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山亭区大红袍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1-12-28 10:33:20尚均虎曹敬元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6期
关键词:山亭山亭区大红袍

许 珂,隽 伟,尚均虎,李 阳,曹敬元

(1.枣庄市山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东枣庄 277000;2.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枣庄 277000;3.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枣庄 277000;4.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枣庄 277000;5.山东省山亭区旺达农场,山东枣庄 277000)

1 山亭大红袍花椒产业目前现状

1.1 分布集中、效益明显

1986年山亭区山城街道办事处一次性发展种植大红袍花2000余hm2,截止到2019年山亭区10个镇街都有种植。山亭区现有花椒加工企业30余家,2 hm2以上花椒种植户361家,各类花椒专业合作社、农场150余家。全区大红袍花椒及其他品质花椒种植面积0.97万hm2,以2019年64元/kg,盛果期花椒产干花椒130 kg/667m2,纯利润0.6万元/667m2计算,全区花椒产值8亿多元,可以说山亭区大红袍花椒为山亭区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品质优良,广受赞誉

大红袍花椒树高3~4 m,枝形紧凑,长势强,分支角度小,半开张,叶深绿色、肥厚,小叶5~11片,叶片卵圆形,叶尖渐尖,多年生茎干灰褐色,节间较短,果梗粗壮,果穗大,每穗有果40粒左右,多者达60粒以上。果实成熟后深红,晾晒干后颜色不变,表面有粗大疣状腺点,具有浓郁的麻香味是其他调味品无法代替的。优良的品质加上面积大、产量高,山亭大红袍花椒名声远扬,每到收获季节都有各省客商纷至沓来收购洽谈。

1.3 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大红袍花椒在山亭的栽培历史迄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就以盛产花椒、红枣、板栗而名扬百里。每当干货收获销售旺季,特别是春节前后本地产花椒、核桃等干货加上周边苍山、兰陵、平邑的干货产品云集山亭。外省及周边地区客商就来山亭收购干货[1],洽谈业务,据老辈人讲当年干货销售旺季,一天交易超1万kg。百年沉淀、潜移默化,山亭花椒等干货名声大噪,造就了一大批走南闯北的知名客商,当年的客商文化至今余荫犹在。

2 山亭大红袍花椒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种质资源保护意识不强

长期的民间自繁自育以及几十年农药、化肥、激素的大量使用使花椒所种品种繁杂且品质降低,同时花椒种子遗传力下降,产量与品质受到了影响,急需对种子提纯复壮和种质资源保护。

2.2 缺少产业优势

由于山亭区地形、地势及气候原因,山亭区大红袍花椒多数农户都是分散种植经营。花椒多数种植在山坡、地头坝堰,成片连方的地块很少,农户都是各自分散种植,没有经过专家进行统一的指导,缺乏龙头带动作用,无法进行规模化种植,缺少品牌优势,因此花椒市场价格的大幅度变化对其影响较大。近年来,当地进行了品牌建设等的品牌形象优化,如“山亭区大红袍花椒”区域公用品牌创建等的行动[2],但细化到花椒产业经济、社会效益以及产业附加值等方面仍需要做进一步的优化提升。

2.3 机械化程度低

大红袍花椒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采摘时间在每年阳历8月份前后,正是酷暑难耐时节并且全部依靠手工采摘,用工成本高,劳动生产力低下,经济效益很难保证年年丰产丰收。以2020年花椒为例,人工采收鲜花椒4元/kg,每人每天采摘鲜花椒35 kg左右,3.5~4 kg鲜花椒晒出1 kg干花椒,生产1 kg干花椒加上其他费用全部成本在24元。由于疫情及其他因素原因2020年花椒收购平均价32元/kg左右徘徊,去除化肥、农药及其他费用1 kg干花椒纯利润6元左右,纯收入在2000元左右/667m2,这样的价格和收益严重挫伤了花椒种植户的积极性。有些花椒种植户认为2021年价格还不是多乐观,有不少人甚至打算放弃2021年的花椒施肥及管理,小农意识加上高成本的投入对大红袍花椒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2.4 管理技术有待提高

传统的花椒种植方式当地仍有很多人在继续运用,花椒的修剪管理、农药及化肥的使用技术方面有待提高。天气变化会对花椒产量造成影响的局面也仍然存在,产量忽高忽低。近年来,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虽然在花椒种植生产、售卖等方面的监管手段做了调整,监管力度较以往加强,花椒生产的安全性有所提高并且做了合格认证,但人们随着生活水平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品牌优势和产地实况也较为重视,采用生态农业技术生产的“零农残高品质”花椒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期待,市场前景看好。

2.5 品牌知名度不高,深加工品牌少

目前“山亭大红袍花椒”没有超市售卖平台与网络电商售卖途径,单凭传统的集贸市场无法使品牌效应增强,虽然注册了“山亭大红袍花椒”的农产品区域品牌,但对外知名度低,且目前只有花椒产品的销售,包装也比较简单,结构单一[3],深加工产品少且缺乏龙头型大红山亭袍花椒出口加工企业,未能形成知名度较高的山亭大红袍花椒系列产品,致使其销售价格低,种植户从中获益较少收益不高,影响了花椒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 发展对策

3.1 制定合理规划,做强优势品牌产业

山亭区政府一直把“山亭大红袍花椒”产业发展作为推动质量兴农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依托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研平台(驻山亭),与山亭区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于2019年8月成立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山东省农科院农山亭试验站”,建成了占地133.33 hm2的“山亭区大红袍花椒种质资源保护及生态试验示范基地”。规划到2025年,形成新的花椒产业格局,其特色包括经营规模适中、配套设施先进、种植生产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强以及资源要素集聚。建成一批绿色生产、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力强的花椒产业基地,有机肥施用和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均达到100%,有效推广新的种植技术与种植模式,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供保障,使农民增收、百姓致富、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3.2 开展“山亭区大红袍花椒”科技创新行动

针对山亭区花椒品种多、乱、杂问题,开展了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主持,山亭区农业农村局承担的“山亭区花椒品种再提升项目”。山亭区花椒的发展由于历史沿革先后经历种植几十个的花椒品种,截止到2019年,山亭区农业农村局抽调专业人员历时一年,经过严格普查的结果,山亭区目前只还有大红袍、大青颗、野椒三个品种还在栽植利用。大红袍花椒由于产量高、易采摘、外观好看价格高,占整个山亭区花椒面积的81%,大青颗花椒产量相对较低、刺多难以采摘,但味口好,做菜烧汤易于上味,销售价格略高于大红袍品种,占整个山亭区花椒种植面积的14%。野椒花椒作为山亭区一个古老品种由于年代久远、产量低不说,目前只存在于山亭区的荒山偏僻之地,很少有人在管理利用但没有荒废,占山亭区花椒种植面积的5%。

项目制定了山亭区大红袍花椒五年发展规划纲要,从2020年开始每年淘汰更新133.33 hm2大青颗花椒,发展133.33 hm2优质丰产大红袍花椒,通过五年花椒丰产品种品质再提升项目,达到全区每年新增加大红袍花椒266.67 hm2。在徐庄镇山东省林场建设无刺大红袍花椒育苗基地3.33 hm2,年可出苗20万株无刺优质大红袍花椒苗既满足了山亭区用苗需要又可满足周边地区的需求。

项目要求每年培训花椒农民技术员100人,5年新培训化肥、农药、修剪等方面技术员500人。土壤地力提升等相关技术研究方面肥料改良利用复合肥料、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混合使用来消解土壤中的农药及除草剂残留。该项目栽培技术(土壤处理、病虫害防治等)、花椒加工、储藏、包装、电商等全产业服务体系制定了相关技术标准,推动了大红袍花椒产业的稳步发展。

3.3 重视安全生产,产品质量有保障

通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开展种植户培训、印发宣传纸等方式,使花椒种植户在种植安全责任方面的意识得到提高;山亭区农业农村局联合食品药监部门狠抓质量安全监管,对所有在山亭区买进卖出的花椒进行采样、抽样、送检、监督抽检和例行监测、不定时不定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质量监管与监察力度。

4 结语

利用现代农业和生态技术促进山亭区大红袍花椒产业的稳健发展与质量保证,不仅可以传承当地的优良品种,更能对新时期的农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山亭区大红袍花椒产业的发展,需要各个部门的联合推动与团结协作;更需要政府部门在惠农政策的前提下增加资金投入;需要加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推广适宜技术,进行订单式生产,走品牌生态农业之路,最终研发和形成一套零农残、高品质山亭区花椒生产技术体系,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把山亭区“山亭大红袍花椒”这一地方品牌,打造成花椒行业的金字招牌,推动当地的乡村振兴,使农民脱贫致富。

猜你喜欢
山亭山亭区大红袍
中山亭:一个超越地标意义的长沙印记
加快推进山亭区新旧动能转换工作调研报告
枣庄市山亭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
我国农村小学体育课田径教学现状研究
大红袍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5:56
大红袍花椒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成药(2018年2期)2018-05-09 07:19:52
山亭夏日
山亭夏日
摇篮(2016年19期)2016-12-01 06:32:52
韩城大红袍花椒
陕西画报(2016年1期)2016-12-01 05:35:29
“大红袍”鸡血石
天工(2015年3期)2015-12-21 12: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