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喻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范式的改变,以网络为核心和代表的新媒体冲击着传统传播格局,信息权利转移、全时全平台传播、去中心与再中心化成为当下传播领域突出表现和发展趋势。媒介传播格局的改变随之引发话语权力、话语交往策略和话语阵地的转变,主流意识形态在新媒体去中心与再中心化复杂传播环境下的话语建设面临极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直接露骨的硬性传播方式逐渐向含蓄隐晦方式转移以适应网络传媒,因而具有更胜以往的隐蔽性与破坏力,如何认识历史虚无主义这种转变,是我们治理历史虚无主义引发网络传播乱象的关键。
新媒体条件下的历史虚无主义不再以标准化、理论化的姿态呈现,而是转变传播策略,藏匿于喧嚣的网络舆论之中,这种变化反映出新媒体条件下历史虚无主义传播特点。
一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的叙事话语大多为平铺直叙的线性叙事方式,其直接、高辨识度的价值倾向,受众一眼便可看穿因而常常遭到抵制。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借助于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发展实现话语表达方式的转变,即脱离线性的叙事话语,转而将所表达观点通过设计逻辑陷阱、运用多种叙事手法诱导受众逐步接近深层含义。历史虚无主义所聚焦的不再是直接的观点表达或价值观传递,而是对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深入研判,捕捉人们忽略的细节,利用新奇的标题吸引受众,通过对细节的“加工”创造出某些“惊世言论”,以这些细枝末节、非主要矛盾逐渐向事件的中心推进,进而得出反面的否定性的结论,从而推翻既定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种渐进式的解构手法一是能够避免主流舆论的批判,便于在网络空间传播;二是满足了部分网民求新猎奇的心理,因而受到一部分人的追捧;三是所选取的细节是普罗大众涉猎较少同时主流意识形态又忽略的背景,网民缺乏专业知识容易被引导。历史虚无主义在新媒体传播格局下的话语转变使其伪装性、生存力更强。面对真假难辨的情形,一般网民难以准确辨别,在历史虚无主义精心伪装面前不知不觉被引导,动摇既定立场甚至怀疑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主流舆论的公信力面临威胁。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不断蔓延可以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历史虚无主义自身善于利用新技术、新手段进行伪装传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历史虚无主义在表现形式上精心包装,让人难辨其形、难识其质,这种突出的变化值得我们加以警惕。第一,理论学术化。历史虚无主义常常采用“学术研究”“学术探讨”等形式乔装打扮,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新阐释”和“解读”,整理、挖掘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细节,并通过对历史细节、片段的重组构造出与大众认知相悖的另类历史以此代替正史。同时,历史虚无主义奉行“拿来主义”,将某些西方资本主义理论进一步阐述来彰显所谓的“学术创新”,这些资本主义理论带有明显的反马克思主义倾向,威胁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第二,文艺娱乐化。历史虚无主义常常身披文艺的外衣,采用“符合大众心理和娱乐习惯的文化消费模式”[1],使广大人民群众放松对错误思想的警惕,受其引导,个人价值观和辨别力遭到不同程度影响。第三,理论形态娱乐化。身处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个人信息权利被网络无限放大。历史虚无主义打着“言论自由”“舆论自由”的旗号,将历史问题置于“自由”的外衣下,看似自由实则借机成为宣泄个人情绪的工具。这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在现代网络传媒条件下往往演变为一种舆论,由于身处网络空间,其炮制者、传播者往往可以借口行使言论自由权而躲避法律的制裁,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
在当前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的传播格局下,历史虚无主义利用网络技术将历史评价与历史观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融合,渗透到微信、微博、贴吧、论坛以及部分自媒体平台,由于以民众日常生活为切入点,强调生活体验,极易得到民众的呼应和认同,导致部分网民质疑既定历史真相和历史客观性。新媒体条件下的历史虚无主义以“小切口”方式捏造“大文章”,使片面化的观点在网络的加持下快速传播,形成网络舆论场,扰乱原本的网络秩序,挤压官方话语权。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使其传播拥有极大的便利,历史虚无主义利用网民的猎奇心理和从众心理传递虚无价值观,近几年发生的“恶搞英雄”、反韩国部署“萨德”等事件引发的紧张舆论大都与历史虚无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足见其影响之大、渗透力之强。
新媒体条件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注重利用网络技术和感性传播实现对广大民众价值观、人生观的深度操控。历史虚无主义表现形态多样,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和影响力。
网络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促进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兴起,如今新媒体平台已成为汇聚人们思想观念、传播社会思潮的新阵地和争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战场。西方发达国家凭借互联网先发优势,利用新媒体传播技术和网络霸权对中国进行网络渗透和文化殖民,企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当今时代,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纭激荡。”[2]历史虚无主义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大肆传播其虚无价值观,抨击我国环保政策、人权政策;攻击党的创新理论,否定党的理论的科学性;与境外敌对势力和组织勾连,煽动网民情绪,操控网络舆论走向。主流意识形态依靠对信息的绝对掌控而衍生出的话语权被新媒体技术轻松破解,甚至被推离话语中心处于边缘化,主流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和网络话语权不断被削弱。
身份认同是指个人在基于自我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对所在群体的身份、价值观等认可,并产生相应归属感、依赖感、自豪感以及行为模式。对民族身份的认同体现出个体对本民族的信任和依赖的情感,个体“享受其成功,想象其未来发展,抛却其焦虑,拒绝其他选项的问题”[3]由此而产生的共同价值观和历史记忆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当代青年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建设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这就要求青少年必须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主义在精心伪装下散布反动言论,试图剥离青少年对民族的认同感,造成青少年价值观念虚无、崩塌,使其陷入精神空虚和迷茫中,从而在心理层面瓦解文化自信。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独特民族管理制度,为我国社会和谐稳定与民族团结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历史虚无主义攻击我国民族政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围堵。历史虚无主义不断挑起具有争议的民族话题,破坏社会稳定。历史虚无主义将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民族风俗直接等同为封建迷信,放大普通民众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误解;将西藏、南海部分岛屿等与西方分裂势力精心炮制的概念或说辞相对应,试图将部分边境地区从中国版图上分割出去,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在动荡的世界局势面前,历史虚无主义不断传播带有损害民族利益和破坏民族团结的思想,以期挑起民族冲突,制造分裂事实。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4]治理新媒体时代的历史虚无主义传播,防范和化解历史虚无主义带来的危害,需要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能动性,齐心协力,通力合作。
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蔓延的趋势,党和政府要及时完善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在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使新媒体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放大器”。要重视新媒体技术,推动新旧媒体融合发展,加强网络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的建设,建设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具有中国特色、吸引力强的网站门户,注重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方式,重视感性传播,以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政府声音,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凝聚力,做到“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标志性话语绝不可随意弃用,流行的西方主导性话语绝不可盲目套用,面对各种敌对的意志形态话语,绝不可‘沉默失语’”[5],以构建起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积极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对于突发事件、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心的话题,要及时表明态度给予正面回应。面对历史虚无主义随意、刻意“发声”的局面,必须高度重视网络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积极培育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网络意见领袖,通过网络议程设置、议题框架设置提高引导公众舆论的能力与水平。
规范网络空间话语秩序,维护网络空间环境安全是治理历史虚无主义传播乱象的必要条件。一要加强信息发布、传播与转发等新媒体传播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快推进网络法制建设,提高网络法治能力,用法律的手段约束无序传播和恶意传播,严防乃至杜绝历史虚无主义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大肆传播;二要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对散布网络虚假信息和谣言人员的惩戒力度和犯罪成本以维持良好的网络秩序;三要创新新媒体传播平台的信息监管和预警技术,提高对新媒体传播平台各种敏感信息的监控、过滤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我看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重点就在哪儿。”[6]要着重培育网民的网络素养,开展网络信息教育,增强网民网络安全意识和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培养网民的成熟理性的心态,减少不良情绪宣泄和发表过激言论。同时要抓好对青少年的意识形态教育,善于凝聚多种力量“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7]引导青少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