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职业大学 吴亚平
高校众创空间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与有力补充,通过分析扬州市职业大学科技产业综合体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作用,包括促进创新创业课程优化、完善了产学研融合机制、对学生评价手段多元化,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提供新策略。
以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为起点,全国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新战略。为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6年12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高校对众创空间的建设发展,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2020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 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构筑产学研融通创新创业体系[1]。
国家层面上的鼓励与支持使全国各高校众创空间蓬勃发展[2]。众创空间作为高校创新创业的载体,对高校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创新创业资源,通过众创空间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扬州市职业大学作为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作用。2017年,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和扬州市政府关于支持发展“三室经济”的精神,扬州市职业大学建设并运营科技产业综合体,重点发展以“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研发产业,以“办公室”为载体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以“工作室”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来更好的助力扬州市地方经济发展。
目前扬州市职业大学科技产业综合体位于学校南门运营面积4600 m2,综合体的建设是政府、学校、企业三方新思路,政府提供场地政策、学校提供师生与资源、企业提供实践指导,2016年扬州市职业大学科技产业综合体获批江苏省“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示范基地,2019年获批扬州市创业孵化基地立项、江苏省“众创空间”以及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高校众创空间,学校高度重视,近年来先后出台了人才培养、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科研管理、鼓励双创等扶持政策,通过利用校内的科技研发、创业团队、实验实训室和研发平台,形成了政企校多元投入机制,集中孵化培育优秀创新创业项目,为我校师生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条件,也服务于扬州市“双创”城市的发展。
(1)“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学校围绕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结合“品格、素质、知识、技能、思想”,“五位一体”创新人才模式。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融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拓展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与各专业课程实践相互结合,有效衔接;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3]。
同时,学校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有创业意愿的学生选择创业项目、制定创业计划、开展创业实践;选拔有可行性的项目进入扬州市职业大学科技综合体孵化;鼓励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横向课题应吸纳一定数量的学生担任研发助手,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促进产学研结合;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通过“校内选拔苗圃培育综合体孵化”的路子构建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渠道。
(2)“前店后院+校企合作”的众创空间运行模式。扬州市职业大学科技综合体位于学校南门国泰大厦内,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和国泰大厦科技综合体的区位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遴选创业项目入驻孵化或正式运营,拓展学校“前店后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领域,丰富其内涵。以学校南门扬州市职业大学科技综合体作为“前店”,以学校师资、科技团队、实验实训室、科技平台等教育教学资源和图书、网络、后勤等保障资源作为“后院”,入驻的创新创业项目均由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共同实施孵化,技术技能、科技成果、人员资源校企双方合作共享。
同时,学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项目孵化模式。依靠企业优势,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其外延,丰富其内涵,把合作的领域引向项目孵化,构建项目孵化校企“共同创意立项研发试制鉴定成果”的模式,截止2020年8月,扬州市职业大学科技综合体共引入30家企业,实施38项校企合作项目,师生和企业零距离接触,为项目孵化和创新创业解决“资金不足、经验不足、人脉圈子狭窄、在校创业与毕业接轨脱节”等问题。
(3)“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项目培育模式。综合体在建设过程中立足于服务区域创新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贯彻扬州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三室经济”的精神,对接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计划训练体系,深化健全校级、院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架构,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构建和实施“创新创业教学创新创业训练创新创业项目选育入驻学校综合体创业项目孵化实现初步创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在孵化项目选拔上,学校结合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省级重点专业群、省级特点专业,密切对接学校科技综合体入驻企业,服务于扬州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和助力扬州市产业集群的产业发展。此外,学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校企协同和产学对接,以创新引领创业。在项目培育的基础上,组织符合条件的项目团队参加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计划比赛,提升校内创新创业项目的水平和层次,推动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成果的转化。
扬州职业大学科技产业综合体的建设是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相互合作,这种合作建设综合体的思想与“三面向”教育理念相融合,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极大的提高了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成功率。众创空间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基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建设创业型国家中起到重要作用。众创空间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众创空间促进创新创业课程优化。自扬州市职业大学科技产业综合体成立以来,学校启动了新一轮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一步突出创新创业在专业课程中的重要性,构建了创新创业课程群,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拓展中。
学校针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在公共基础课中列入《创新创业基础》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在各专业选修课中结合专业特点,列入专业创新实践课,而且是必修课程;教务处在全校公共素质选修课中列入创新创业课程,比如《创新思维训练》等课程,2018年下半年开始,各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已正常实施并取得较好的反响。
(2)众创空间完善了产学研融合机制体系。产学研融合是高校融入社会发展的战略抓手,扬州市职业大学为鼓励师生创新创业,在科技产业综合体引入的成熟企业还与各个学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将社会资源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并且将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纳入对学院的年终考核中。
学校还先后出台“扬州市职业大学个性化学分实施办法”、“鼓励教职工、在校学生到科技产业综合体创业的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从制度层面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落实,以实际行动推动“双创”人才培养,健全了产学研融合机制体系,从而提升教育队伍创新创业实践水平[4]。
(3)众创空间使学生评价体系多元化。传统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来自教师较为单一[6]。扬州市职业大学科技综合体成立后,学校出台了《扬州市职业大学个性化学分制管理办法》,规定学生参加校内外创业孵化、获得天使基金或其它基金,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相应奖项,参加校内外创新创业活动等,都可以获得个性化学分并可替换相应课程,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
通过综合体内企业型创业导师的帮助让学生将创新创业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5],利用企业导师的实际经验给予学生创新创业实际支持,同时还对学校的教师进行了培训,让学校内部的教师更加全面了解创新创业各个领域知识。在校内外创业导师帮助下,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2019年“聚焦富民”扬州市优秀创业项目2项,获得2019年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1项,通过校内选拔还参加了江苏省“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创新创业赛,获省赛三等奖2项,取得了一定成果,更好的助力扬州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