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新民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浙江杭州31002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思政育人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这推动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这里,“思政”与“课程”的关系,应当是“如盐化水”,而不是机械组合。具体而言,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课程”加“思政”,也不是在其他学科课程中析出几个课时讲授思政内容。当前,党史教育,是历史教育,更是思政教育。党史教育融入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党史内容融入思政及其他课程、实践活动课程、团学课程中,形成协同效应,以实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归宿。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学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通过党史教育,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历史就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这门功课不仅应必修,而且必须打好底色。我们应深刻认识历史发展进程的复杂性,自觉遵循历史规律,反对和防止历史虚无主义。
党史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党史如清泉,洗涤心灵之尘;党史如号角,激发奋进之力。党史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与发展历程。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成长史,其实也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的奋斗史。通过党史教育,可以使学生明白:正是由于始终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我们党才能在极端困境中发展壮大,才能在濒临绝境中突出重围,才能在困顿逆境中毅然奋起[1]。这有助于学生补上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
党史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素材和鲜活案例。新时代学校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领会“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2]。进行党史教育,一是为了引导青年学生了解近代以来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走过的极不平凡的道路,激发他们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二是为了展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出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让学生提高坚定“四个自信”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而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范围内号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3],这是全党学党史的初衷。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思想政治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使党史教育融入高中课程思政恰逢其时,也十分必要。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总览和基础,讲述了为什么要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余三个模块的教材则依托必修1的基本原理,分领域阐释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至第十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期使学生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学科内容的综合性、学校德育工作的引领性和课程实施的实践性等特征,它与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等课程相互衔接,与时事政治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其他学科教学和相关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4]1。党史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相结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可以使课程教学的知识内涵更加渊博、知识教育更富情趣、能力培养更趋务实[5]。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和英雄模范,创造了无数“守初心”的故事。这些都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资源。浙江省党史红色资源丰富,不仅是红船精神的起航地(嘉兴南湖是共产党的“产床”和梦想起航的地方),而且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党的重要会议、重要事件、重要人物都是本土的鲜活的思政教育素材。学校应把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因库与学校德育工作和相关学科课程结合起来,并依托研究性学习、研学活动等开展思政实践活动课程,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弘扬党史文化,推动课程思政,以及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全局性建设。
学校应把党史教育纳入思政课程或其他学科课程,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围绕“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个维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重构课程框架和内容,再造课堂教学流程,并通过反复“磨课”,实现精准讲解[6]。教师必须时常关注社会热点、学科前沿动态,把最鲜活的知识和案例带进思政、历史、团委学生会组织的社团活动课堂,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从而保证课程思政常讲常新,讲好故事,讲深道理,讲出党味。
首先,政治、历史相关课程知识点本身涉及党史内容的,可以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对党史内容进一步深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和《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为例,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长期革命斗争和执政的考验,小红船变身“复兴号”大巨轮,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光芒灿烂、果实丰硕,生动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其次,如果知识点没有直接涉及党史内容但可以从不同维度加以审视的,就可以增加党史内容,对知识点作进一步延伸。如对历史教材中的“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教师可作进一步提升,让学生明确农民阶级、资产阶级上层以及民族资产阶级都曾经试图领导中国革命,但都失败了,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以其先进性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从而引导学生懂得“红色政权从哪里来”。又如通用技术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或绘制红船模型,英语课上可以让学生阅读习近平阐述治国理政思想的英文文章,增进其对党的认知和理解等。
再次,在同一节课中,教师最好在更多知识点上增加党史内容。比如政治教材中的“伟大的改革开放”内容比较简练,教师要增加党史内容以增添厚重感、立体感,可紧紧围绕“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以及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包干到户、工作重心转移、对外开放、创办经济特区等具有时代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人物、会议进行教学,以体现历史转折时期党的智慧。
思政教师如果无视时空条件转换带来的各种挑战,墨守成规,坚信过去颇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会一直管用,那么就会导致教育实效甚微。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要改变灌输式教育方式,并根据学生特点促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时,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学生实际,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和通俗易懂的手段提升教育的成效,展现思政的魅力。生硬的灌输效果不佳,而“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则可以事半功倍。“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
第一,巧用新媒体活化课堂呈现方式。新媒体是新兴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新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新推送的党史内容,可通过新媒体链接呈现于思政、历史或者班会课堂上,这样,图、文、音、像并茂,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喜闻乐见。
第二,讲好小故事,理解党史大道理。如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课中,教师可插入陈望道“真理的味道有点甜”“贫困马克思写就《资本论》”等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传达深意、感染他人,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的挫折,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这样就能把马克思主义抽象的理论,转化为鲜活生动的故事、例子,从而产生直抵人心的真理力量。
第三,用好课堂研讨、论坛沙龙、读书分享等形式。在团委学生会组织的社团活动课中学党史、讲思政,可不用要求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其内涵,但要凸显价值引领的意义,让学生“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在探究活动中拓展视野,引领学生认同、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44。例如,面对出于形形色色目的的各种思想流派,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辨析中旗帜鲜明,表明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的变革,不是简单套用历史文化母版或其他国家的再版,也不是国外发展的翻版,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版本”。针对崇尚洋节、诋毁英雄、“起底”历史等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课程思政需要协同创新,组建思政教师、其他学科教师、班主任、成长导师、党团员教师组成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团队,探索校企合作、家校合作、校地合作等育人方式,构建思政教育共同体的机制。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能为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资源、更真实的情境。比如,走出教室,利用清明节、寒暑假等节假日,建党节、建军节、“五四”纪念日,红色路线、红色记忆、红色基因库等,开展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参观访谈以及职业体验等活动。又如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注重通过本土党史、革命史、地方改革开放史等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教学载体,加深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与把握。学党史的关键在于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综上所述,党史与课程思政,不是物理叠加,而是化学反应。党史融入课程思政,既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牵强附会,而是“顺势而为”地自然融入:课程思政中有“党史内容”,学生不会感觉到唐突;党史教育里有“思政味”,学生不会有被“说教感”。因情感共鸣,学生自然而然就接受了,这样就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