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娇
中华文明作为原生性文明,延续数千年且历久弥新,显示出极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正是中华文明所特有的三道生命线在当下的鲜活延续。
“中华文明作为原生性文明,延续数千年且历久弥新,显示出极为强大的生命力。”在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姜义华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中国所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正是中华文明所特有的三道生命线在当下的鲜活延续。
第一道生命线:以人为本位
“以人为本位,而不是以超越人间的神明为本位,是贯穿整个中华文明的第一道生命线。”姜义华解释,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具有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基石的人类文明。唐尧、虞舜至今,中华文明高度重视人的社会性和群体性。正因此,中国人具有浓重的家庭意识和家族意识。
中华的先民们确信文化是他们自己创造的,这种文化就必然以人为其核心。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人伦的幸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便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中华文明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是衡量万物价值的尺度,人的道德准则源于人的本性,人的智慧源于人的内心。先民的这种思维定势为中华文明打下了深刻的民族烙印,那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中华的先民把人间的圣贤当作崇敬、仿效的对象;以“立德、立功、立言”等生前的建树来实现生命的不朽;从日常人伦中追求仁爱心和幸福感。
与西方文明相比,中华文明不是靠一个外在的神或造物主,而是靠人的道德自觉和自律,强调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中国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护都是靠人的道德自觉和自律。这就是中华文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第二道生命线: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的并行与纠缠
天下为公与天下为家的并行与纠缠,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第二道生命线。“中国的家、国、天下命运与共的综合型社会结构,‘民惟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哲学,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精神都是这条生命线的催生物。”姜义华说道。
在姜义华看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深刻烙印在中国人的基因之中。正因此,中国一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共同发展而努力。这点尤其与提倡“丛林法则”的西方国家不同。在一些西方国家,人与人之间充斥着紧张的竞争关系,极端的利己主义。“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思想甚至成为滋生霸权主义的“温床”,破坏了全球发展的平衡与安宁。然而,隨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和平与安全已成为重要议题,极端的利己主义、竞争思想早已过时。
“人的本质,从来都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在姜义华看来,全球化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从未如此紧密。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更启示人们:人类命运与共,只有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才会有“共生”“共赢”的未来。
第三道生命线:中庸之道
然而,在推进全球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文化等方面的现实差异造成道道鸿沟。在姜义华看来,破解这道难题,仍可从中华文明的生命线中取经。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意为,根据过与不及两端的情况,采取中庸之道来治理百姓)当今世界尤为需要发扬‘中’的概念。”姜义华说,所谓“中”,并非无原则的折中,而是对宇宙万事万物互相矛盾又互相统一的运动坚持总体性、全面性、本质性的认知和自觉应对。
中华文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中庸精神,持经达变、与时俱进的“时中”气质,以及尊重差异、包容异己的“中和”法则,这些精神传统在当下具有特别的优势,可以避免僵化思维,进而发挥多元共通的交融优势,确保经济转型渐进平稳而非激进动荡,实现经济发展多元共融。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抓住主要矛盾,倡导“和而不同”“文明共生”,正是对这条生命线的生动实践。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