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田鹿
《西游记》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唐僧师徒前往天竺取经,途经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天竺是什么地方?按照如来佛祖谈到传经起源时的说法,天竺所在的西牛贺洲是一个“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的地方,是四大洲之中最理想与美好的地方。
而当我们跟随师徒一行的脚步来到天竺的时候,恐怕都会对这个国度产生一种失望之感:这里妖魔众多,计算下来西行途中数天竺妖魔出没最频繁。最讽刺的是,唐僧曾在天竺遇见一位老僧,而听那老僧的意思,天竺的僧人反而认为东土大唐才是幸福之乡。
绝大多数读者在读到天竺国见闻之前应该都不会想象到作者会把它描述成这个样子,这与它标榜的理想之乡实在相去甚远啊。那么前后的反差会不会是作者的失误呢?并不是。仔细阅读我们就会发现,作者早早地就把一个个妖怪安插在了西牛贺洲,而唐僧在天竺的见闻,作者都用微妙的笔墨写出了唐僧心中所想和现实的种种反差。
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呢?可能的原因有两个。其一,作者是读过《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这样的历史文献的。在阅读这些文献的过程中,作者对真实的天竺是有一定的认识的。那个时代的天竺本来就很混乱,小国林立,战争频仍,玄奘在天竺游历的过程中,不但遭受过强盗的抢劫,也曾经差点被当作祭祀的牲畜杀掉。作者只不过是想用文艺的笔墨,表达出他对那个时候的天竺的印象罢了。而另一种可能,是源自作者在作品中一再强调的一个观点,那就是真正的灵山并不是在天竺国的某一个确切的地方,而是在我们的心中,用《西游记》里孙悟空对唐僧的话来说就是“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只要你见性志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
答案究竟应该是哪个?
我想应该是后者。而作者的这番用意,即使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也依然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我们在对自己身处环境产生迷惘,向往改变的时候,往往会把一个陌生的国度树立为理想的世界、改变的方向,而《西游记》的作者,正是在用天竺的理想与现实警醒着我们,这种方式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随着一步步地了解,那个理想国度总会暴露它的原貌。法国哲学家卢梭就曾经提倡欧洲人向一些原始部落学习,与自然共生、健康长寿。但其友人伏尔泰给他的信件中就指明了这种认知中的问题:这些部落之间明显战争不断,而没有生长在那里的人又怎么会知道那里有没有更多的问题呢?
在信息发展迅速的今天,了解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度都轻而易举,此时若再沿用这种树立理想国度的方法来谋求发展,恐怕紧接着理想国建立之初那未知的期许之情就会被血淋淋、冷冰冰的现实浇灭,之后更怕是只有继续欺骗自己和陷入更深的迷惘两条路可走。所以此时我们要做的,正是相信自己心中的灵山,不去给自己的理想找载体,而是实实在在地建设自己的理想,创造一个不断向着理想进发的、属于我们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