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建设初探

2021-12-30 04:24孙振凯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3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新时期

摘要:伴随中国经济稳步發展,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农业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动态演进,乡村社会也面临新的发展难题:乡村进一步衰败、空心化现象加剧、环境问题更加突出、现有农村土地权属关系无法进一步释放内在活力。

关键词:新时期;乡村振兴;发展建设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出现了新格局和新变化,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乡村振兴是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下的必然之路。乡村振兴是涉及中国几亿农民的民生工程,解决了中国的农民问题,对世界范围内的农民农村发展都具有启发意义,是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的有力见证;体现的是底线智慧,实施乡村振兴,保障农业农村用地,实现粮食自由,是最大的民生安全。应结合群众切实需求,完善制度建设,发挥好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引领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1乡村发展问题及成因分析

1.1乡村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与现代社会难以一致

乡村社会的发展状态和乡村社会文化的发展息息相 关,随着工业文明的冲击,乡村生产方式难以抵挡工业生产 方式扩张,乡村人口外流成为大趋势,乡村群体不断被工业文明割裂包围,传统乡村文化愈发败落。伴随乡村人口进城,是入城人口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肢解以及和现代文明生活的冲突。乡村社会奉行的是熟人社会,“远亲不如近邻”,讲究的是邻里互助,这也是传统文化的一贯坚守,但是工业文明其本质是陌生人社会,楼房成为个体主要的社会生活场所,邻里关系开始陌生,社区社交成为新的主要的社交方式,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冲乡村进城人口的固有生活方式,大批农业乡村人口成为生活在城市里面的“城外人”。

1.2乡村生活生产结构瓦解,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形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释放了土地活力,符合时代发展阶段,但随着改革进一步加深,城乡融合发展,土地承包制度无法适应当前乡村社会结构发展变化,乡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部分土地无人耕种,原有土地关系受到冲击,同时土地开始出现流转现象,部分农民从人地捆绑的关系中解放出来,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土地生产成本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土地产出增长优先,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收益空间受到挤压,农民从事农业劳动的生产积极性受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土地关系亟需变革。

传统乡村以血缘和宗族关系维系的社会结构业已随着乡村人口的流失瓦解,乡村社会治理需要新的生产生活关系维系乡村稳定。自十八大以来,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因乡村社会的宗族、血缘以及邻里关系的复杂,在进行制度化管理的同时,乡村社会也需要以德治村,推举乡村具有一定威望能够配合基层党组织有效进行乡村治理的新乡贤共同推动乡村发展。

1.3辩证看待乡村振兴,用历史发展的思维看待当前乡村社会发展

乡村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存在差距并且差距还在不断扩大,但是也要看到,乡村社会的衰败是相对的,历史发展进程不会倒退,乡村衰退是城市化带来巨大效益下的相对结果。2020年是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从建国初的一穷二白、温饱不继,到如今全面小康,生活富足,中国发展举世瞩目,所谓乡村衰败,是发展速度问题,即快速发展和慢速发展的问题,不能割裂开来,单纯看作落后和先进的问题。中国乡村社会发展近三十年来,尽管人口因城镇化运动不断流向城市,但是乡村面貌发生重大变化,公路“村村通”、厕所革命成绩斐然、生态环境提升显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更新、住房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2实施乡村振兴发展对策

2.1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乡村向新型城镇转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破解城镇化的发展困难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新型城镇化战略要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两者动态平衡,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要选择,城镇化带动产业发展,吸引乡村人口,改善乡村地区人地紧张关系,为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提供必要条件;乡村振兴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补充,发展新型农业,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产业兴旺,改善乡村地区整体风貌,实现城乡发展新联动。

2.2因地制宜,产业兴村,增强乡村发展内生力

传统农业农村生产生活不敌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因此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兴旺乡村才会兴旺。因此要因地制宜,找准乡村自身发展优势,推进农业生产向科技化、高效化、生态化、集约化发展;发展生态旅游,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用发展提振乡村,用产业强化乡村。

2.3寻求破解农村地权流转难题,释放土地活力

乡村地区要加快推动土地三权分置试点工作,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进程,把外来资本纳入到乡村发展建设后备资源库。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吸引资本下乡,盘活闲置土地,引导建设中小规模家庭农场;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以市场的方式评判乡村土地价值,有意识引导资本进入乡村市场,在国土空间规划的统一规范下,进一步推动地权入市准入,把乡村纳入统一市场,累积乡村发展建设资本。

2.4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建设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应当进一步优化组织结构以满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群众观念的转变而带来的新挑战和更高要求。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需要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载体。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设置应当与时俱进,结合时代要求和群众的切实需求,科学规范地调整基层党组织结构设置,分清理顺基层党组织内的组织关系。在乡村振兴中,存在不少基层党组织和入驻农村的企业、集体经济组织人员构成重复的情况,应当对不同组织内的党员进行统一管理,强化对党员的监督和教育。除此以外,阵地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保障。阵地建设的作用主要包括开展党员和群众活动、教育培训等凝聚党员和群众力量。

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尤其是未进城以及有难度进城的农民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而做出的卓有成效的战略部署,而绝不是要违背城市化规律,进行单纯的乡村建设,更不会出现全面铺开为振而振的乡村振兴,农民的未来依旧在城市。乡村振兴也绝不是所谓的形象工程,它是涉及中国几亿农民的民生工程,解决了中国的农民问题,对世界范围内的农民农村发展都具有启发意义,是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的有力见证;体现的是底线智慧,实施乡村振兴,保障农业农村用地,让十四亿的人口大国告别饥荒,实现粮食自由,是最大的民生安全。

参考文献:

[1]胡小君 . 从维持型运作到振兴型建设:乡村振 兴战略下农村党组织转型提升研究 [J]. 河南社会 科学,2020,028(001):52-59.

[2]潘传辉 . 创新农村基层党建与推进乡村振兴战 略 [J]. 人民论坛,2019,000(008):40-41.

[3]陈坤秋,龙花楼,马历,等.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乡村振兴[J].地理科学进展,2019,38(9):1424?1434.

[4]汪俊玲.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J].红旗文稿,2018(15):31-32.

[5]李汉卿.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塘约经验[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7).

作者简介:孙振凯,1963.10.30男,汉族,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温泉街东夼村,大专,助理工程师。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温泉街道办事处 266207AEC2C78E-E1B4-4A27-9936-26B9DBE299F8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新时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