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狗公民

2021-12-29 00:00:00孙越
今日文摘 2021年3期

我莫斯科的女邻居卡琳娜,养了一条法国斗牛犬,叫比姆。她常常跟我抱怨,说在莫斯科有很多地方都不能带狗前往。她说的是实话。我常看见超市门前柱子上拴着的狗狗,关切地朝店内张望,等待主人购物出门。显然,狗狗不得入内。而在莫斯科的餐厅和咖啡店,我几乎就没见过狗狗的身影。

卡琳娜和她丈夫前不久带比姆去东欧旅行。卡琳娜说,匈牙利和捷克对狗狗比俄罗斯好一些。比如说,虽然不允许带狗进店购物,但是在露天咖啡店喝咖啡,绝大多数情况是允许携狗的。这与我看到的相关统计差不多,在欧洲,允许携狗出入公共场合的概率为66%,而俄罗斯仅为33%。

其实,很多国家对狗的态度均与传统文化有关。在古代,埃及人认为狗是神圣和神秘的动物,虐狗者和杀狗者是要被判死刑的。以色列人对狗的态度冷漠,因为犹太教里鲜有对狗的评价。伊斯兰国家多认为狗是不洁之物,狗儿们的命运可想而知。古希腊就不同,古典文学和古典建筑表现狗狗的作品俯拾皆是。古希腊人认为狗狗起源于火山,所以很多希腊神话的主人公都是狗狗,堪称“四条腿神兽”。

当下,以色列的“狗况”大有改观。狗狗们受到法律保护和人们的尊重。虐狗者和弃狗者会被起诉,甚至坐牢。以色列居然还建有狗狗监狱,对那些犯法的狗狗,法官照样铁面无私。可谓法律面前,人狗平等。

美国人对狗可谓情真意切。有些狗主人离世前立下遗嘱,死后愿与爱犬合葬。

澳洲地广人稀,是养狗胜地。在那里养狗,小型犬可不用拴绳,任其狂奔。大多数养狗人为防止爱犬走失,都给它们做了纹身标识或者在皮下植入了芯片。澳洲没有流浪狗,因为他们有救助志愿者和狗儿的庇护所。

英国对狗儿高度关注,每条狗的皮下都植入了芯片,记录着主人与狗的完整信息。在英国,虐狗者会被处罚2000欧元。英国跟澳洲很像,救助志愿者甚多,鲜有丧家之犬。

意大利人普遍爱狗,几乎家家养狗。那里的规定很奇葩,养狗人不得在家里给狗狗洗澡,除了擦脚和梳毛外,家家户户的狗狗必须每月到政府指定的地点清洁洗浴。再有,意大利的法律规定,主人带狗旅行,必须将狗装入宠物箱。

养狗,法国人是最大的浪漫派。他们的口头禅是:“孩子和狗干啥都行。”君不见,法国街头竟然有特殊的出租车,用于人狗同乘出行。法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所有公共场合都允许带狗进入的国家。这难道不就是人与狗的天堂吗?

世界各地狗狗有千百个品种,但人们对它们的爱是一致的。世界各国养狗的法律不同,但绝大多数国家制定的规则,都体现出近乎相同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