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许国燕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方法,促使工作越来越高效、便捷。某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省林业局直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实行政府会计制度,是我国重要的森林生态保护和科研调查建设基地。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对林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林业补助项目资金种类繁多使得国家对财务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政府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管理会计的转型等,对保护区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应对变化,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解决当前财务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大力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
当前保护区财务信息化面临的困难,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人”、“财”、“物”三大方面。
(一)“人”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复合型”人才的缺乏。①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大多数保护区没有独立的财务部门,无法从高位推动有关部门和人员积极主动参与财务信息化的工作;②业财融合不够,财务人员及相关部门对财务信息化发展的认识不明确,同时在财务信息化操作技能等实践水平上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欠缺,财务人员每天闭门搞核算,业务人员只管用钱,事前和事中不沟通、不交流,从而限制了财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1]。
(二)“财”的方面主要体现在经费没法保障。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需要坚持数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有适当的经费保障才能开展,既要有硬件网络条件也要有安全设备。大多数保护区的经费拨款只能勉强保障人员运行,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到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导致一些财务信息化的模板往往因资金原因被搁置。
(三)“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实施效果不佳。①信息化模块标准不统一。各部门“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存在,各信息化软件直接数据共享困难,各自都有相应的标准提供各自需要的数据,数据之间“打架”现象时有发生。同时,由于数据标准的不统一,导致大量的重复劳动,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②信息系统缺乏对内控的考量,未能充分将内控融入信息化。基于原有观念,业务部门认为做好业务工作就行,财务部门认为管好财就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两张皮”,缺乏相互融合,不能形成合力。
解决保护区在财务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解决“人”、“财”、“物”等方面遇到的困难,进而推进财务信息化进程,发挥财务信息化的效果,促进财务管理水平提升。
(一)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和“引”。保护区领导应该重视财务人员的培养,成立独立的财务部门,由培养传统的记账员转向培养会计与信息化相关学科交叉的管理会计人员。单位在对财务人员培训时除了财会知识培训,更要加强信息化相关内容的培训力度,以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在新进、引进财务人员时着重于复合型人才的选拔[2]。
(二)对保护区给予专项资金支持。财政根据各保护区的资金情况,加大对资金较困难单位财务信息化的专项资金支持,将统一性高、适用范围广的财务信息化产品由财政统筹安排,促进整个行业财务信息化环境整体提升。
(三)国家或行业制定相关统一标准或规范。由国家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建立统一的财务信息化标准或规范,对各信息化系统间的兼容接口方面制定相关标准及要求,使各保护区在推进财务信息化过程中方向更加明确,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低财务信息化的成本。
(四)单位制定统一的信息化方案,建立沟通机制。单位层面建立统一、完善的信息化实施方案,从全局角度制定单位信息化框架和标准,在顶层设计上规划“业财融合”,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打通各信息系统,有效联通数据,打破“信息孤岛”。
(五)单位加强对信息化项目的绩效管理。针对信息化项目事前开展充分的调研和绩效评估,使信息化项目能够与相关需求相匹配,避免项目盲目上马。加强信息化项目绩效管理,对信息化项目开展好绩效评价,强化信息化项目的跟踪管理,使其在实施落地后能有用、好用、在用,充分发挥相关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