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的建立

2021-12-28 12:33:45陈亭宇
兰台世界 2021年7期
关键词:革命军杨靖宇伪军

陈亭宇

在东北的抗日斗争中,有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那就是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它的前身是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而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建立的基础是第一独立师。1933年9月18日建立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以下简称“第一独立师”),不仅是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更是南满地区最主要的抗日武装力量。

一、第一独立师是在满洲省委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中共满洲省委在1933年5月15日通过的《关于执行反帝统一战线与争取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决议》中,提出“以最好的游击队为基础建立人民革命军”[1]。在《给磐石中心县委及南满赤色游击队的信》中,省委明确提出要将中国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改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目前军队的编制稍稍再向前发展时(一倍左右),立刻编制成为一师”[2]。

中共南满地区县委按照扩大反日统一战线的指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红军游击队,积极吸收广大工人、农民参加,使游击队的人数不断增加,到1933年9月,红军游击队已发展到300余人,其中党团员占一半以上,通过斗争实践,培养锻炼了一批政治素质好、实战能力强的干部,为第一独立师的建立储备了一定的干部人才。同时团结其他抗日武装共同抗日,使“南满”地区的抗日斗争呈现出联合抗日的大好局面。

1933年9月18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成立宣言》发表,宣示着第一独立师正式成立。《宣言》郑重宣告:“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第一师是东北三千万民众的武装力量”,“为中国民族独立解放与国土完整而战,为推翻满洲国统治建立民众自己的政权而战,为东北的三千万民众的利益而战”[3]。当日还颁布了《东北人民革命军政纲》《东北人民革命军暂行规则》《东北人民革命军士兵优待条例》。10月9日又颁布了《东北人民革命军斗争纲领》《告反日义勇军战士兄弟书》等重要文件,明确提出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性质、任务和纪律,以及与反日武装结成作战同盟的条件。

为庆祝第一独立师的成立,中共南满中心县委在十余个地方召开了有2000多反日群众参加的庆祝大会,宣传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性质以及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的重要意义,并且开展了募捐活动。中共满洲省委也在9月30日发来贺电,指明人民革命军今后的任务:“要驱逐日本一切海陆空军出东北,收复失地,保护中国领土的完整及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打倒满洲走狗国的统治,建立民众的政府。”[4]

二、第一独立师是东北地区主要的抗日力量

第一独立师司令部下设政治部、参谋处、军需处、军医处以及政治保安连,杨靖宇任师长兼政委,李红光任参谋长,史铁岩任政治部主任。第一独立师下辖两个团,第一团团长袁德胜、政委朴翰宗、参谋长李松波;第三团团长韩浩、政委曹国安。另外,设有一个少年铁血营,全师共三百余人。

第一独立师成立不久,师司令部带领一团及保安连、少年营,从磐西来到磐东,与其他抗日队伍联合,先后在西安(今辽源)夹信子、榆树川等地与日伪军作战,取得战斗胜利。第一独立师的建立和发展使日伪军非常恐慌,立即调动了12000多人的兵力进行了为时40天的“大讨伐”,敌人为了消灭第一独立师,摧毁以玻璃河套为中心的磐石抗日游击根据地,采取了四面包围,重点围攻的方针,“由‘满’军包围以磐石为中心之约二百里方圆,以日军二三百人向中心地区,用游击方式,不断进攻;其进攻方式,先集中于离小城子三四十里之地点,从拂晓与白日中,由四面包围进攻。大队为马队,为武装力量,似乎举其全力与全能,每二十余人中有机关枪一二架,并每日必有飞机一二架来往投下炸弹,极尽其威胁畏恐之能”[5]。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和屠杀,第一独立师没有退却,从磐东打到磐西,坚持战斗一个多月。按照中共满洲省委扩大游击区的指示,冲破敌人的“围剿”,第一独立师留下一团和少年营在磐石游击区继续坚持斗争,主力部队渡江南下开辟新游击区。

1933年10月27日,第一独立师司令部带领三团和政治保安连,从玻璃河套的大小生财沟出发,经过小城子、石嘴,当晚在黑石镇附近渡过辉发江,浩浩荡荡地向东南方向开去。沿途不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宣传人民革命军的救国纲领,受到了广大抗日群众的热情欢迎。正如杨靖宇在1933年12月2日写给省委的报告中所讲的那样:“我军所到之处,到处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各地群众自动杀猪买酒送给队伍,请求我们的队伍常在当地活动。”[6]

11月15日,第一独立师在金川县旱龙湾地区与敌人发生了遭遇战,广大指战员英勇还击,给邵本良伪军以重大打击。接着部队由杨靖宇同志率领,直奔东边道中部地区的重镇三源浦。11月24日夜里,第一独立师二百余名战士,趁敌军外出未归,接近三源浦市街,由几十人组成的侦察队带着梯子、绳子,首先从南、北、东三个方面越墙而入,很快控制了要害部位。接着司令部下令发起全面进攻,迅速占领了全镇,缴获了大批财物,基本上解决了全军的冬需物资。人民革命军战士进街后,到处张贴标语,号召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抗日斗争,同时严格纪律,赢得了百姓的拥护。为防备日伪军报复,第一独立师迅即撤离三源浦。部队撤离时,大小商户主动杀猪摆酒进行慰问。紧接着,联合“老长青”部智取了凉水河子,又与一团和少年营汇合,共同进攻交通要地八道江。后在回头沟、哈尼河、板石河、辉南四岔等地粉碎了敌人的多次进攻。这时的第一独立师,就像一股强大的红色风暴,席卷着南满大地,日伪军闻风丧胆。

三、第一独立师引领东北地区抗日力量大联合

第一独立师进军江南后,连战连捷,势如破竹,在抗日军和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很短时间内,就有十几支抗日军集聚在第一独立师的周围。为了加强抗日武装力量,狠狠地打击敌人,1934年2月21日,第一独立师与南满各抗日武装共17支队伍,在临江县墙砬子召开了抗日军大会,成立了东北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会上通过了《东北抗日联合军成立宣言》《斗争纲领》《抗日联军赏罚条例》《对人民革命军医院和修械所的共同使用规则》《抗日联军共同作战胜利品处理条例》以及《对叛徒惩治办法》等文件。各抗日军除一致同意东北人民革命军的斗争纲领以外,又加进去三条,即:一是不投降,坚决抗日到底,如有勾结敌人叛变等情,一经查出,由总指挥部解除该队武装,按军法行事;二是在各队游击区内,反日群众或反日工作人员可以任意进行工作,队伍应给以保护;三是允许并帮助反日群众开展反日斗争[7]。为了方便组织领导,将参加会议的17支抗日军编成8个支队。会议最后用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抗日联军总指挥部的领导成员:总指挥是第一独立师的杨靖宇,副总指挥是“老长青”的隋长青,参谋长是“南满游击队创始人之一”的李红光,政治部主任是第一独立师的宋铁岩,外交委员是“赵参谋长”的赵明(铭)思,其余各队负责人也都被选为参谋或委员。

总指挥部成立后,各支队分头活动,具体划分了各自的活动区域。许多抗日军在大会以后都自觉地认真贯彻抗日联军斗争纲领,这对“南满”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成立后,为了保护老游击区,开辟新游击区,杨靖宇同志在以河里为中心的金川、临江、柳河县境居中指挥,并联合“老长青”“赵参谋长”等抗日军,连续向通化水曲柳、夹民岭、临江三岔子、金川大荒沟、临江林子头等地日伪军发起攻击,给敌人以重创,冲破了12000余名日伪军的围剿。为了不断扩大游击区,联合更多的抗日队伍,1934年7月,杨靖宇率领第一独立师两度南下,先后联合抗日军苏子余部进攻兴京、桓仁等地,在八里甸子、四道岭子、大青沟等地同日伪军发生多次激战,并且成功地避开日伪军的“讨伐”。

随着游击区的不断扩大,第一独立师每到一地都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共产党的抗日决心,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撒下了抗日的种子,吸收了大批反日青年入队,第一独立师迅速发展壮大,到8月间总人数已达700人,活动区域已扩展到磐石、桦甸、伊通、双阳、吉林、西安、海龙、东丰、辉南、濛江、抚松、临江、金川、清原、兴京(今新宾)、桓仁等近20个县。

第一独立师,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支正规军队,他们认真贯彻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使得跟随第一独立师共同抗日的抗日军越来越多,改变了东北地区各抗日军各自为战的局面,逐步发展成为“南满”地区人民抗日救国斗争的中心力量,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革命军杨靖宇伪军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参与和被参与:孙中山与黄埔军校早期政治教育1924—1925
红广角(2018年1期)2018-04-21 06:18:28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日本画家彩绘辛亥革命图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读者(2011年20期)2011-05-30 10:48:04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英雄杨靖宇之死
百家讲坛(2008年17期)2008-09-28 10:17:40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4军成立前后史实辨析
军事历史(2001年2期)2001-08-21 07:00:30
东北抗日联军的杰出将领杨靖宇同志
军事历史(1983年4期)1983-12-06 06: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