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提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径研究
——以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2-28 02:40刘宾年朱永迪张子成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产教校企实训

景 兰,刘宾年,朱永迪,张子成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和类型特征。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新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于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扩大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高”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并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提质关键

(一)明确概念,精准目标定位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发展和巩固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的必由之路,深刻理解两者的区别和内涵,对高职院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办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宏观上看,校企合作的主体是高校,是高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单向向企业靠拢寻求联合,满足学校的育人需求和企业的用人需求。而产教融合是行业、企业和高校等主体组成一个共同体,达成双方在教学理念与商业理念的共识,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进行融合,形成要素互补,实现生产与教学深度融合。从微观操作来看,校企合作在学习方式上注重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结合。产教融合强调学习内容必须是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因此,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需要一个渐进升华的过程。

(二)明确逻辑,精准发展定位

“双高”建设,是职业教育由层次教育转向类型教育提质培优的关键之举。要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是推进的重要原则。因此,从“双高”建设与产教融合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看,他们本质上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工作的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前者代表高职教育迈向高端、争创一流的目标,后者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原则和路径[2]。

(三)明确难点,精准质控定位

要实现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不会是一蹴而就,难点较多。作为校企合作主体的学校侧,与企业在性质、体制和功能结构上有系统差异,两者会趋于不同的价值取向,会出现组织之间短期利益获取,合作成效和持久性会受限制。企业侧的目标是追求利润,需要创造经济效益,必然导致企业会权衡投入与产出,若得不到相关利益补偿,企业是不可能自觉参与到校企合作之中,这必然会出现“学校一头热、企业一头冷”。因此,深化校企合作是实现产教融合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而构建国家、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和高校命运共同体,开展多元化合作是深化校企合作的关键[3]。

(四)明确重点,精准对标定位

由深化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实现,就要健全完善政府主导的协调机制、刚性法律的约束机制、职教集团的运行机制、多元稳定的投入机制、校企合作的评估监督机制等体制机制。比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双轴四轮驱动产教融合模式,连同了“政校行企”四方保障,有利于更好地解决以往商贸类专业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弊端;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与山东众地阳光集团成立酒店学院,学院与企业以利润分成的形式进行风险分担利益共享[4]。德国比蒂希海姆—比辛根职业学校的“学习工厂4.0”的模式,融理论教学于实践场所中,学生可以一边听讲一边通过平板学习案例。实操训练中学生分段进行角色转化,最终可依据提交的数据、组合生产原料制造出了汽车模型[5]。

三、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深化校企合作的探索实践

近几年,学院突出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贯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线,带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课程改革、“双师型”队伍、社会服务等四个方面的人才培养效果的最优化。并且通过发挥智能化实训管理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两个平台的信息化优势,努力实现“专业育人、双师育人、环境育人和实践育人”等四个重点方面的协同育人,成功探索出了校企“双轮驱动、四齿耦合、双向保险”校企合作多元育人的新模式(图1)。

图1 校企“双轮驱动、四齿耦合、双向保险”实践育人体系示意图

(一)驱动教育链与产业链对接,落地落实校企育人双主体

学院依据甘肃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提出“构建以兰州为中心的核心发展区,重点加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先进制造、商贸物流、金融等产业相关专业建设”为依据,结合专业群发展实际,主动拓展与政府、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不断地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在市政府的支持下学院构筑了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通过设立合作办学处进一步规范强化校企合作运行管理,努力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办学格局。通过开展毕业生“3+X”跟踪服务,进一步强化社会评价。构建了校企合作的多元育人体系(图2),靠实明晰了校企双方的双主体育人责任,深入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图2 校企合作多元育人体系示意图

(二)耦合人才链和创新链,厚植技能人才成长沃土

第一,学院主动适应甘肃“十大生态产业”发展需求,针对在校生学情,组建优化了“学前教育、数控机电、汽车维修、动漫传媒、生物工程、清洁能源”为特色的专业群,94%专业契合了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乡村振兴扶持政策。同时学院建立了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育人实践基地,融甘肃红色文化与专业群建设中,让学生、在感悟甘肃红色土地魅力的同时,强化技术技能学习。并且通过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内容,强化了校企双方双主体育人的协作效力,双方合作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了“必修+选修+实践”的“2+1”课程体系,实现了专业育人(图3)。

图3 “2+1”课程培养体系示意图

第二,学院通过校企双方建立《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全面实施师资队伍培训三年行动计划,构建“课堂生态”,强化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改进教学内容与教材,健全“固定岗+流动岗”教师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岗课赛证”相互融合机制(图4)。突出了学校老师教学生、企业中师傅带徒弟,着力实现职业教育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实现了双师育人(图5)。

图4 岗证赛课示意图

图5 校企质量导向示意图

第三,学院通过不断丰富职业学校办学形态,充分挖掘校企合作优势,一方面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提质培优,强化实践教学成效。另一方面通过签约共建项目建设,盘活政府、行业、企业的优势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建成了甘肃省学前教育、文化产业职业教育集团。布局实施了24个“‘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建成机械工程、汽车钣喷等3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鲲鹏产业学院”等14个西北重点实训基地。遴选19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建成了3万m2敏行实训中心。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了兰州市网络安全学院、兰州市跨境电商人才孵化中心、甘肃省古籍修复技艺传习点、省级众创空间、精细木工国家集训基地、商品展示技术国家基地、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等人才培养基地,实现了环境育人。

第四,学院竭力发挥职教集团优势,开展职教扶贫和社会培训。已连续培训1000多名幼儿园长、幼儿骨干教师。通过非遗传承,在全省开展了活态非遗等社会化服务。通过“网络安全进校园”,已经为兰州市34所中小学开展了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综合实训考试中心的建设,已承接了我省各类全国职业技能考试近16万人次,开展了14个项目近万人次社会培训。围绕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学院与甘肃省家庭服务行业协会签约“校企战略合作”、与甘肃陇原妹巾帼家政签订“产教融合责任书”,实现了实践育人。

(三)优化质控链,保障合作质量双保险

为构建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估监督机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学院一方面强化对合作企业资质的评估,制定出台了学院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和企业遴选标准,强化对校企合作企业的质控把关。另一方面,学院通过建立智能化的实训管理平台,通过架构“学生、辅导员(指导教师)、系级管理员、校级管理员”四级评价体系,及时跟踪记录顶岗实习学生日常学习、成绩评定和毕业设计。同时依据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平台,及时指导学生画像,开展8字螺旋,帮助学生提升整体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四、结语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双轮驱动、四齿耦合、双向保险”校企合作多元育人的新模式,契合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需求,一定程度上破解了高职院校由深化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中出现的合作不稳渠道不通、模式单一内容不深、合作效果不佳、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对争创省级双高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产教校企实训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