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张 平 刘 琦
江西省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部,江西萍乡 337000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乙型肝炎患者和HBV携带者均可通过母婴、血液和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等症状[1]。接种乙肝疫苗后可对免疫系统造成刺激进而产生保护性抗体,当乙肝病毒出现时可及时发挥作用,将其完全清除并防止感染的加重,且对机体肝脏等重要器官无较大损伤,可有效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2]。乙肝疫苗接种儿童家长的对疫苗接种的认知情况直接影响疫苗接种情况,关乎该地区的疫苗接种工作的开展。本研究旨在探讨萍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乙肝疫苗接种儿童家长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在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接种乙肝疫苗的60例儿童家长进行关于乙肝疫苗接种的问卷调查,根据家长乙肝疫苗接种的认知水平分为高认知水平组(44例)与低认知水平组(16例)。诊断标准:两组儿童以《中国肝癌一级预防专家共识(2018)》[3]中的乙肝疫苗接种为依据。纳入标准:①两组儿童均进行接种乙肝疫苗并由家长协同;②儿童属于首次接种乙肝疫苗者。排除标准:①共同参加其他研究者;②依从性差者。本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萍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批准。
本研究均由调查人员面对面或者家长自填式对问卷调查[4]进行填写,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水平、职业、户籍所在地、家庭月收入、对国内疫苗事件了解程度,最后调查人员统计乙肝疫苗接种知识调查问卷的得分情况,共10个问题,总分10分,得分≥7分表示认知水平高,<7分表示认知水平低。
对两组家长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水平、职业、户籍所在地、家庭月收入、对国内疫苗事件了解程度。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认知水平组中年龄>40岁、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户籍所在地为外地、不了解国内疫苗事件的家长比例高于高认知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影响家长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知情况的单因素分析[n(%)]
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作为变量进行赋值(表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长年龄>40岁、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户籍所在地为外地、不了解国内疫苗事件均为家长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表 3)。
表2 变量赋值
表3 影响家长对乙肝疫苗接种认知情况的多因素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乙肝患者不仅导致自己肝功能的损伤,而且还可能传染给家人或周围的同事,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因此在我国为了预防乙肝的发生,孩子在较小年龄就进行疫苗的接种,能够有效地防止乙肝的发生[5-8]。
本研究结果显示,60例家长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知情况,低认知水平组的比例为26.67%,高认知水平组的比例为73.33%;且低认知水平组中年龄>40岁、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户籍所在地为外地、不了解国内疫苗事件的家长人数比例均高于高认知水平组,与姚畅[9]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年龄>40岁的家长对网络不太了解,了解不到接种疫苗的信息,且接收到的信息缺乏有效性与即时性,从而使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知比较低,易忽略接种的重要性;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的家长对于乙肝疫苗接种的宣传资料难以理解,保健意识差,无法有效理解接种疫苗对疾病防治的重要性,导致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知比较差,接种几率较低;户籍所在地为外地的家长,关于接种乙肝疫苗的信息无法顺利接收到,对有关乙肝接种、流行传播等宣传内容缺乏了解,从而使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知比较低;不了解国内疫苗事件的家长对于乙肝的危害及接种的重要性不了解,从而影响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知情况[10-14]。临床上可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重视对外来者的健康知识宣传,社区开展免疫接种服务等,尽快开展普及乙肝疫苗的接种,提高接种率与保护效果。本研究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户籍所在地为外地、不了解国内疫苗事件均为家长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知情况的影响因素,与史临爱等[15-16]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年龄>40岁、文化水平在初中及以下、户籍所在地为外地、不了解国内疫苗事件均为家长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知水平较低的因素,可通过相应措施来提升家长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