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搭“支架” 还原古诗词的意境美

2021-12-29 04:53张倩楠
辽宁教育 2021年9期
关键词:古诗意境支架

张倩楠

(江苏省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

古诗词的美,不仅美在画面,更美在它的意境。所谓“入其境,方能知其意。”何为“意境”?意境是古诗词中“意”与“境”的和谐统一,是诗人的思想情感同客观的景象形成的和谐境界。

刘勰《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连接诗人和读者之间的纽带。诗情缘境发,诗人情感的表达需要在特定艺术情境里。诗的创作,从诗人灵感的获得到整首诗的完成,再到读者品鉴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意境。然而不少教师都感觉古诗词的意境难教,难在找不到教学的基点,抓不到意境训练的要点,弄不清学习的思路,教师教得模模糊糊,学生学得稀里糊涂。长此以往,古诗词的学习会缺少发现美、体验美的乐趣。本文试探讨教学中如何通过搭建朗读、绘画与想象的支架,帮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鲜活意境。

一、搭建朗读“支架”,情趣盎然“读”意境

读,是古诗词学习的第一步。温儒敏就指出,要想学好古诗,最好的办法就是朗读。但古诗词是一种表达含蓄的但感情丰富的文体,诗人很少将表达的情感直白地描写出来,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和感悟才能掌握诗中的内涵。因此,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朗读把作品中作者主观情感再现出来,使学生产生了解作品意境的欲望,从情感上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引导学生体验诗词情感,加深学生的理解。

(一)教师范读,创设意境

不同的古诗有不同的意境,有对高尚品格的赞颂,有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有对四季景色的喜爱。因此,教师范读时根据不同情境,语调要富于变化,要体现出语速的轻重缓急,音调的抑扬顿挫,语言要充满感染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古诗的意境。

王维的《鸟鸣涧》描写了夜晚诗人漫步在曲曲折折的小路上,时而有鸟鸣声传入耳中,微风徐来,那星星点点的桂花纷纷扬扬落下来,淡雅的幽香顿时让人心旷神怡。整首诗的意境幽静而恬适,范读的时候语气应该甜美而舒缓,学生在教师舒缓的朗读中受到感染,渐渐进入佳境。而杜甫的《春望》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灭亡的伤痛、对家乡的思念,其情绪是较为低落的,教师范读时应当声调低沉并渗透伤感之情。

(二)学生自读,进入意境

学生在自读时,教师可采用有声语言予以指导,也可利用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目光变化等无声语言辅助学生进行朗读,引导其投入感情。比如,通过手势指导学生的节奏快慢,语言高低、轻重等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帮助学生快速激发情绪,从而产生情感共鸣,顺利进入诗词意境。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灭亡的痛楚以及对家乡的思念。教师范读时语气应略低沉并渗透伤感之情,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感染而渐入诗的意境。此时,再适时采用手势和面部表情的变化,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比如,用手势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语调偏低、速度偏慢,从而良好地抒发和体验诗人此时凄凉、寂寞、孤独的心情,也可以用手势指导学生在朗读“国”“感”“恨”等字时使用重读,在“恨别鸟惊心”这一句中,“恨别”后面稍作停顿。读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时,可以再加上表情,凸显对国家危亡的伤痛和对亲人的思念。教师的手势和表情会让学生的朗读更有节奏感,更有感情,引导学生提高朗读质量,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入情入境的吟诵,学生在获得诵读古诗乐趣的同时,也慢慢浸润在古诗意境中,获得了美的体验。

二、搭建绘画“支架”,情景交融“绘”意境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形象、主观的事物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古诗有“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声诗”的特点,许多诗人的作品往往融情于景,“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因此,教师可以化诗为画,利用书本中的插图或是和学生一起拿起画笔,展开想象,将学生带进诗歌的意境当中,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

(一)观插图,赏意境

古诗的课文一般都配有插图,这些直观性的插图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诗中较为抽象的意境,教师在教学时可有效利用书中的插图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

笔者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发现,诗中农家生活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过遥远,学生不能领会诗中浓厚的生活气息。教师出示课本插图,请学生观察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顽皮的小儿子,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到画中,感受农村生活图景,欣赏诗的意境美。

(二)寻意象,绘意境

诗,是语言表达的艺术;画,是线条色彩的艺术。诗人总能挣脱文字的羁绊,在诗中用语言描绘出直观的视觉美、含蓄或坦率的情感美。古诗中的意象是营造意境的重要手段和材料,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诗中意向,进行画面再创造。

笔者在教学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时,全诗每句都是包含一处景,整首诗合起来就是一幅动人的春江晚景图。其中,诗中描绘的景物有粉红的桃花、嬉戏的鸭子、绿绿的蒌蒿。这些色彩绚丽的景物有静有动,课堂上学生可以先用语言描绘,再用画笔表现动静结合、相映成趣的画面。化诗为画,一派生机勃勃、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象流淌在学生的笔尖,古诗的意境美也随之浸润在学生的心间。

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精美的图画,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一蹴而就,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从一个诗中画面说起或者画起,从而在脑海里通过想象生出多个画面,最后主动将这些画面连起来,形成相对完整古诗意境。

三、搭建想象“支架”,情真意切“想”意境

名师钱正权曾说过:“学生若想读出古诗的情,须进入诗的意境,须发挥想象。”的确,古典诗词的语言高度凝练,其丰富的情感是靠意境来体现的。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找出诗人的活动,对诗词的场景进行想象和补白,尽可能地再现和还原诗词本身所要呈现的意境。

(一)激发想象,感受意境

古诗意境美只有通过学生想象才能被不断地丰盈。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寻找古诗中意境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共通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挖掘、充实、丰富诗歌的意境。

笔者在教学刘禹锡的《望洞庭》时,带领学生抓住诗中“湖光”“秋月”“山水翠”白银盘”“一青螺”等景物画面,进行再创作。教师出示“月亮高挂在夜空,湖面上一丝风也没有,刘禹锡站在洞庭湖边,看到……”这样的提示语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学生想象此时刘禹锡站在八百里洞庭湖边,湖面烟波浩渺,漫步洞庭湖边,周围静悄悄一片,看到月光照水、水波映月这一宁静和谐的画面,不知不觉中,洞庭湖水月交融的景象便映入脑海。此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再现实生活中什么时候、在哪里也看到过这样的景象;找到诗中画面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相通点,学生会对诗中的意境感受更加深刻。

(二)适时补白,营造意境

想要走进诗的意境,还有需要一个法宝就是补白。“补白”就是把诗人写诗时留下的想象空间再现出来。通过事件补白,学生仿佛坐上了时光机,回到诗人生活的时代,将诗的意境更好地展现出来。

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的时候,为了更好地呈现李清照游玩时景色的意境美,教师引导学生补白,还原李清照游玩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教学时,教师牢牢抓住诗中的一个“误”,引导学生想一想李清照在游玩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意外。学生纷纷说道,她本来想要回家的,却一不小心进入荷花池,还有的学生说,误入荷花池中不小心又惊起了一滩鸥鹭。这是游玩过程中的两个意外,学生抓住一个词,还原整个游玩过程,不断创造意境。

通过补白,学生和诗人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拉近了与诗人之间的距离,激活了学生的原有生活经验,展现诗人当时可能的生活的场景。更重要的是,在层层的抽丝剥茧当中,教师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将诗的意境美展现在学生面前。

以上方法,教师往往需要综合运用,给学生指明想象的路径,帮助学生降低想象画面的难度,学生的思路也会更加开阔,从而更好地走进古诗词的意境中,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

国学大师王国维也曾说过:“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见只有走进诗词,领略其意境之美,才能真正达到诗词赏析的最高境界。因此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诗词所描绘的美妙意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古诗词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也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绝佳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发掘、感受、展示,通过朗读、绘画以及想象补白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悦耳、悦目、悦心,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审美情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祖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让孩子在课堂上受到美的熏陶也成为古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深入研究古诗词教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古诗词的陪伴下成长、成才,成为诗意的、文学底蕴深厚的中国人。

猜你喜欢
古诗意境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口腔CT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品读古诗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