乡村建设专业人才服务乡村。二是针对不同建设内容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乡村建设覆盖面广、涉及领域多,要全面围绕乡村建设行动各项内容,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针对不同类型地区、不同建设项目、不同层次人才,实施差别化的育才引才留才用才措施。三是强化乡村建设人才投入与服务保障。加强乡村建设人才投入保障,支持相关部门和企业加大乡村建设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加强人才驿站、人才服务站、专家服务基地、青年之家等乡村建设人才服务平台建设,为乡村建设人才提供政策咨询、职称申报、项目申报、融资对接等服务。四是制定乡村建设人才专项规划。对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需要,评估乡村建设人才供求总量和结构,细分乡村建设人才供求缺口,探索建立乡村建设人才信息库和需求目录。在摸清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乡村建设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总体要求、重点任务、政策措施,推动乡村建设人才队伍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土地是乡村建设最为直接和最为重要的要素资源。一是要大力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腾挪空间用于支持乡村建设。二是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乡村建设。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省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三是完善乡村建设用地保障机制。审慎改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操作办法,为乡村振兴留出用地空间,不要急于把农村建设用地指标腾挪到城市,把欠发达地区建设用地指标腾挪到发达地区。探索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有效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的具体办法。
资金支持是确保乡村建设行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要优化财政供给结构,发挥金融资金重要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落实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考核办法,确保按规定提高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进一步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支持地方政府发行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用于现代农业设施建设和乡村建设行动。二是强化金融对乡村建设行动的支持和支撑作用。乡村建设行动离不开金融支持。要建立健全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支持乡村建设考核评估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将更多资源配置到乡村建设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三是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入乡村建设。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和金融资金支持,探索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建设的合理合规合法路径。完善利益联结,创新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共同支持乡村建设的平台、模式与体制机制。加大制度供给,为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乡村建设行动相关部门多,涉及土地、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多重要素,涉及面广,必须通过强化法治建设为乡村建设保驾护航。一是要在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弱项过程中加大法治保障。加大法治建设力度,妥善审理涉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纠纷案件,严厉查处和打击涉黑犯罪活动,清除黑恶势力对农村资源、乡村建设项目的把控,依法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益。二是要在村庄建设中加大对农村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司法保护力度。依法审理破坏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物、历史建筑以及传统村落、传统民居等农村物质文化遗产案件,加大对农村物质文化遗产的司法保护力度。综合运用合理法律手段,助推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利用。三是要在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过程中加强法治建设力度。稳慎审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纠纷案件,推动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按照国家政策及相关指导意见,区分国家确定的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依法妥善处理宅基地使用权因抵押担保、转让产生的纠纷,依法保护当事人权益,助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走深走实。进一步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与诉讼衔接,妥善审理涉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支持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
在推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过程中,相关建设项目与保障机制是否落实和切实发挥作用至关重要,要强化对乡村建设行动各项保障机制落实情况、乡村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和绩效评价等的实施监督。一是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建立科学的目标责任制,通过任务层层分解和逐级落实,层层压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避免不作为和慢作为,也要防止个别地区一刀切和乱作为。二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客观反映乡村建设行动进展的指标和统计体系,把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相关要求纳入乡村振兴考核指标体系。加强乡村建设行动的定期跟踪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乡村振兴进展实施情况评估的重要内容。三是开展监督检查。设立专项监督,加强对乡村建设资金分配、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问题,构建良好的财政支持乡村建设运行机制。加强部门监督和审计监督,从不同方面为乡村建设行动提供指导和监督,不断提高乡村建设行动的实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