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市高埂街道“有偿使用共管”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模式

2021-12-29 11:06:28四川省农田建设发展中心邛崃市农业农村局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1年6期
关键词:邛崃市高标准管护

四川省农田建设发展中心邛崃市农业农村局

近年,邛崃市投入约1.7亿元,在高埂街道建成高标准农田3.9万亩。项目建成后,实施业主将工程设施总量和分类工程措施明细移交街道,街道再将移交资产量化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并与村签订管护合同,做到产权明晰,责任落实到位。2017年以来,邛崃市高埂街道积极探索建后管护新路,建立三大机制,形成“有偿使用共管”管护利用模式,有效解决了建后管护难题,打破了多年“重建轻管”的工作格局,推动了农田工程长久发挥作用,促进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一、实行“三级组织”联动监管机制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组巡、村查、街道督的“三级组织”联动监管机制,落实监督职责,建立巡查台账,及时发现基础设施损毁情况。高埂街道为建后管护监管主体,承担本行政区域内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运行管护的监管职责,负责监督、检查工程设施运行管护工作和责任的落实情况;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为建后管护主体,同街道签订管护责任书,负责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村民小组负责高标准农田内生产设施常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村(社区),并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督促种植业主、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进行维修整改。

二、实行“三方主体”联合维护机制

建立种植业主、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镇土地合作联社“三方主体”联合维护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各司其职,相互配合,高效管护高标准农田。种植业主负责承包、流转经营的土地上作业道路、灌溉沟渠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维护;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负责村组道路、提灌站、机井、主要沟渠等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维护;镇土地合作联社负责提供维护标准与技术指导,组织培训土地规模流转种植业主、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人员,交流管护经验,提高管护水平。

三、实行“公共设施”有偿使用机制

高埂街道经过充分调研后出台土地流转指导意见,实行公共区域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有偿使用制度。在流转土地时,按照20元/(亩·年)的标准,由各村(社区)土地股份合作社同步收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费用,用于高标准农田公共基础设施管理维护,节余资金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全街道每年从中实际花费30多万元用于维修维护,目前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运行正常。

猜你喜欢
邛崃市高标准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11-26 07:00:56
文旅融合背景下邛崃市文创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旅游纵览(2021年10期)2021-10-23 06:43:31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6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36
高标准高质量转入“三年行动”
邛崃市农村小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当代陕西(2018年12期)2018-08-04 05:49:08
邛崃市茶马古道保护研究初探
世界家苑(2018年3期)2018-04-27 11: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