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改芸
榆林市长城保护中心,陕西榆林 719000
榆林地处陕西省的最北端,东面临着黄河与山西隔河相望,西面连着宁夏、甘肃,北面是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而向南是草原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最佳路线。榆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万多年前,就是“河套人”的生息繁衍之地。新石器时代晚期,华夏祖先们就在榆林神木的石峁建了方圆4平方公里的大型史前石城。商代榆林的清涧县为游牧部族鬼方栖居地。西周时境内多游牧民族占据。春秋战国时晋、魏、秦的疆土都延伸到这里。秦统一六国后,是秦三十六郡之一的上郡。汉武帝时榆林城北的古城滩设龟兹属国都尉治所来安置降民。三国至唐之前,多属少数民族政权统辖,东晋匈奴铁弗部的赫连勃勃建大夏国,筑大夏国都统万城。南北朝时设统万镇、夏州等。唐贞观二年,榆林分属夏、绥、银州。宋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李元昊建西夏国,榆林又归西夏统辖。元代长城以南为农耕地,长城以北为游牧地[1]。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铸就了榆林的历史地位。但榆林城真正的发展壮大是从明成化九年开始的。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始有榆林庄,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置榆林寨,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建榆林卫,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将延绥镇治所由绥德迁往榆林城,辖长城三十六营堡,成为明九边重镇之一[2]。榆林的城市规模、经济、文化、艺术等逐渐开启了新的旅程。改革开放以来,煤田、气田的相继问世,使榆林长城沿线一跃成为国家的能源基地。随着经济的好转,改变人们精神状态的文化生活也成为大家共同的追求,特別对旅游文化开始十分关注。榆林的镇北台、红石峡,靖边的统万城,神木石峁遗址和杨家城等,都是人们议论旅游资源的热门话题(见封三图3)。这里就浅析一下榆林地方文化中丰富的历史资源。
图3 榆林古城墙已成热门景区
明清是榆林筑城的巅峰时期,榆林古城、榆林长城,榆林四合院、榆林的街街巷巷几乎都是在明清时新筑或扩建的。明洪武二年始有榆林庄,正统七年为榆林城,成化九年将延绥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榆林遂成为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军事地位的突出性,政治地位的重要性及人口的快速增长促使榆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明时榆林城有三次大规模的扩建,史称“三拓榆阳”:第一次,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巡抚黄黻将城向北展筑,周长约六里,北城建有二层敌楼,名镇榆楼,无北门,东门名威宁门,西门名广榆门,这次展筑的城垣俗称北城。第二次,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巡抚熊绣展南城至怀德门(今凯歌楼),城周十三里多,增设西门名宣威门,东门名振武门,俗称中城。第三次,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延绥镇总制邓璋因南关外“人烟辐臻,店铺栉比,为利防守,奏筑外城”将南城扩至榆阳河边,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巡抚王遴筑南门逻城,将南城推展至今址,并新筑龙德门,新乐门和镇远门,周长约18里。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巡抚张守忠又增筑土垣,高三丈六尺,顶宽三丈,底阔五丈,厚一丈五尺。后又以砖逐段外砌,至此,形成榆林城之大局[3]。清时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城垣扩建,但多次进行了城垣加固,榆林的四合院、楼阁亭台、寺庙院落、街角巷尾等建筑有许多都修建于清代(见封三图4)。
图4 城垣加固
明朝中叶,安逸求稳的明王朝确立了“略荒裔之地不如守边”的边防战略,逐步放弃了河套地区,加强对延绥镇的防备。由于军事斗争的需要,兴建、移建、扩建榆林卫城及延绥镇长城沿线的营堡成为边防的重任,由此,城堡就容纳了相当规模为军事活动服务的居民、商旅,兼具有了初步的市镇功能。部分营堡附近辟有了边民贸易的集市,时称“互市”或“边市”。明清时期,榆林离河川的交通要道、要塞、渡口等地相对较近,物产相对富饶,过往商旅频繁,货物集散运输及贸易规模较大,逐步成为以商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城镇。清代,由于多民族统一,榆林地区边塞地位不再,虽其政治属性依旧,但边防军事功能退化,市井经济则不断发展。
明清市井经济的兴起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关中地区的经济贸易紧密关联。明成化九年,延绥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榆林遂成为延绥镇军事中心,军事消费市场所需的粮食、布匹及其他军用物资,大部分从关中地区运来,而榆林一带所产的皮毛、药材等物产又大部分运转到了关中。二是与蒙古的边贸兴盛。发展到清末,榆林城里仅边商就达1000多人,他们每年从蒙地运回羊毛、羊绒、驼毛万余斤,皮子数十万张,马、驴、牛、羊、骆驼数十万头。又运往蒙地大体等价的盐、茶、糖、烟酒、布匹、绸缎、药材等。三是与山西地区经济贸易关系密切。榆林所在的陕北地区与山西地区仅一河之隔,水运成本低廉,而山西人又善于经商,榆林与蒙地交易的茶、糖、烟酒、布匹、绸缎等大多物资都贩自山西,而从蒙地易回的皮毛、牲畜等许多货物都售往山西。
明清时,榆林人口的快速增长促进市井经济的发展。明代实行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军户转民户政策,清代康熙年间的“滋生人口,永不加赋”和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政策,为榆林人口的增长创造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加之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使市井经济迅速繁荣发展起来[4]。明朝中叶以后,榆林城里大量的驻军、官吏以领饷为主,在榆林城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市井经济十分发达,城中有固定地点的米粮市、骡马市、盐市、炭市、猪羊市、杂市等,并定期举行互市、集市、庙会。榆林城内“六楼骑街”,两边是排列整齐的市铺、绸庄、布庄、药铺、靴铺、铜匠铺、铁匠铺等。铺面后则是街坊巷院,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布列整齐,一派繁荣景象。
伴随着市井经济的繁荣,市镇手工业生产规模也迅猛发展起来,铁器、铜器、木器、白酒、清油、砖瓦建筑材料、煤炭、木炭等生活资料均可实现自给自足。瓷器、毛毯、毡、皮毛加工等手工业产品,都有了较多的盈余,被外运或外销。一大批专业化的手工业从业人员定居于榆林城内,以家族传承手艺,成为市井经济的重要支撑。一部分行业如煤炭开采、皮毛加工、瓷器业,还发展为长期稳定的规模化生产销售行业。财富也随之集中,少数贸易从商的大商贾、以土地致富的大地主、金融银庄业主以及积蓄颇丰的退养官吏,形成榆林的豪族士绅,成为明清时期市井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兴阶层。
明清时期,市井经济的发展,为榆林汇入了一股崭新的活力,补充了几千年来榆林地区形成的以农耕经济为主、畜牧经济为辅的自然经济,如资本主义初期的手工业、工商文明,伴随着市井经济的发展,在城市里悄然萌生,成为明清时期榆林城市文明发展的亮点。
市井经济是商品经济与地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以市井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分工的多元化、商业化,必将为城市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明清时,榆林官府兴办的书院、试院、学宫兴盛,同时还出现了不少的义学和书院,城里绅士们的资助是其经费的主要来源。书院以下又有许多的社学、私塾。各教育机构为榆林的地方教育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榆林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文臣武将。据统计,榆林仅明代就有总兵副总兵达240人之多,占明代总兵副总兵人数的十分之一[5]。史志记载,中选进士人员也有61人。清代也人才辈出,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人才。榆林城内现在也有巷叫李学士巷、吕二师巷等。
城镇教育的兴盛是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而教育最显著的社会功能是社会教化的推行。明清时无论公学还是私学,都以推行儒教为己任。榆林又处边塞之地,与蒙古为邻,长期受草原文化影响,虽有尚武崇文的社会传统,但儒家思想的传播相比于中原各地要缓慢得多。明清之时,随着市井经济的兴盛,教育在城市首先发展,儒家思想文化得到了切实的推行,城镇居民的社会意识以及社会风气得到了极大的改造,为城市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清朝中期,榆林基本上确立了儒家礼治的统治地位,儒学与佛教、道教等传统宗教信仰并立又统一。城内多处设有文庙崇祭孔子,众多寺院庙观也多为儒、释、道三教共存,官民共祀。
明清时期,作为城市文化重要内容的城镇建筑有较高的水平。榆林城垣建有高大的城门、城楼和瓮城、角楼等。城墙的建造基本都用大型的石基,墙体砖石包砌,高大雄伟。城墙四角建有楼橹、谯楼,城门之上还有箭楼,有三层楼高,呈长方形宝塔状,与箭楼、楼橹构成防御体系的还有瓮城、雉堞。建筑材料结实,建构技术水平较高,其防御功能坚不可摧。城内六楼骑街,呈棋盘式布局,讲究风水。城内居民多居砖木结构的房屋,青砖灰瓦,院落与当时京城中的四合院构局相同,故榆林又有“小北京”之称[6]。受儒家宗法观念及榆林城中上层社会中外来官员和本地士绅生活习惯的影响,许多家族的大宅有大院、前后院、里外院、上下院之分,院内又有正房、下房、偏房之分。也有不少宅院在四合院的布局中又融入地方传统,北房(多为正房)采用窑洞式建筑,且在窑面增建穿廊,使窑居更为高大庄严。院落及主要街巷多用青石、青砖铺嵌,城内还建有数座跨街楼和牌楼,为榆林城增添了不少光彩。
明清时期,榆林本土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主要还是秧歌、唢呐、说书、腰鼓、陕北民歌、剪纸、石刻等。随着各地戍边将士的到来及与周边地区经济交流的日益广泛以及榆林城里居民成分的变化,各地带来的一些新的文化艺术样式也逐渐进入榆林,有的如秦腔、晋剧等流行于居民之中,有的如道情等这一类被改良的文艺样式、还有的如宫廷音乐和江南丝竹等雅乐与当地民间小调融合而形成的榆林小曲等文化艺术形式。
明清时期,榆林的雕塑彩绘艺术也在市井经济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众多寺院建筑、大宅庭院建筑及城市各种公共建筑需求的增长,催生出一大批具有专门技艺的手工业群体。比较典型的有石雕、木艺、漆画、泥捏等手工艺人,这些多为家族群体,子袭父传,形成传统。
明清时期,榆林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也颇为繁盛。私人编书写书、官府修志等形成风气。《延绥镇志》《修边记》《榆林府志》等仍是我们研究榆林历史的重要依据。榆林城北的红石峡摩崖石刻依然绽放着光彩。
在明清时期兴起和发展壮大起来的榆林城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在特定历史时期,有其特殊的历史承载和文化内涵。研究榆林历史资源对于我们客观解读榆林的辉煌历史,正确认识榆林的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