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抗灾救灾百年学术史回顾与思考

2021-12-29 03:59段文健
兰州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动员救灾研究

冯 兵 段文健

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和鲜明底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抗灾救灾工作尤为重要。开展抗灾救灾工作是中共加强民生建设、保障人民安全、维护政权稳定的基本前提。因此,如何有效抵御灾害是对中共百年来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目前学界对中共抗灾救灾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视角较为多样、跨学科研究逐渐增多,但缺乏系统性整合与实质性创新。鉴于此,文章以学界现有研究为基础,从整体性和阶段性两个方面梳理,形成对研究成果的系统归纳,以期探讨新的研究视角,拓宽新的研究领域,实现对中共抗灾救灾研究的新突破。

一、 中国共产党抗灾救灾整体性研究

整体性研究注重从宏观视野把握中共抗灾救灾的历史纪实。当前,整体性研究主要体现在孟昭华《中国灾荒史(现代部分)1949—1989》、李本公《救灾救济》、孙绍骋《中国救灾制度研究》和康沛竹《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防灾救灾的思想与实践》等专著中。孟昭华总结了新中国成立40年来中共抗灾救灾的举措(1)孟昭华、彭传荣:《中国灾荒史 现代部分(1949-1989)》,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年。;李本公考察了不同时期的救灾捐赠、救灾保险和扶贫工作,重点突出社会救济在灾害应对中的作用(2)李本公、姜力:《救灾救济》,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孙绍骋着重从救灾主体、措施、机制、成就等方面分析,最终回归到如何完善新时期的救灾制度(3)孙绍骋:《中国救灾制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康沛竹则围绕自然灾害与社会发展的互致关系,对三代领导人的救灾思想做了系统梳理,总结出中共抗灾救灾工作的基本经验(4)康沛竹:《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防灾救灾的思想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类似的研究,诸如戴钢书分时期考察了中共抗灾救灾的特点与举措,总结了党的领导、社会协同、国际合作、加强预防、健全制度等经验(5)戴钢书、刘钊、黄芳:《中国共产党90年来领导人民群众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的重要思想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

另有学者以中共抗灾救灾实践为基础,挖掘救灾中隐含的政治和社会问题,突出论证的学理性。唐明勇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后不同力量参与抗灾救灾的动员模式,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释放潜能、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6)唐明勇、孙晓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灾害动员的模式初探》,《江汉论坛》2010年第4期。的优越性。刘芳考察了中共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将救灾和意识形态工作紧密结合,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功能(7)刘芳:《重大自然灾害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杨先农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领导人民开展抗灾救灾典型案例为基础,论证了抗灾精神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8)杨先农、赵小波:《新中国抗灾精神发展简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学界对中共抗灾救灾的整体性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系统梳理不同时期中共领导民众开展抗灾救灾的具体举措,研究视野较为宏观;二是回顾历史基础上,理性分析和深度思考中共抗灾救灾背后隐含的深层次问题,重点突出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抗灾救灾时代价值。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抗灾救灾研究

战争频繁是民主革命时期社会的显著特点,战争因素加之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动荡直接威胁民众安全、影响革命进程。基于对革命形势进展和中共执政范围的考虑,学界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抗灾救灾的研究以抗日战争时期为主,以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为辅,侧重点各有不同。

(一)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抗灾救灾研究

土地革命时期中共的抗灾救灾工作是伴随着争取群众支持、撒播革命火种、扩大政治影响开展的。该时期灾荒产生原因除自然因素外,学界主要将其归咎于国民党军阀的极度榨取、地主豪绅的残酷剥削、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国内战争的加剧、鸦片烟毒的盛行和水利设施的破坏(9)赵朝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对策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5期。。莫子刚全面考察了该时期灾荒产生的社会政治原因,强调“政治腐败是这一时期灾荒频繁的政治根源”(10)莫子刚、邝良锋:《试析十年内战时期灾荒的社会政治原因》,《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S6期,第31页。,明确了南京国民政府不作为与灾荒频发的内在关系。而中共通过设立救治机构、筹措救济经费,开展了系统性的灾荒救治工作,赵朝峰将其概括为“政府和社会临灾救济”“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建立粮食管理机关统制粮食流通”等方面(11)赵朝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救治对策》,《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从其影响来看,学界认为,虽然该时期灾荒救治工作“没有形成完整的防治体系,也没有明确的救治机关”,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根据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困难、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威信、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12)赵朝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对策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5期。。正如张水良指出的,国民党统治区与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同样遭受严重灾害,但却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样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教导了中国人民,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人民的救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使中国农民摆脱贫困、饥饿、死亡的悲惨境地。”(13)张水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生产救灾活动》,《党史研究与教学》1990年第3期,第53页。

(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抗灾救灾研究

灾荒救治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之间、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自然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只有同时实现三大平衡才能根治灾荒(14)冯圣兵:《陕甘宁边区灾荒研究(1937-1947)》,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学界普遍将抗日战争时期灾荒产生的原因归结为自然灾害频发、连年战争创伤及日军对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谢忠强认为蝗灾肆虐和瘟疫横行进一步加剧了根据地的灾情,使原本处于水深火热的灾民雪上加霜。正因为如此,灾荒问题已经由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上升为关乎中华民族抗战存亡的政治问题和战略问题(15)谢忠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太行革命根据地救济灾荒工作述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抗灾救灾举措研究。学界对抗战时期中共抗灾救灾的研究呈现区域性特点。梁严冰考察了陕甘宁边区的灾荒应对举措。中共通过发放赈济粮款、妥善安置灾民、开展疫病防治、积极兴修水利、抢种补种农作物、开展节约捐助和军民互救自救运动,有效战胜了灾荒,确保了边区秩序稳定,推动了生产发展(16)梁严冰、岳珑:《论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赈灾救灾》,《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其中,政府主导下的急赈是主要方法、帮助灾民恢复生产是核心内容(17)温艳:《国家与社会视阈下的陕甘宁边区荒政研究》,《历史教学》2016年第2期。。谢志强考察了太行革命根据地的灾荒应对,在根据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该区通过“发放赈济”“以工代赈”“开展节约”“大生产运动”,赢得了抗灾救荒的胜利,吹响了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反攻的号角(18)谢志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太行革命根据地救济灾荒工作述略》,《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吴云峰在研讨中共救灾举措基础上,总结出华中根据地“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重视工作效率与工程质量,鼓励生产自救”等典型特征(19)吴云峰、方春生:《华中抗日根据地灾荒救济工作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抗灾救灾制度研究。武艳敏考察了中共的救灾奖惩制度。抗战时期,中共为充分调动各界人士尤其一线救灾人员的积极性,制定了“奖励为主、惩罚相辅”的救灾制度,制度涉及仓库工作人员以及平粜工作人员、生产救灾有功人员、推动医学医疗工作有功人员、群众参与瘟疫防治、群众或团体剿蝗、节约卓有成绩人员以及救灾中相关人员及事务弊端惩处的规定,救灾奖惩制度呈现“分门别类、针对性强”“精神和物质相结合”“奖惩制度得到了切实的贯彻实施”等特征。(20)武艳敏、洪文杰、杨吉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救灾奖惩制度的历史考察》,《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赵晨考察了山东根据地抗灾救灾机制,中共坚持以人为本的革命理念,勇于制度创新,建立起一套“预防—救济—重建”的抗灾救灾机制,实现了指导思想、机构设置、职能分工、救灾执行、汇报制度、核查评估一体化运转。中共对救灾制度的不断创新,实现了民族解放与克服灾荒、发展生产的有机结合(21)赵晨:《山东抗日根据地救灾机制探析》,山东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由此,民主革命时期的抗灾救灾制度,充分体现了中共抗灾救灾逐步迈向科学化与精细化的趋势,方法也日臻完善。这一视角的研究较之以往更具前瞻性、独创性,但对于制度制定、执行缺乏较为客观、辩证的分析。

抗日根据地与国统区、沦陷区救灾比较研究。李新艳认为,由于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根据地与国统区、沦陷区救灾理念存在根本差异,主要体现为灾荒危害性认识和救灾政策。根据地与国统区、沦陷区救灾组织体系、动员模式、救灾启蒙观、奖励机制、救灾效果差异明显(22)李新艳:《中共太行抗日根据地灾荒救治工作研究——以一九四二至一九四五年的旱、蝗灾为中心的考察》,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肖宁以河南救荒为例,运用对比研究方法,分析了根据地、国统区和沦陷区抗灾救灾举措、实施效果,论证了中共战胜灾荒彰显的社会动员力、资源整合力以及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3)肖宁:《政权分立中的灾荒救济》,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通过横向对比,凸显中共抗灾救灾的“以民为本”理念。

中共抗灾救灾的意义与评价。学界在“改善根据地群众基本生活”“巩固根据地政权建设”“增强群众对中共政治认同”“推动抗日战争顺利进行”方面达成了共识。赵朝峰从中共抗灾救灾的政治性出发,指出救灾治荒的成功提高了广大灾民的革命觉悟,破除了迷信思想,树立了根据地军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典范,进一步增强了根据地建设的自觉性(24)赵朝峰:《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灾荒救治工作述论》,《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满永围绕革命与生产救灾的内在关系,重点考察了中共生产救灾的政治意义,阐明了中共通过领导生产救灾,拉近了革命者与民众的距离,特别是革命者对乡村传统的尊重以及干部改造的意图,体现了革命的地方化趋向;革命的地方化也导致了生活化与即时性的乡村革命认同(25)满永:《从观念走向生活:生产救灾中的革命地方化——以1940年代末的皖西北地区为中心》,《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年第2期。。高冬梅在肯定成就的同时,客观分析了中共暴露出的缺陷。战时状态下的抗灾救灾,因各根据地经济条件与受灾程度不同,呈现不均衡的特点;救灾中出现的“平均主义”“赔钱救灾”“片面强调集体化”“大面积开荒不注意生态平衡”等问题给抗战时期救灾事业和生产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26)高冬梅:《抗日根据地救灾工作述论》,《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第3期。。

(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抗灾救灾研究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抗灾救灾的具体举措。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进入与国民党对峙斗争的新阶段。受连年抗战影响,该时期抗灾救灾显得更为迫切。以赵朝峰为代表的学者从政府临灾救济、群众生产自救等角度概括了中共灾荒应对举措,其中不乏紧急赈济、防治疫病、节约度荒、安置灾民、抢种粮食等工作(27)赵朝峰:《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救灾工作述评》,《党的文献》2003年第4期。。学界普遍认为,这一时期中共灾荒救治工作除了基本的紧急赈济、生产救灾之外,更加突出工副业的生产,这是“提高灾民自身的经济恢复能力”(28)张文娟:《晋绥边区1948年饥荒初探》,山西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的重要来源。刘珊考察了晋绥边区的工副业生产,中共通过贯彻“穿衣自给”政策,领导边区妇女开展民间纺织,帮助群众解决工具原料问题;实施工矿业工人失业救助,积极开展挖煤增产运动(29)刘珊:《解放战争时期晋绥边区的政府救助研究》,天津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解放区救灾工作呈现“救灾应该是融入社会发展的整体系统工程”“救灾应该是积极的、科学的应对”“救灾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精神”的文化嬗变(30)刘建民:《中国共产党在华北解放区的救灾实践及文化嬗变》,《兰台世界》2013年第19期。,解放区军民因此度过严重灾荒时期,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物质前提和群众基础,赵朝峰将其归结为“政府对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调整土地政策”“军事上的不断胜利”(31)赵朝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灾荒救治工作述评》,《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由中共与民众互动关系考察解放区社会治理。解放战争时期是党群关系全面升华的关键时期,其中解放区的社会治理成为中共拉近与民众距离的试金石。李金峥以1948年沂蒙解放区抗旱救灾与祈雨事件为例,考察了中共如何在破解民众封建迷信思想的同时解决灾荒救治问题。研究认为,当民众的迷信祈雨思想与中共革命的生产理念、节约理念产生冲突时,中共以比较温和的方式化解危机,在革命与传统的融合中重建了干群关系,重新将生产救灾导入正常轨道,推动了抗旱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32)李金峥、高雨桐:《冲突与和解:一九四八年沂蒙解放区的抗旱救灾与祈雨事件》,《中共党史研究》2018年第3期。。魏本权将旱灾祈雨置于革命初胜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认为灾荒事件不仅关乎民众生存,而且反映出复杂政治和社会心态。面对严重旱灾,“只有依靠共产党,才能战胜天灾”“生产必须领导”的思想理念取代了“敬天祈雨、靠天吃饭”等群体心理,实现了旧俗与新风的嬗变继替(33)魏本权:《革命与民俗:1949年夏鲁中南地区的抗旱与祈雨》,《中国农史》2017年第5期。。以上研究突破了学界传统平铺直叙的论证方法,将中共抗灾救灾举措上升到化解矛盾与移风易俗中去,对于新时代化解干群关系、完善社会治理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依据唯史观,学术成果的展现取决于客观社会存在。战争环境下的特殊历史状况,决定学界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抗灾救灾的研究呈现出两个典型特征:内容上主要集中在救灾举措、具体成效和对比性研究;结构上主要遵循“灾害成因—灾害表现—救灾举措—救灾成效”的顺序。究其原因,无外乎民主革命阶段单一的战争环境局限了学界研究视角的拓展,使学界对该阶段的研究呈现同质化现象,跨学科研究少之甚少,且更多浮于表面,缺乏学理性分析。如能够跳出单纯历史研究的封闭圈,将该时期中共抗灾救灾行动与中共独特政党属性、鲜明阶级底色结合,进而挖掘中共自身内含的文化基因,对于论证中共取得抗灾胜利的必然性、中共后期全面执政的合法性、中共与其他政党的优势对比有着更加权威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抗灾救灾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中共抗灾救灾的研究颇为丰富,视角更为多样。这一时期的抗灾救灾与民主革命时期相比呈现明显差异:一方面,中共业已成为执政党,相比革命时期局部执政,救灾覆盖范围更广,难度更大;另一方面,结束了战争状态,中共抗灾救灾有了和平稳定的环境,救灾方式方法更为多样。

中共抗灾救灾整体性研究。《建国以来灾情和救灾工作史料》(34)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农村福利司:《建国以来灾情和救灾工作史料》, 北京:法律出版社,1958年。和《华东的生产救灾工作》(35)华东生产救灾委员会:《华东的生产救灾工作》,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1年。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领导人民开展抗旱、抗台、抗洪、排涝的辛路历程,内容涵盖自然灾害种类、各地受灾状况、中央与地方的应对举措、干部群众的英雄事迹和宝贵经验,为学术界开展研究提供了充分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史料支撑。赵朝峰等人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的抗灾救灾措施进行整体性研究(36)赵朝峰:《简评建国初期的救灾渡荒工作》,《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4期;刘奎:《建国初期灾害救济的措施与成效》,《党的文献》2008年第3期。,强化了学界对该时期中共抗灾救灾举措的认知认同。

中共抗灾救灾区域和个案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政权鼎革,社会稳定,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和完善,自然灾害频发和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制约中共开展抗灾救灾的主要障碍。整体性研究外,学界亦开展了“区域研究”和“个案研究”。赵绍益深入探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背景下河南省救灾度荒举措基础上,提出中共开展保障民生、加强党建工作,必须要“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发现和及时纠错”等经验(37)赵绍益:《六十年代初期河南省救灾渡荒工作初探》,四川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曹佐燕聚焦县域救灾实践,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省五莲县“将农业生产作为救灾的根本办法,积极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的救灾方针(38)曹佐燕:《1949-1950年新中国生产救灾的地方实践——以山东省五莲县为例》,《当代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2期。。类似研究另有靳翠玲的《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研究》(39)靳翠玲:《20世纪50年代内蒙古自然灾害救助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学位论文。、刘孝杰的《建国初期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研究》(40)刘孝杰:《建国初期甘肃省自然灾害救助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侯进芳的《三年困难时期山西农村灾害与救济的研究》(41)侯进芳:《三年困难时期山西农村灾害与救济的研究》,山西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个案研究方面,江满情考察了蝗灾治理,中共通过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科技治蝗,最终控制住蝗灾这一历史性灾害(42)江满情:《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蝗灾治理及其意义》,《当代中国史研究》2019年第3期。。曲晓雷考察了1959年福建台风灾害的应对举措,提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已初步形成了“社会动员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社会安抚机制”完整且一体化的灾害应对机制的观点(43)曲晓雷:《新中国初期基层政府灾害应对机制研究——以1959年登陆福建台风灾害为例》,《学术探索》2010年第1期。。施立业、葛玲研究了新中国成立后水灾、旱灾、春荒等自然灾害救助情况。(44)施立业、刘长生:《建国初期(1949-1957)淮河流域水灾救治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葛玲:《建国初期自然灾害中的政府与乡村——以1955年皖西北临泉县城关区春荒为中心》,《党史研究与教学》2012年第4期。总体而论,基于对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体制的执行,全国各受灾地区严格执行“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并辅之以必要的救济”(45)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农业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79页。的中央政令,开展步调一致的抗灾救灾工作。

中共主要领导人的抗灾救灾思想研究。呼唤等人考察了毛泽的减灾救灾思想,并将其概括为六个方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群众路线是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方法、“防”字当头和“未雨绸缪”是减灾救灾工作的基础环节、兴修水利是减灾救灾的有效措施、重视科学研究在减灾救灾中的作用、保证抗灾救灾的廉洁性(46)呼唤、何瑾、查道林:《毛泽东减灾救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张高臣对毛泽东的抗灾救灾理念进行了总结,认为毛泽东将灾荒的预防和救治看作治国安邦的大事,并以气盖山河的英雄气势辩证地看待灾荒,要求防灾救荒中坚持调查研究、做到实事求是,坚持“备荒”原则、做到“以防为主,防救结合”,充分体现了一代伟人治理国家的战略性、辩证性和实践性(47)张高臣:《毛泽东灾荒思想初探(1949-1976)》,《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周恩来抗灾救灾思想研究。周恩来抗灾救灾思想集中体现在《周恩来选集》中。李雅兴认为,周恩来不仅探究了灾害的自然原因、客观原因,而且善于分析灾害的政治原因和人为因素;要求加强对防灾救灾的领导;既重视防灾、救灾的恒心,也重视多难兴邦的信心(48)李雅兴、贺建林:《试论周恩来的减灾防灾救灾思想》,《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杨倩倩考察了周恩来抗灾救灾思想的当代启示,即加强党和政府领导、构建全民参与的防灾救灾体系、坚持预防为主与综合减灾的原则、重视科技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49)杨倩倩:《周恩来防灾救灾思想与实践研究》,天津商业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

陈云抗灾救灾思想研究。许红霞认为,陈云抗灾救灾思想与实践是其经济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因此要全面理解陈云解决灾荒和民生问题的具体举措:组织粮食大调运,解决灾区缺粮问题;实行国家救济与灾民生产自救相结合;主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重视水利事业发展,积极参与防治水患、兴修水利工作(50)许红霞:《新中国初期陈云救灾防灾思想述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尚长风聚焦特殊时间点,考察了三年困难时期陈云的救灾工作,内容涵盖紧急进口粮食、精简城镇人口、救济城镇人口、调整党的农村政策等(51)尚长风、刘春:《陈云与三年困难时期的救灾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第6期。。

部分学者关注了时任内务部长谢觉哉的救灾思想。郑志锋考察了谢觉哉如何区分解放区政府与国民政府的救灾本质,认为国民政府将救灾工作等同于富含依赖性的“慈善事业”,经过层层搜刮的赈济款下拨到灾民已所剩无几;解放区政府则摒弃依赖与恩赐的救灾特征,是人民以自身力量对抗自然以及人为灾祸的真正意义上的救灾(52)郑志峰:《谢觉哉救灾思想述略》,《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韩颖总结了谢觉哉救灾思想,即“将人民生死视为救灾工作的大问题、强调救灾的系统性、救灾款发放的关键性、注重社会互助互济运动的作用、强调救灾与防灾并重、救灾工作的人民主体性和力戒官僚主义作风”(53)韩颖:《新中国成立初期谢觉哉救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等七个典型特征。崔艳红从危机管理视角出发,考察了谢觉哉救灾思想中蕴含“预防—应对—恢复与减轻—总结与评估”的内在逻辑,其中危机预防的中心内容是国家开展各种防灾建设;危机应对是把生产救灾工作列入一切工作的中心;危机恢复与减轻是积极领导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危机总结与评估要求各级领导深入灾区及时了解情况,走群众路线,及时总结救灾缺点(54)崔艳红:《从谢觉哉的救灾思想看党在建国初期的自然灾害危机管理》,《战略纵横》2011年第3期。。

有学者采用跨学科方法考察了这一时期中共的抗灾救灾工作。新闻舆论作为中共抗灾救灾的舆论喉舌,对于客观报道灾情灾况、壮大抗灾救灾声势、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陈骁从新闻学视角考察了《人民日报》关于灾难报道的内容、功能、人物形象和报道基调。研究指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人民日报》内容上突出救灾行动与救灾成效;功能上发挥政治宣传和鼓动救灾作用;人物形象上致力于塑造具有盲目乐观主义精神的阶级英雄;报道坚持“报喜不报忧,人定胜天”的总体基调(55)陈骁:《〈人民日报〉灾难报道的历史演变研究》,兰州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史海涛从公共政策学视角考察了中共的抗灾救灾工作。面对严重灾情,中共以“生产和恢复”为中心,宏观布局、统筹协调,制定了以中央政令为主导的、以政府包揽为特点的抗灾政策,以互助自救为辅助的重建政策,凸显“防救结合,以防为主”“生产自救,厉行节约”“中央包揽,主体单一”特征(56)史海涛:《建国以来中国灾害社会政策的发展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蒋积伟从危机管理视角总结了中共抗灾救灾的主要特征,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的灾害危机动员,实际上是一种具有“单一政治动员”特征的应急动员,动员过程中主要依赖“组织”和“宣传”两种手段,具有目标明确、纵览全局、协调各方、高效快捷等优势,但其中隐藏的诸如易受政治因素影响、社会参与率低、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等缺点也值得深思(57)蒋积伟、唐明勇:《新中国危机动员理念的变迁——以自然灾害动员为例》,《当代中国史研究》2011年第4期。。同样的视角,呼唤则客观评价了该时期的中共抗灾救灾工作。他指出,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中共在抗灾救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灾害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以生产救灾为中心,强调生产自救和自力更生;中央政府是唯一的救灾责任主体;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抗灾救灾模式凸显“政治挂帅”特征(58)呼唤:《新中国灾害管理思想演变研究》,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博士学位论文。。总体观察,学界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突破以往传统的研究范式,拓宽了研究视野。

学界关于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抗灾救灾的研究与民主革命时期相较差异明显:成果更为系统,横向上主要体现在救灾制度、救灾体制与救灾举措的统一与完善,纵向上主要体现在宏观视角下的长时段分析与总结。视角更为多样,中共主要领导人抗灾救灾思想研究日渐丰富、跨学科研究逐渐增多、区域研究与个案研究占据主导。究其原因,这一时期战争状态已经结束,作为民生保障的抗灾救灾工作自然而然与中共集中力量整顿旧秩序建立新秩序,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着力开展社会治理等工作相关,使得抗灾救灾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体系化,为学界开展研究提供了较为开阔的思路。现有研究系统性思维的运用有待进一步强化。如考察毛泽东抗灾救灾思想可将其与民生保障工作相结合,更加凸显其全面性;又如区域研究和个案研究,可以尝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典型等。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抗灾救灾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改革创新救灾思想,通过“规范救灾减灾的政策”“建立健全救灾减灾制度与体制”“不断提高救灾减灾工作能力”(59)赵铁锁、张彤薇:《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救灾减灾的举措及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下)》2011年。,逐步形成一套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救灾理论,其中包括“以人为本”的救灾理念,社会协同、全民参与、国际合作的多样化救灾思路,高标准科技减灾体系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救灾思想等(60)任平平:《中国共产党抗灾救灾思想与实践研究——基于对典型灾害分析的视角》,扬州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中共抗灾救灾的系统性研究。民政部救灾司编写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专题:减灾救灾30年》,从灾害信息管理、救灾准备、灾害救助、综合救灾及救灾捐赠等方面既肯定了30年来减灾救灾事业的巨大进步,又指明了未来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路径(61)民政部救灾司:《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特别专题:减灾救灾30年》,《中国减灾》2008年第12期。,为学界开展研究提供了权威性的思路指引。与该研究类似,蒋积伟的《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减灾工作研究》,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抗灾救灾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即以改变救灾款使用办法为中心的传统救灾调整时期、以建立救灾工作分级管理为中心的传统救灾改革时期、以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为中心的灾害救助新时期。同时,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抗灾救灾的演进特点、主要成就、时代缺憾、经验启示等做了论述。

中共救灾动员模式。救灾动员是中共利用强大政治力量开展灾害治理的重要手段,有效救灾动员是中共战胜各种公共危机的法宝。学界主要从危机管理角度考察中共救灾动员模式。孙晓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逐渐形成了以党政为主导、人民军队为生力军、广大民众为依靠力量、权威媒体为中介桥梁的富有中国特色的灾害动员模式,该模式与传统模式相比,信息管理显著进步,内容机制日益健全,国际支援走向开放,从而能够快速释放社会潜能、整合公共资源、形成强大合力(62)孙晓晖:《中国应对自然灾害的社会动员问题刍议》,《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鉴于研究侧重点的差异,学界还将该模式细化为经济动员、媒介动员、网络动员、国防动员(63)殷旭东:《灾害救援中经济动员的流程再造》,《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第6期。。

政治动员与社会动员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政治动员是中共依靠其政治权威,通过自上而下组织领导而开展的治理方略;社会动员则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利用行政渠道和民间渠道,激发全体组织和个人参与抗灾救灾的治理机制(64)朱力、谭贤楚:《我国救灾的社会动员机制探讨》,《东岳论丛》2011年第6期。。政治动员在凸显其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如代价高、持续性差、手段激烈等弊端,因此在抗灾救灾中,“应该由以政治动员为主走向以社会自主动员为主,应该从‘对社会动员’走向 ‘由社会动员’ ”(65)吴开松:《危机管理中的社会动员研究》,《兰州学刊》2009年第1期,第153页。。蒋积伟认为,动员方式的运用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制度特点和社会状况,中国灾害危机动员模式的选取不应完全参照西方学界的分析模式,要力图建构以政治动员为主导的良性混合动员模式,“这是我们制度的优越性所在,也是最有效率的一种动员模式”(66)蒋积伟、唐明勇:《当前中国公共危机动员模式辨析——以自然灾害动员为例》,《理论与改革》2011年第2期,第102页。。有学者对改革开放前后的动员模式进行了比较,进一步凸显改革开放后动员模式的优越性。童文莹通过比较“唐山地震”与“汶川地震”两种救灾模式,认为灾害救助动员模式是伴随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转变而逐步优化的,其中改革开放后形成“政治动员为主导,辅以社会动员”的模式,符合当前中国“大政府、小社会”的现实国情,依旧是新时期最主要的救助动员模式(67)童文莹:《中国巨灾灾后救助动员模式比较——以“唐山地震”和“汶川地震”为例》,《江海学刊》2010年第5期。。康沛竹将中国应急型社会动员与日本常规型社会动员进行对比,在分别阐释双方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防灾法制建设”“发动社会广泛参与”“加强日常宣传教育”等日本动员经验(68)康沛竹、向金芳:《中日抗震救灾社会动员体系比较》,《前线》2011年第5期。。

中共领导人的抗灾救灾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领导人高度重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将抗灾救灾摆在民生工作突出位置。学界对这一时期中共领导人抗灾救灾思想的研究以胡锦涛和习近平居多。王勇兵考察了胡锦涛抗灾救灾思想蕴含的典型经验,即贯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实行集中统一领导、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坚持信息公开原则、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依靠党的组织优势、坚持党对武装力量的绝对领导、坚持科技治灾、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69)王勇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经验研究》,《党的文献》2009年第6期。。王青总结了胡锦涛抗灾救灾思想的基本特征,即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科学性与民本性相统一、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统一、增强忧患意识与坚定必胜信念相统一(70)王青:《胡锦涛同志抗灾救灾思想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年第3期。。郭海龙考察了习近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思想,内容涵盖发挥党的领导作用、构建专群结合的灾害预防体系、实现救灾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注重国际合作等方面(71)郭海龙:《习近平新时代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思想的生成、内容与价值》,《红色文化学刊》2019年第1期。。魏继昆从中共抵御重大风险挑战的维度出发指出,面对诸如自然灾害等重大危机风险,全体党员干部要以“实干家”的身份,增强对重大风险的防控意识、提高对重大风险的防控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推进风险防控的科学化精细化(72)魏继昆:《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抵御重大风险的思想论析》,《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1期。。

中共抗灾救灾研究的其他视角。石平围绕执政党建设,着重考察了中共在抗灾救灾中的主体地位,论证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的观点(73)石平:《中国共产党是坚强的领导核心和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来自舟曲抢险救灾的启示》,《求是》2010年第17期。。刘文杰从公共管理学视角,结合对汶川地震的案例分析,对地方党委在抗灾救灾中贯彻执行的权责、重大问题决策的权责、组织人事的权责、协调各方量的权责进行了研究,论证了执政党在处理重大事件中总览全局的角色定位(74)刘文杰、刘智勇、路小昆、徐昌义、王启友:《重大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对中地方党委的权责研究——以四川为例》,《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王高贺考察了中共通过抗灾救灾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四大经验,即发挥中华民族主心骨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善于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75)王高贺:《中国共产党结合重大事件提升民族凝聚力经验探微——以应对特大自然灾害为例》,《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王勤瑶以山西省平陆县为个案,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抗灾救灾政策的演变。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财政体制的变迁、救灾客体的需求、国际环境的变换以及国外经验的流入,中共抗灾救灾政策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实现了向市场化起步、向社会化转轨、向法治化迈进的历史嬗变,呈现人本化、制度化、法治化、具体化、地方化等显著特征(76)王勤瑶:《改革与乡村:中国共产党救灾政策研究(1978-2012)——以山西省平陆县为个案》,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

通过对这一时期的学术史回顾可以看出,学界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抗灾救灾的研究,基本跳出了对灾害事件本身的研究,进而挖掘更深层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实现了由传统型到现代型的过渡,并与新时期相结合,具有显著变化:一是借助中共领导人的抗灾救灾思想论证“人民中心”的价值理念;二是借助灾害事件的应对探讨中共领导下的动员机制;三是借助中共抗灾救灾的应对机制考察中共的本质属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其原因可归结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抗灾救灾的应对机制,经历革命战争年代的初步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完善发展后,抗灾救灾实践趋于科学化与系统化,治理经验趋于成熟,体制机制有所创新,进一步促使学界研究不再单纯局限于救灾本身,而是转向执政党建设、危机应对机制的健全、民族精神的塑造等方面。现有研究薄弱之处为缺乏时代性思考,将中共抗灾救灾机制与国家治理有机融合、抗灾救灾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有效衔接等均是未来需要探讨的问题。

余 论

灾害事件属于重大公共安全事件,解决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效能的重要体现。回顾党的百年历史,中共在开展抗灾救灾的斗争中,以其强大的治理能力赈抚灾难、治国安民,取得了抗灾救灾的巨大胜利,切实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巩固了执政地位。学界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产生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中共抗灾救灾研究成果随着时代发展,呈现递进式增长。革命战争年代,成果多分布于新闻报刊、会议记录中,以经验总结为主,未形成系统资料归整,只能作为后期学术研究的参考资料;新中国成立后,由内务部、民政部、农业部等官方机构审定的诸如《建国以来灾情和救灾工作史料》《农业社怎样做生产救灾工作》等文献汇编大量出现,奠定了学界开展研究的史料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学界掀起中共抗灾救灾研究的高潮,涌现出一大批学术成果,既有纯史料整理,又有理论深究;既有宏观整体概述,又有涵盖地域性、阶段化、具体化的微观分析,为学界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侧重点发生转变。中共百年抗灾救灾史研究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时代变迁,侧重点不断发生转移,具体体现在治理主体和服务对象上。对于治理主体,研究突破了政府单一型的治理范式,更加注重“国家—社会—公众”共同在场的运作模式,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机制。就服务对象而言,对革命战争年代的研究,重点关注中共应对灾害的基本政策,主要服务于战争需要;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研究,重点体现在中共政治权威的树立,主要服务于巩固政权、增强政治认同的需要;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重点是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主要服务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研究侧重点的转变直接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

跨学科研究逐渐增多。学界对中共抗灾救灾的研究突破了历史学科界限,延伸至多个领域,视角趋于综合化与多样化。如对革命战争年代中共抗灾救灾的研究,更多从历史学视角出发,总结时代背景、救灾举措和典型经验,重在过程梳理;对新中国成立至今的研究中,除却历史学视角外,逐渐拓展到社会学、新闻学、管理学、政治学等领域,重在借用中共抗灾救灾的历史纪实,探讨其内含的深层次问题,如抗灾救灾中如何处理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如何发挥新闻舆论的喉舌作用、如何构建体系化应急管理机制、如何论证中共与民众的“鱼水关系”等,这是学界对中共抗灾救灾研究的一个全新突破。总体而言,现有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成绩斐然,但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仍属广阔。

宏观视角对中共百年抗灾救灾史进行整体归纳与系统总结。学界对中共抗灾救灾的研究多局限于区域性、阶段性微观视角,大历史观下的分析较为欠缺。现有文献只是对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应对机制进行同质化整合,缺乏对各区域、各阶段内在关联性的统筹,未形成系统化、全面性的研究体系。从大历史观的视角进行纵向分析,有助于展现不同时期的灾害应对特征,把握各阶段的内在关联,从而实现中共抗灾救灾研究的新突破。

运用比较方法探讨中共抗灾救灾的应对机制。现有成果趋向于就中共领导下的应急管理机制进行分析,缺乏第三方研究视角。基于对“比较视野下的分析论证更具说服力”的认知,研究中共抗灾救灾工作,除却从中共自身观察之外,还要横向寻找对比点,在比较视野中发掘不同政党、国家应对灾害事件的态度、举措、特点与经验。比较方法运用对于论证中共抗灾救灾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视角总结抗灾救灾经验。中共抗灾救灾史不仅是一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史。作为抗灾救灾的领导主体,中共的政治属性决定其“人民中心”的执政理念,并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己任,灾害治理效能代表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程度。如何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灾害应对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将中共百年抗灾救灾的基本经验转化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治理效能,亦是今后研究需要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动员救灾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应急救灾工作的“侦察精兵”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救灾“吉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