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29 03:47龚雨薇刘艳军易筱雅
南方论刊 2021年6期
关键词:恩格斯三农学者

龚雨薇 刘艳军 易筱雅

(1.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长沙 410128;2.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武汉 430074)

城乡关系的变化将会导致社会状况的变化,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不仅对苏俄等国家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我国来说也一直对我国的城乡关系的发展有着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理论源泉,并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下将理论转化为了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理论。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提出了建立和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随着这些体制和政策的提出,我国的城乡关系将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虽然,我国的城乡关系一直在往和谐的方向发展,但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依旧十分显著,城乡关系的稳定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关,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背景及开端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来源,学者们众说纷纭,一部分学者如叶昌友、张量[1]认为其最初来源于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托马斯·莫尔就曾经在著作《乌托邦》[2]中描述了一种城乡融为一体、共同发展的社会状态。随后在资本主义的压迫下,由于城乡矛盾激化,傅立叶、欧文等人也曾提出过城乡融合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就是受到了以上这些观点的影响。还有一部分人如李红玉[3]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还收到过李比希的农业“归还”理论的影响。这些都可能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来源。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针对城乡关系发表过著作,其城乡关系思想都蕴藏在他们的其他著作里。隋筱童在其文章里说:“马克思和恩格斯虽未就城乡关系问题撰写著作进行集中的论述,但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一系列著作中都曾从不同角度论述过这一问题。”[4]通过对这些著作的研究,赵阳[5]等学者们普遍认为恩格斯于1844年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6]是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在文章中对城乡关系进行论述。这本著作里面提到由于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难以容纳如此多的人口,城乡的对立由此产生。因此,恩格斯所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被学者们看作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开端。

二、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城乡关系发展的一般阶段

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学者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他们普遍认为针对城乡关系的发展趋势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其中许彩玲、李建建[7]提到城乡关系的发展的思路是城乡发展是从混沌一体到对立分离再到融合发展的三个阶段构成;汪巽人[8]表示城乡关系的发展经历了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差别、城乡融合阶段;周志山[9]表示城乡关系的发展包括两步:分离与对立、统筹与融合;崔越[10]认为城乡关系是沿着“一体”“分离”“联系”“融合”四个阶段构成;费利群、滕翠华[11]则认为城乡关系一般经历为城乡混沌、城乡对立、城乡关联、城乡统筹、城乡融合。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虽然学者的观点并不是完全相同,但是我国的学者普遍认为城乡关系的初级阶段都是城乡的分离、对立,在通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后城乡关系最终都会走向城乡融合。

(二)城乡的分离和对立的原因

城乡的分离和对立的原因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私有制的产生,马克思曾经提出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城乡发展不平衡密切相关 ,他曾说“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12],社会的分工导致了私有制的产生,城乡的分离和对立本质上就是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引发的社会矛盾。

白云朴、惠宁[13]认为城乡对立和分离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的社会分工,但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岑乾明、宋卫琴[14]认为社会分工使得社会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因此使得它们之间的利益分裂,从而导致城乡的分离和对立。

所以说城乡的分离和对立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的社会分工,最直接原因则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产生引发的阶级对立。

(三)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描述过城乡的分离、对立所产生的后果,“居民第一次被划分为两大阶级,这种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在乡村里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15]所以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到达城乡融合发展阶段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而要想消除城乡的分离和对立,达到城乡融合发展,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首要条件。

其中学者盛辉[16]认为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可以增加物质财富,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学者袁田雨[17]也曾在文章中提到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坚实基础。

其次,因为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是导致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原因,所以学者们认为废除私有制、消灭旧的社会分工也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条件。

孙成军[18]提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是无法解决城乡对立问题的,废除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消灭城乡对立的重要条件。张晓雯[19]认为消灭旧的社会分工,才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对城乡间分离和对立的“保护伞”,打破城乡间这种不平等的分工,才可以强化城乡间的联系,最终达到城乡融合。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提出大力发展生产力,破除旧的社会分工,废除私有制,进而消除城乡的分离、对立,最终达到城乡融合。

三、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历史演进

(一)毛泽东城乡关系思想

十月革命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也对我国的城乡关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毛泽东就将理论联系实际,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属于我国的城乡关系道路。

通过对其研究,我们发现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侧重点各不相同。不同的学者将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城乡关系思想脉络进行过梳理。其中李建建、许彩玲[20]认为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分为四个阶段:以农村为重心,最终夺取城市→优先发展重工业,城乡统筹兼顾→超速发展工农业→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周景涛[21]认为,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是有以下三个阶段:立足城市、凸显乡村→发展乡村、徐图城市→融入城市、兼顾乡村。而汪晓莺[22]则将其分为两个中心任务:农村包围城市来夺取政权→消灭城乡差别。

通过观察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心问题,但通过分析,能够提取出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是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以农村为切入点,在夯实农业的基础性地位的基础上,支持工业化建设,逐步做到城乡统筹兼顾。

(二)邓小平城乡关系思想

邓小平将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进行了进一步深化,国内学者关于邓小平的城乡关系思想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在“三农”问题思想方面;在工业化发展思想方面;在城市化发展思想方面。

其中在“三农”问题思想方面,吴昌荣[23]认为,邓小平的“三农”问题思想把农业放在重要的地位上,邓小平曾说“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24],农业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其中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具有重要意义,邹谨、葛君梅[25]曾在文章中提出农业现代化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工农联盟的巩固。

在工业化发展思想方面,孙肖远认为[26],邓小平的工业化思想是从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次序发展,从我国的经济结构出发做到协调发展。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工业化的发展也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支持。

而在城市化思想发展方面,与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不同,邓小平提出了一个非均衡的发展思想,使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采用“三步走”战略。学者申小蓉[27]通过分析认为“三步走”的战略历程与现代化建设的变革内容其实是相同的。

我们将学者对邓小平的城乡关系思想三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一个横向对比,可以发现邓小平的城乡关系思想本质上就是从农业现代化阶段走向工业现代化阶段,最终迎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它与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虽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是继承了其思想内核。

(三)江泽民城乡关系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江泽民继续吸取毛泽东、邓小平的城乡关系思想的经验,并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学者一般将其称之为江泽民的“三农”问题思想。

其中,林祖华、吴钧伟[28]认为江泽民的“三农”问题思想不仅把“三农”问题看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还看作关系到国家全局的根本问题。谢根成[29]在其文章中将江泽民的“三农”问题思想与邓小平的“三农”问题思想进行比较,认为江泽民的“三农”问题思想在农业的基础地位的认识上、农村的改革思路上、调动农民积极性的看法上和科教兴农的战略上,都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的“三农”问题思想。郭洪亮则[30]认为,由于所处历史时代不同,江泽民的“三农”问题思想与邓小平的“三农”问题思想主要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前者是解决农民温饱问题,而后者在平衡工农业关系。

通过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虽然邓小平的“三农”问题思想与江泽民的“三农”问题思想都是解决“三农”问题,但是这两个思想是相似而又不同的。江泽民把“三农”问题的地位从“重点”提到了“首要”的位置上,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的“三农”问题思想,解决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一些新任务、新问题。

(四)胡锦涛城乡关系思想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个统筹”要求,其中“统筹城乡发展”是“五个统筹”之首。其实早在江泽民的“三农”问题思想时期“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就已经被提出,胡锦涛在此基础上再一次重申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地位。

王梦奎[31]认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就是解决“三农”问题,在当前着重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目的就是解决城乡之间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针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姜作培[32]在文章中认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包括城乡通开、城乡协作、城乡协调、城乡融合四个层面,而姜太碧[33]则认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有以下三个方面:城乡制度统筹、城乡要素统筹和城乡关系统筹。李军刚,孔垂海[34]在他们的文章中表示胡锦涛的“统筹城乡发展”思想不仅丰富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而且具有推进城乡就业制度一体化建设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胡锦涛的“统筹城乡发展”思想将之前历届领导人关于城乡关系的观点进行了继承和深化,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了当前历史时期城乡发展的中心任务。

(五)习近平城乡关系思想

习近平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条件的新变化,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任务,形成了“城乡发展一体化”思想。随后,在党的十九大又提出了“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习近平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思想和“城乡融合发展”思想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理论的各个方面,国内学者通过对习近平经典著作、讲话和其治国理政等相关的文献进行研究,对习近平的城乡发展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国内学者对于习近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思想有以下观点:高长武[35]认为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战略任务也是必然要求;张晓山[36]认为为了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必须更加关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蒋永穆、赵苏丹、周宇晗[37]等学者将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分成了八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的程度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二是城乡一体化建设要保持中国特色,三是要站在全局利益上来发展城乡关系,四是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来发展城乡一体化,五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在于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六是要不断深化农村和农业的体制改革,七是加强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八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顶层设计,他们认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的“城乡融合”思想的观点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学者陈文胜[38]认为中国现在已经迎来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新矛盾决定新方向、新目标决定新要求、新时代开启新境界。刘博雨[39]在其文章中指出城乡融合发展必须要从制度、规划、产业、公共服务、要素、居民收入、居民权益、治理、文明方面加快推动融合。学者梅浩[40]则认为,我们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实践路径,坚实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

习近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思想与“城乡融合发展”思想都是习近平针对当前我国城乡关系的实际情况、结合之前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思想,为我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正确的指引。

四、评述与展望

通过国内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是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而来,并通过不断的接续发展,最终得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思想。

我国学界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研究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较多,他们通过对其著作的梳理和分析,从中得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的主要内容。而针对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的中国化方面,国内对它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九十年代初,目前的文献总体数量不多,而且多以期刊为主,硕士、博士论文很少,已有研究大部分是对党的历届领导人的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其中对毛泽东、邓小平的城乡关系思想研究较为全面,而有关于江泽民、胡锦涛的城乡关系思想研究较少。对于习近平的城乡关系思想,较多的文献集中在对习近平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思想的研究,而对“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随着国家对城乡关系的不断重视,“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城乡融合”等关键词已经成为了近期很多学者的研究热点,对习近平的“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的研究在近期已经有了逐渐热门的趋势,与此同时学者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化的研究热情也会逐步提高,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方面有可能是学者研究的未来走向:(一)对坚持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党的十九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三农”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加大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的农村发展指明方向,推动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二)对优化城乡产业布局、推进城乡产业一体化的研究。通过对其的研究,可以推动城乡产业融合,促进工农业的互动发展,使资源在城市和乡村之间达到最优的配置。(三)对促进城乡文化融合、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研究。缩小城乡居民的文化差距,发展文化产业,是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精神动力。通过对城乡文化融合的研究,可以为城市和乡村之间互相吸收对方的先进思想提供新方法,使二者扬长避短、整体协调发展。(四)对保障城乡平等就业、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的研究。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关乎民生的第一问题,当前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依旧十分严重,要想给农村务工人员公平的国民待遇,就必须加大对保障城乡平等就业问题的重视,所以未来对保障城乡平等就业、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的研究必不可少。

猜你喜欢
恩格斯三农学者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吃不下早饭”的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