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生
在中国陶瓷艺术的百花园之中,紫砂只有短短的千百年时间,但是因为其良好的透气性和可塑性,除了用来制作紫砂茶具之外,紫砂雕塑也是非常的流行,特别是在今天我们接触到了西方的雕塑艺术之后,雕塑也从过去的匠人手艺上升到了和书法、绘画、音乐等等艺术形式同样的地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紫砂雕塑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广泛的流行开来,从紫砂壶爱屋及乌的影响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紫砂雕塑,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艺术元素和匠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实践过程之中的经验启示,同时把西方现代的雕塑理论也运用其中,使得紫砂捏塑从一些小的茶宠、文玩等等逐渐向大的装饰发展,最终成为了一种非常熟悉的一种紫砂雅器,点缀着我们的生活。
我的这件紫砂雕塑《仕女》以我们历史上唐代仕女造相为蓝本,运用紫砂的材质重新的演绎出来,使其栩栩如生的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有一种历史穿梭的意味。而且雕塑的手法也颇为不同,服饰采用了鳞片一般的层层褶皱来立体的呈现出来,可谓是令人观之耳目一新。此仕女雕塑从头部开始端详,面庞轮廓清晰饱满,五官捏塑优雅自然,淡定从容,发髻的设计也非常的具有历史的年代感,身体丰腴,符合唐代“以肥为美”的审美观念,服饰的形态更加的匠心独运,采用了一种非常的少见的技艺手法,把其中的传统艺术审美和现代手法完美的融合起来,仕女手中还执物以观之,腿部以下则采用了陶俑的形态设计,非常的具有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年代感。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雕塑《仕女》,在过去的紫砂雕塑作品之中还是比较的少见,众所周知,紫砂雕塑最开始从茶宠等紫砂杂件演化而来,题材非常的接地气,受到了广大壶友的广泛欢迎,所以当我们仔细的审视这件作品的时候,能够看到我们国人那种心灵手巧的匠心独运,也能够体会到他们善于学习,不断融合的创新精神,从历史之中汲取更多的创作灵感,但是师古而不泥古,形成了独特的东方艺术鲜明特点。
所谓的“仕女”,在历史上主要指的是官宦人家的女子,或者是我国古代那些美丽聪慧的女子,也是历代画家热衷描绘的对象和创作的题材之一,或者是实际的描绘,或者是幻想出来,在中国画中还有专门的“仕女画”类别,许多的画家会按照自己心中“美”的理想来塑造仕女形象。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古代男权社会,理想的仕女与其说是人物的塑造,倒不如说更像一件温文尔雅、隽永秀丽的文房清供,起到了“红袖添香谈风月”的作用,和琴棋书画诗酒花相伴,点缀着历代文人墨客的悠然生活。在后来的演变过程之中,仕女图画的传承符合了各个朝代的审美,唐宋时期可以说达到了巅峰,也对我们后人具有深刻的影响,所以在后来的艺术表现之中,多以唐宋时期的仕女形象为创作灵感,无论是绘画还是陶瓷艺术作品,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相互的关联关系。特别是在紫砂艺术的雕塑之中,我们的紫砂艺人在经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临摹古代人物造型之后,对于紫砂这种材质的无限可能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我的这件紫砂作品《仕女》雕塑就是在延续古人艺术创作的基础之上,把紫砂自然古朴的质地和色泽完美的结合起来,呈现出令人啧啧称赞的艺术水准,再现了盛世大唐的艺术风格,其中流淌千年的文化脉络和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溢于言表,让我们可以更好的欣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紫砂艺术的无穷魅力。
结语:随着紫砂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除了紫砂壶以外,各种的文玩、杂件、雕塑等等也是层出不穷,或者在茶座之上把玩,或者陈列于文房之中欣赏,都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艺术体验和文化享受,这也正是紫砂除了实用的饮茶价值之外,还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