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从娜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00)
关键字:新就业形态;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改善民生和提高就业质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高等院校应将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作为教学和学生工作最重要的一环,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出现扩大化、数字经济化、共享化、非正规化等特点[1]。2020年两会提出,2020届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处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末端的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高校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全方位发力,将新就业形态推进到新阶段。在这一任务下,高职院校探索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路径刻不容缓。
本文根据麦可思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报告、江苏省毕业生就业质量数据年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本院”)近三年来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数据分析,科学地监测和评估本院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构建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为本院加强在校生教学培养改进、优化毕业生培养方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培养质量提供现实依据[2]。
1.总体就业率
就业率反映了毕业生工作的落实情况。本院2019届毕业生总数2795人,调查覆盖学院8个院系,共39个专业。本院2019届专科生的就业率为97.21%,较2018届就业率93.5%,2017届就业率94.3%有所上升,三年就业率均高于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数,学生就业前景较好。
2.就业薪酬
本院2019届专科生的平均月收入为4667元,比其求职时期待的月收入(4825元)低158元,薪资高于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10%。较2018届、2017届平均月收入4441、4016元逐年上升。根据调查,本院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月收入最高(5367元),月收入较低的专业是统计与会计核算(3504元),我院2019届专科生从事的职位中,月收入相对较高的是工程技术人员(4904元),收入较高的单位为港澳台及外资企业(4741元)。
3.工作与专业相关度
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是指毕业生就业工作与所学专业相近的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比例,是衡量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数据显示,本院2019届、2018届、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相关度分别为52%、48%、44%。其中,相关度最高的专业是机械设计与制造(77%),相关度最低的专业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22%)。本院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的主要原因包括职位能力欠缺、对口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先就业再择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
4.就业现状满意度
就业现状满意度体现了学校对于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学校的教学质量。本院2019届、2018届、2017届就业满意度分别为85%、72%、73%,专科生对工作不满意的最主要原因是收入低(62.28%),其次是个人发展空间小(57.89%)。满意度最高的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95.45%),满意度最低的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66.67%)。对就业现状不满意的学生大部分认为职业发展前景差、公司发展空间有限、薪资较低。
5.就业稳定性
就业稳定性是反映高校毕业生适应社会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本院2019届、2018届、2017届毕业生离职率分别为34%,52%、56%,离职率逐年下降。通过数据分析,本院离职率最高的专业是国际贸易实务(70.83%),离职率最低的专业是旅游管理(26.83%)。我院毕业生离职的主要原因包括寻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和追求更高的薪资福利等。[3-4]
1.教学建设效果评价
本院2019届、2018届、2017届毕业生教学满意度均在96%以上,远高于全国高职院校的平均水平(90%),在教学建设效果评价中,自主招生生源对教学满意度评价最高。按照专业统计,本院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价最高的专业分别是国际贸易实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据与就业薪酬和就业现状满意度成正向相关。
2.核心课程建设效果评价
本院近三年,核心课程重要度维持在90%左右,核心课程培养效果维持在80%左右。自主招生的学生更加注重核心课程培养。专业核心课程有效性综合评价满意度最高的是文秘专业,最低的是电子商务专业。
3.教学改进需求
本院近三年毕业生对于教学的改进需求主要包括实训和实习机会欠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课程内容不实用等。毕业生毕业前实习与专业相关度只达到33%。
4.素养培养达成情况
不同专业毕业生大学期间的素养培养效果不同,主要集中在态度、合作、进取、公益等方面。本院开设的职业规划与创新训练、职场礼仪与社会能力、劳动通识教育、职业规划、创业之旅等都是基于在校生素养培养的课程。根据数据显示,本院基本工作能力培养效果高达89%,高于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
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分享经济快速发展的网络大环境下,就业双方的供需时间被缩短、地域被打破、职业范围被成倍放大。依托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分享经济和零工经济蓬勃发展,就业模式呈现灵活化、虚拟化和无组织化[3]。面对当今社会的新就业形态,要顺势而为、补齐短板,将运用“互联网+”发展新就业形态推进到新阶段。高校毕业生需树立多元的就业观念,用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心态面对当今就业环境,充分发挥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的主观能动性。高校也应该转变传统的就业形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在充分就业和稳就业中扩大就业形式,保证学校的总体就业率。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改变了传统的就业方式,利用互联网,工作搜寻与匹配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4]。新就业形态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之外的灵活力、创造力需要在技能培训中培养。高校应根据社会就业环境及时调整课程,适当增加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在校学习与工作技能的匹配度,为实现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新就业形态能够更加快速地满足多变的市场环境。“无组织”“无雇主”“无单位”的方式更有利于毕业生自主就业创业。高校应抓住机遇,顺应时代,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不断激发市场新活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通过创建学校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完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扩充专家指导团队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创业知识讲解、项目孵化、租金减免等服务。
高校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分阶段全过程的设置专业课程,将专业课与学生就业深度融合,扎实提高毕业生职业技能。本院全方位拓展校企合作,通过校外聘用的方式,让专家学者、产业教授、企业导师走进学校课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另外,通过在校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开设前沿课程、专业咨询、企业实训等方式扩充师资力量和教学方式,进一步优化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让学生所学扎根专业,在实践中成长。
校企合作是提高高校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院通过与当地特色产业、龙头企业、行业优秀单位联合创办校企合作班,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经验引进教学,提高探索前沿技术的积极性,把握专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和重要领域,不断提高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提升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和专业相关度,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及时修改人才培养计划,对标市场需求,不断提升毕业生竞争力和学校综合实力。
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近几年出现走低态势。本院2020届专科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9.19%,未就业学生中最主要原因是选择提高学历层次,占比78.36%。一方面,由于毕业生就业观念和意识的改变,更多的学生开始追求更高学历以提升就业筹码;另一方面,社会就业大环境对专科学生较为不利,更多的学生出现懒就业、慢就业等情况。不同学校,专业之间的就业差距较大,目前传统工业和新型信息技术方向就业前景较为乐观,而部分文科、艺术类专业不仅竞争激烈,而且社会需求有限,可替代性强。本院各二级院系2020届专科生中,年终就业率较高的院系是材料学院(98.08%),年终就业率较低的院系是艺术学院(82.69%)。除此之外,内外环境不断升级,就业形势出现转变,导致企业新型用工荒。用人单位在校招中专业性要求强、综合素质高的岗位出现人才稀缺情况,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行业则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
高校00后毕业生开始走向工作岗位,作为网络原住民的新一代求职者,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不断依靠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新型就业创业。受新冠疫情影响,本院2020届毕业生广泛采用线上求职、面试的方式,依托网络平台,快速竞争匹配岗位,初次就业率高达95%。伴随着新就业形态呈现出的互联网化特点,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通过网络平台创业,淘宝开店、开发店铺小程序、微商、线上代理等多元化的创业方式正在改变新一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式。
随着就业空间的拓展,固有的就业模式被打破,就业模式不断由核心层向外扩展[5]。在新经济模式下,雇佣关系灵活化、工作方式弹性化、工作内容延伸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选择面和就业质量也在不断延伸和提高。高校应鼓励毕业生参与“互联网+”就业,加快就业步伐,促进就业新动力和稳定就业局面,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此外,高校应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发展和扶持新型优势专业,缩减部分传统专业招生,从源头解决学生就业难的困境。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毕业生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系列课程和专业指导课,让学生全方位了解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就业需求,通过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和专业技能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为充分就业做好准备。高校应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强化就业指导,开展精准帮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对就业困难生开展“一对一”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就创业补贴、就业培训、实习机会、就业岗位,切实提升就业质量。
新经济形态下,运用新科技、创新新模式、带动新就业,彻底激发了市场潜力,增加就业岗位,帮助高校毕业生快速与市场和社会对接,大大激活了就业潜力[6]。依托电商、网络直播、共享经济,繁衍出大量新形态、新内容的工作岗位,通过技术分享、网络服务、资源共享等新就业形式改变了传统就业模式,给予高校毕业生更多的自主权和工作灵活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彻底释放了就业市场活力[7]。
高校应始终坚持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核心,在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让专业与就业充分接轨融合,切实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意识和社会竞争力,扩大毕业生就业范围,提高就业质量,在新就业形态下努力探索出一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