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
(作者单位:泊头市教师发展中心)
2019年度县级教研员公开课笔者选了《压缩空气》一课,在上小学时学会了利用圆珠笔芯发射湿纸团的游戏,现在明白了其中利用了压缩空气的原理。那何不引导学生就此进行一次项目式学习呢?通过在项目各阶段设置不同的任务情境,让学生习得科学概念,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压缩空气》一课,教材上设计了用注射器推拉空气和水的对比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空气比水更容易被压缩和扩张,并能用图画表征空气微粒占据空间的情况。教学设计以“情境导入任务”“探索任务原理”等环节营造任务情境推进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框架。
1.情境导入任务。
(1)视频导入。
师:大家知道枪里的子弹是怎么发射出去的吗?(播放子弹被击发动图)原来是燃烧的火药给了子弹飞出去的力量。
(2)出示任务。
师:(出示空笔管和小纸团图片)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利用笔管发射小纸团的枪。任务要求是“枪口”至少距离靶子5厘米,发射“子弹”将靶子打倒。看到这个任务,同学们有什么问题?
生:这个小纸团怎么能发射出去?
……
设计意图:教师明示制作材料和完成任务的标准,让学生明确行动方向,为接下来围绕项目任务展开探究活动作好铺垫。
2.探索任务原理。
(1)说明注射器结构。
师:要解决这个任务,我们先利用注射器来认识空气的一个新特征。(展示注射器并说明各部分名称。)
(2)推拉空气和水的实验。
师:(投影下演示)先抽取10毫升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把活塞慢慢用力向前推、向后拉,你觉得会变化吗?如果换成10毫升的水呢?
(学生思考预测,教师画柱状图表示。)
师:(课件出示记录单,教师说明记录要点)空气和水都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为了方便记录可以用“○”表示微粒。如果这10毫升的空间画10个空气微粒,那么同样大的空间,该画多少水微粒合适呢?
……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思考同体积下空气和水微粒数量的不同,意在让学生对密度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
(3)研讨空气压缩规律。
师:刚才推拉空气和水的实验,注射器的空间有什么变化?(学生结合记录单投影汇报。)
生:10毫升的空气向下压时到了5毫升,再向上拉时到了17毫升,空气占据的空间有变化;10毫升的水向下压和向上拉时都是10毫升,水占据的空间没有变化。
……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水不可以被压缩,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设计意图:学生已熟悉弹簧有弹性,通过对比空气和弹簧受力时类似的状态,就很容易理解空气也有弹性。
师:为什么空气容易被压缩呢?你在刚才实验时每个空间里画了多少个空气微粒?
生:都是10个。
师:为什么空间大小不一样,微粒个数要画一样多?
……
师:原来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是很容易改变的:当空间变小时,微粒之间的距离近;当空间变大时,微粒之间的距离远。
设计意图:用画微粒图来表征物质占据空间的情况,可以让研讨过程可视化,让学生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和微粒间的距离有关。
3.设计、完成任务。
(1)回顾空气的力量。
师:刚才在推活塞时,手上有什么感受?
生:推活塞比较费力。
师:回到今天的任务——利用空气的力量做一支枪。怎样让小纸团从笔管里飞出去呢?(投影下教师演示在注射器管口塞紧湿纸团,推活塞演示发射。)现在小纸团为什么飞跑了呢?
生:因为空气的力量把它推出去了。
(2)设计活塞杆的长度。
师:和注射器比,我们做的这支枪还缺少什么?
生:缺少活塞和推活塞的杆。
师:老师手里只有一根小竹棍,要让小竹棍能拿着从笔管一头推到底,该多长合适呢?先用尺子量一量笔管有多长。
……
(3)设计活塞。
师:现在有了小竹棍作推杆还缺少一个活塞,同学们想想办法。
生:在竹棍头上再顶上一个小纸团,就可以当活塞用了。
师:(教师板画空气压缩枪示意图)笔管前端塞个小纸团,小竹棍再顶个小纸团进去,在前后两个小纸团之间就有了一截跑不出去的空气。当小竹棍顶着纸团向前推动时,这截空气占据的空间是会变大还是变小?
……
师:前面说过压缩空气有力量,小纸团可能被发射出去。老师课前就做了这样一只枪,来看一看。(播放制作“空气压缩枪”微课)注意塑料管口不能对着人!因为压缩空气有力量。现在大家取出材料,开始完成这次打靶任务。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板画、微课等直观形式梳理了项目的任务原理和组装过程,这样就降低了项目完成难度,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4.拓展任务升级。
师:祝贺同学们打靶成功,留一个课后小任务:一次发射两个小纸团,听到“啪啪”两声就算成功了。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
……
师:其实今天的课题就是“压缩空气”,我们就是利用压缩空气的性质才做成了这支枪。除了空气压缩枪,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压缩空气的例子。
生:汽车的车轮、充气的气球……
师:到生活中去细心观察,肯定能发现更多压缩空气的应用。
设计意图:课尾揭题将完成的任务与课题对照,让学生意识到完成项目任务的经历其实就是一次对课题内容的学习,只是学得更为鲜活、更加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