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他石花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云南 曲靖 655000)
慢性肺心病属于心血管内科多发病,胸廓、肺部组织以及肺动脉血管等出现异常并导致肺部循环阻力增加,肺部动脉高压生成以及右心室增厚,病情严重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风险较高。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具有发病急、并发症发生率高以及致死率高等特点,临床在为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的同时必须配合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1]。本文选取100 例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针对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进行探究。
选取100 例患者,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两组,整体组和常规组,每组50 例。整体组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龄18~79 岁,平均(48.56±5.23)岁;常规组中男26 例,有女24 例,年龄19~78 岁,平均(48.52±5.19)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数据结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
分别予以常规组及整体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与整体护理干预,如下。
1.2.1 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对患者加强心电图监护,采取有效的感染预防措施并为患者提供常规氧疗,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和进展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意外事件。
1.2.2 整体护理
(1)健康宣教:详细向患者介绍慢性肺心病以及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危害以及两种疾病之间的关联,增强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以及重视程度,能够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接受治疗。
(2)心理护理:慢性肺心病患者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不但会给患者生理上带来很大的痛苦,同时也会损害其心理健康并表现为烦躁、焦虑等负性情绪,对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该病患者护理中需要将心理护理作为重点护理措施进行应用。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加强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情绪以及心理问题并为其提供针对性地心理疏导,如患者因对治疗效果不了解产生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可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以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其负性情绪有缓解作用;如患者因对疾病知识不了解,产生不良情绪,则护理人员需针对疾病相关知识向患者进行讲解,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也有利于其负性情绪的缓解。同时,指导患者学会调节情绪,防止情绪大起大落而动摇其康复信心,继而影响其配合度。
(3)感染护理:护理过程中必须确保全程无菌操作,保证病室内空气流通,环境洁净。叮嘱患者及时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并配合适量运动,防止着凉诱发感冒,导致机体免疫力进一步下降。确保患者呼吸畅通,及时清理干净患者分泌物和排泄物,指导患者正确有效咳痰,可通过叩背、吸痰以及体位引流等方式促进患者有效咳嗽、咳痰,避免诱发呼吸道感染或者肺部感染。为患者提供深呼吸训练指导,若患者有浓痰或者痰液不易咳出,可遵医嘱为其实施雾化吸入治疗以有效稀释痰液,促进痰液咳出。指导患者进行心肺功能锻炼,病情稳定期患者每日进行缓吹气锻炼以及深呼吸锻炼,指导患者养成平稳腹式锻炼以使患者肺通气情况得到有效改善。评估患者活动耐受力,鼓励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适量活动,有助于增强心功能以及机体免疫力。
(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膳食,以低盐、低油、低脂肪为饮食原则,确保所摄入营养成分能够满足身体所需,同时还需要严格控制脂肪、盐分以及胆固醇等摄入量,以防水钠潴留导致患者出现水肿等表现、可指导患者食用易消化、富含热量、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食物。
(5)用药护理:肺心病患者药物需要现配现用,因此,需要应用避光器实施避光保护,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皮肤状况,若出现穿刺部位红肿或者药液外渗等需要立即处理。治疗前向患者讲解药物用法、用量、作用以及用药禁忌以及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防止异常反应加重患者紧张或者焦虑情绪。密切关注病情控制效果并合理控制药物滴注速度以防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6)及时纠正缺氧表现: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加强血气分析并根据血气分析结果以及患者临床症状等为患者提供氧疗,确定给氧时间以及给氧方式,及时纠正患者缺氧状况。给氧前向患者讲解相关配合技巧及注意事项以推动氧疗过程顺利进行。部分患者由于机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呼吸中枢反应相对迟钝且需要通过反射运动维持,因此,有必要给予患者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维持氧流量为1~2L/min,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确定氧疗时间。
(1)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心肺功能有明显的改善;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心肺功能有一定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未有任何好转,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
(2)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主要的指标包括1s 内用力呼吸量(FEV1)、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6min 步行距离(6MWD)。
(3)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问卷满分100 分,非常满意:≥90 分、满意:70~89 分、不满意:<70 分,满意度=1—不满意率。
将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输入到SPSS 19.0 中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临床指标情况)通过t进行检验,以()为表示形式;计数资料(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通过χ2进行检验,以n,%为表示形式。P <0.05 代表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具有分析价值。
两组对比,整体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n(%)]
护理前两组FEV1、LVEF、6MWD 等各项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获得改善,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对比,整体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护理前后两组临床指标()
表2 比较护理前后两组临床指标()
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0%,高于常规组的82.00%(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慢性肺心病主要诱因为患者本身肝肺基础疾病等诱发肺动脉高压并增加肺部循环阻力,随着病情发展,肺动脉压力持续升高,右心室代偿功能衰退,继而导致心衰发作[3]。该病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进行性加重以及无法治愈等特点,冬春两季为病情高发季,治疗或者护理不当均容易导致病情迅速进展并诱发各类并发症,使得患者面临猝死的风险显著升高。
整体护理能够确保慢性肺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接受全面、持久的护理干预,其中,健康宣教可丰富患者对肺心病以及临床治疗等知识的认知;心理护理可调节并稳定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配合度;感染护理有助于有效抑制各类感染危险因素,最大程度地降低感染发生风险;饮食护理有助于规范患者的饮食方式,调整其饮食结构,促进其体质状况改善;及时纠正缺氧表现可改善机体缺氧状况,有效缓解其身心痛苦,提高其舒适度和配合度;用药护理能够丰富患者对药物应用剂量以及方式等的了解和认识,保证用药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4-5]。
本次研究中,整体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6.00%,常规组为7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隋鸿媛[6]研究中,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后总有效率高达97.14%,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总有效率为80%,整体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P <0.05),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表明对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在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措施后,患者对医护工作的配合度有效提升,而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则对患者症状的尽早缓解、心功能的有效改善等均与促进作用,从而保证了治疗效果的提升。护理后观察组FEV1、LVEF、6MWD 等各项临床指标水平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整体护理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对患者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0%,高于常规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在对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将整体护理模式引入到科室护理服务工组中,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科室护理服务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将整体护理应用于患有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肺部功能及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