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实用性发展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分析

2021-12-30 10:45余腾飞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1年1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院校职业

余腾飞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3)

高技能人才属于 “定向培养”,在校期间的体育教学改革方向也应与他们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方向保持一致,具有一定的针对性[1]。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与一般院校应保持差异性,突出职业特色,使高职院校体育教育适应职业化需求,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以及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为今后高职学生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 高职体育教学的职业教育背景

1.1 高职体育教学职业特色的内涵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应围绕职业特色而展开。高职体育教育的内涵在于依据职业培养目标、岗位需求以及身体素质目标来制定教学计划,保证学生的体育素质与岗位专业技能相适应。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课程的设计与安排,以达到体育教学培养目标。

1.2 高职体育教学的职业教育意义

高职毕业学生的去向是直接进入社会生产一线,要求其具备有职业特色的体育素质和保健知识,以增强岗位的适应能力[2]。俗话说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高职体育教学应结合专业特色,从提升学生的基础体能及与岗位相关的体能出发,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身体素质,体现高职教育的与时俱进与可持续发展。

2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现状

2.1 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有许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仍延续普通本科体育教学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课程设置,这种简单的照搬模式不符合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工程、学术型方向,而是高技能、岗位一线技术人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对口岗位也不适合在工作中应用本科院校的体育技能,这反映出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目标脱离社会实际需求。

2.2 轻理论重运动

传统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轻视体育运动的健身理论,而着重要求学生直接参与运动实践,学生对于体育活动强度与身体素质发展的理论认知有限,不能在未来指导自身的体育活动。当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课时常常不足,即使全部用于开展某项运动,学生对该活动实践也不擅长,而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参与体育活动又缺乏理论指导,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3 职业特性联系不强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倾向于运动技能、技巧的学习,缺乏创新性活动,难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学生对体育活动与自身专业产生了割裂感,认为单纯是一种兴趣爱好,与工作不发生关系[3]。这就体现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技能的脱轨,是照搬照抄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后遗症。

3 职业素养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3.1 坚持针对性原则并以职业性为出发点

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来说,应用教材有必要根据专业及职业岗位进行细分编写,使各系科学生能够普遍受益。不同系科专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劳动性质也存在较大差异,除了通识性的体力素质之外, “特殊身体素质”也是体现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体育教学目标,这种教学目标的特殊性是受职业需求和学生身体素质制约的,学生未来在实际岗位操作过程中应具备 “特殊身体素质”,以便胜任岗位要求。

因此,体育教学应根据学生未来从事岗位的劳动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设置,完善体育素质培养方案。学生对自身有益的体育活动产生兴趣,自然也提高了它的应用频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运动习惯。

3.2 坚持实用性原则并以实用性为核心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实用性原则在于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各种体育设施、设备较为齐全,体育氛围浓厚,而学生离开学校走入社会后,失去了体育氛围和环境,很容易放弃连续性、有计划的体育活动。

实用性原则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活动习惯,这种体育活动适应自身的专业特长及职业,是基于自身的热爱与需求,终身锻炼且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益。针对不同类型的专业,不同的体育活动既要帮助学生先期适应未来职业生涯,又能从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有训练、休闲、正式应用等多样的参与方式,从而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健身的实用性与功能性。

3.3 坚持终身性原则并以职业保健为指导

学生时代的体育教育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终身锻炼的思想观念,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使学生终身受益,在职业生涯中有效避免或减轻由劳动特点导致的身体慢性损伤。众所周知,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往往从生产一线开始,在职业生涯初期要面临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高等工作环境,青年时期较强的身体耐受力往往隐瞒了过度劳动带来的身体损害,形成职业病的根源。基于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积极将保健功能、身体矫正等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课程,针对生产劳动中的职业病完善课程设置,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业余时间通过体育活动预防职业病,延长学生的职业生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4 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4.1 更新体育教学观念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最基本的改革问题是扭转传统的体育教学观。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已经适应了普遍性教学,对高职教育特殊性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而教育管理者则片面重视对学生的职业课程教育,对学生身体素质教育没有应有的重视,因此科学体育教学观应自上而下地进行教学改革。高职体育教师应根据专业设置,按系科的岗位劳动特点制定教学方案,通过 “健康第一” “预防职业病”为主体思想的导学设计,帮助学生树立 “全民体育、终身锻炼”的正确思想,使学生认识到健康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促使高职院校中的体育教学得以更好地发展。

4.2 分类设置体育课程

因为高职院校专业不同,高职体育教学课程也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工作需求来安排教学活动[4]。因此,在进行职业体育教学时,要实现专业不同、课程体系不同、教学模式不同和教学方法不同。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可以开设多种选修课,提升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提升高职学生身体素养及运动技能。例如,服务业相关系科学生适宜开展拓展训练;以站姿作业为主的职业系科需要发展下肢耐力;医护专业的学生需要发展腕、指关节的灵活性;音乐表演系科学生需要良好的感受力与气质。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以后参加职业需求的不同来进行分类,科学地培养学生身心素质以及职业能力。

4.3 改革体育教学课程模式

教师应注重教育目标的可达到性,确保学生确实掌握、培养起体育运动的能力与习惯。一般高职教育是三年制,传统体育教学每个学期采取单科结业制,学生学习的目的性非常强,建议改革为一贯制。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在三年内设置为基本课程:第一年学习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第二年学习应用知识、实用技能;第三年熟练掌握、顺利结业。这样不仅每年都能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最后阶段更能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目的,同时还能形成一种运动习惯,有利于终身保持。

5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程设计

5.1 交际类运动课程设计

例如羽毛球运动,通过调查显示,羽毛球是当下深受职场人士热爱的一种体育活动,在当前企业内部作为团建活动、交际活动比较受肯定。该运动基本技术技巧简单易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肌群协调性、力量、耐力素质,对颈椎疾病和腰、肩部劳损有预防作用,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也有良好的塑造作用,既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又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再如攀岩活动,当前社会生活中,登山是最为热点的户外活动,在团体、家庭中比较受肯定,对身体灵敏度、柔韧性、耐力等有一定要求。在高职学生体育课程中设计攀岩课程,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及攀登技巧,培养坚韧不拔、克服艰难险阻的精神品质,对一些户外工作机会较多,例如电力、测量专业的学生,更有助于增强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5.2 特色休闲运动课程设计

例如针对女生开展的啦啦操运动,它简单易行,对活动场地、器具的依赖性很低,结合了体育运动的力量、技巧、舞蹈动作的艺术性,而且具有塑形美体效果,深受现代女性欢迎。啦啦操运动有成套动作、设计动作和化用动作3 种拓展方式,能够吸纳艺术体操、瑜伽动作、流行舞蹈等运动的技术动作,有助于提高女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使不擅长高对抗、高强度的女学生能够享受运动乐趣,提升形象气质和体能素质。

针对学生毕业后面临的体育活动场地、器材不足等情况,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还可以开设与时俱进的选修课程,例如花样跳绳当前是一项在公园、广场等群众活动中基础非常好的单人运动项目,技巧简单,教学效果好,易于开展训练,在学生未来生活中能够满足运动健身的需求。

5.3 拓展训练课程设计

拓展训练是体验式教学的前身,起源于英国,其特点是创造性强,团队协作能力要求高,它也是当今许多综艺节目的核心体裁,以运动为依托,娱乐性强,深受学生欢迎。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密不可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并且激发潜能,能够实现体育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些办公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职业发展以室内办公为主,拓展训练有助于他们重拾运动乐趣,缓解工作压力,预防办公室职业病。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联合设计,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拓展训练项目,例如走独木桥、跨越障碍、娱乐篮球等。

6 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急需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体育与健康资源日益得到师生关注。为了培养适应职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学生对于能够提升自身岗位适应力的体育教育也有深度需求,高职体育教学改革与职业特色融合发展任重道远。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院校职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职业写作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