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文梦 王永贵
【提 要】具有鲜明历史观照和时代特征的先进文化能够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复兴提供科学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壮阔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领导文化建设以救国、立国、兴国、强国,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开创与推进,到社会主义文化的确立与巩固;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全面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精神指引。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精神文化生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不能脱离经济条件的制约,不能跨越特定的历史阶段。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依据历史条件的变换和时代主题的转化,始终不渝地坚持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发挥在思想舆论领域的引领和激励作用,走过了从文化救国、文化立国到文化兴国、文化强国的环环相扣、一以贯之的道路。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1]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回眸和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演进,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近代以降,中国在国内外的双重压迫下,社会文化由单一封建文化逐步转变为封建旧文化、殖民地奴化文化和新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等多元并存的格局。这些不同性质的文化相互激荡,逐渐改变着中国的发展方向。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赋予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人观察文化问题,推动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和新思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开始探寻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之路。在1942年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指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就中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2]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改造和变革旧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必须大力开创和推进新民主主义文化。毛泽东将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目的,充分肯定了文化在国家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要实现政治上的自主和经济上的富裕,而且要建设新的文化并最终实现文化复兴。
对于什么是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及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目标指向,毛泽东从理论上作了系统而深刻的阐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3]其一,关于民族性。毛泽东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现实需要相结合,从而形成民族形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服务。毛泽东要求,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4]。同时,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文化,要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有益成分。其二,关于科学性。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5]。新民主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产物,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理念与政策主张,其目标指向社会主义,成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文化。其三,关于大众性。新民主主义文化来源于群众,又以人民大众为服务对象。毛泽东指出:“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6]党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十分重视领导文化建设,在根据地建立了夜校、补习学校、识字班等新型工农教育机构,除此之外还建立了红军战士剧社,组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足球队等,开展各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极大丰富了军民的文化生活。
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在文化领域的独特创造,是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吻合的第一个完整的文化形态。新民主主义文化以中国的革命斗争实践为基础,以人民群众为依靠力量,因此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新民主主义文化锚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方针,在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培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立场、框架和原则,奠定了深厚基础和广阔格局,为中国文化乃至中国革命“向何处去”指明了方向。而且作为一种与过渡时期的社会形态相适应的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把党的文化主张和理念升华为文化实践,服务于时代主题,具有极强的革命救国取向,经过延安整风运动等形式多样、贴近群众实际生活的文化活动,极大地提高了革命根据地军民的文化水平和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对于促进军民团结,提高军队凝聚力、战斗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庄严宣告:“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7]社会主义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文化总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和实施,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深刻转型。“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的国民经济发展、人民政权巩固、思想文化改造、社会改革运动等各项事业的巨大成功”[8]使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也不断丰富扩展。与此同时,如何巩固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成为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重大实践课题。
其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的教育和改造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是国家的“核心战略资源”,在知识分子中确立社会主义文化进而使其在国民中生根发芽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毛泽东强调:“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9]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在广大知识分子中确立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并得到知识分子的拥护,使得“他们中间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0],社会主义文化的面貌焕然一新。
其二,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文化领域和学术科技领域突出阶级斗争,突出文化为政治服务。为了打破沉闷的文化氛围,推动其健康发展,1956年,毛泽东借鉴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以“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11]作为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即在包含艺术和科学的各项文化活动中,允许具有不同观点、内容、形式和题材的作品的自由发展、自由竞争。毛泽东指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12]“双百”方针得到了文化界的广泛赞誉和积极响应。之后,党中央继承并在实践中推广“双百”方针,进一步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原则和内容等问题。
其三,中国共产党确立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教育为谁服务”“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事业中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13]这一教育方针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以其全局性、先导性与现实性的特点,对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及途径作出高度概括,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保驾护航。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指导方针、具体策略等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了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对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思想先导作用。但是受制于革命时期成功经验的“惯性思维”,党领导文化建设也走过了曲折前进的道路。此后为了纠正文化领域出现的失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进行国民经济调整的同时,也致力于文化领域的拨乱反正,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自然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改革、文艺工作发展等领域的工作条例,带动文化建设以及国家科技和教育事业态势持续向好。
改革开放是党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历史转折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创新,能与世界其他文化共同发展、彼此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属于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发展,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践源泉,也使其面临新的使命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求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实现人的现代化,需要全面提高公民素质。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为改革开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共产党以解决中国自己的问题为立足点,将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提出“三个有利于”的评价标准、恢复“双百”方针和知识分子政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奠定了人才和思想基础。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式和任务》中强调:“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14]中国共产党始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出发擘画文化发展蓝图,其主题和脉络正在日渐清晰。
改革开放必然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一方面赋予文化发展活力,但另一方面也导致社会生活急剧变化,各种价值观相互冲撞和摩擦,人们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只有大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引导公民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从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命题,确立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他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15]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形式。中国共产党正确处理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在坚持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持之以恒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致力于实现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社会思潮多元化之间的平衡。
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协调社会关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信仰。江泽民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并明确了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文化建设也呈现出市场化、产业化、商品化的趋势,这对中国共产党正确把握市场规律和文化发展规律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五大将文化建设置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16]。进入21世纪,中国共产党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持续改善和深化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以新的理念推动文化繁荣。党的十六大上,江泽民再次要求:“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17]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理论创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胡锦涛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8]这既是对党数十年领导文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新时期文化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在广度和深度上极大扩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理论。
面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越加凸显的社会现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宣言”,要求进一步激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文化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中国开始了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发展跃迁。党越发认识到在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9],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擘画了新的“时代航标”。从国内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标志着中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个重要表现即精神文化生活相对滞后于物质生活。实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系统性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家安全的内涵在新的历史阶段上已然由传统的安全领域开始向全新的领域延展,文化安全在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面向“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21]在互联网高度发达和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实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源自对世情国情的深刻把握,是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百年来领导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科学性、人民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鲜明的“价值符号”,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有能力推进文化创新发展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2]这既是基于国家苦难和奋斗史的文化自觉与自豪,又是中华民族寻找自身伟大复兴之路的文化史的时代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互支撑、彼此护航,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实基础。
文化强国建设是对党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合乎历史与逻辑的升华,凝结了党一百年来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精神文明建设的智慧与心血,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和使命担当,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思想感召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将其定位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并且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确立为根本制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文化领域呈现出积极健康的局面,人们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更加巩固,在纷繁复杂、相互激荡的时代动向中形成步调一致向前进的强大力量。例如中国人民在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形成的“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23]的脱贫攻坚精神,不仅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思想支撑,更是中华民族复兴于新时代的精神密码。“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4]中国共产党领导积极推动文化领域改革,同时注重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和创新动力,满足人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凝聚起强大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25]的重要研判。回眸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百年历程,鉴往知今,为新阶段上的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启迪。
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在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新胜利中坚定理论自信,推进理论创新和创造的历史。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则是意识形态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和根基。马克思主义因在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而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其理论性而言,马克思主义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实践性、人民性、开放性,体现出作为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合理性。就其实践性而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6]。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是对于世界各国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现出作为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可行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把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使之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必须坚持并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好理想信念建设,这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面向未来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须臾不可偏离的首要前提。
随着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文化领域的纷争和较量更具长期性和复杂性。党的百年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观是使整个国家和民族同心同德迈向前进的精神纽带。社会主义价值观内蕴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中,党的十八大把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建立起人民共同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先进文化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在社会运行中具有广泛的凝聚力、整合力,使之成为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关键所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是其首要和关键所在。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27],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同时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绵延至今的人类精神瑰宝,凝聚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追求、文化基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中华历史文化精华紧密联系的,丢了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失去了“根”和“魂”。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魏晋风骨再到宋元明清的文化积淀,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国面对世界竞争最为深厚的历史根脉,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才能在历史长河中发挥重要的引导、规范、激励作用。习近平指出,在新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8]。必须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实践发展和时代精神相结合,更好体现其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推动其由自然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融合与共生。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实践相结合,淬炼形成了独具红色气质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与道德理想,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环境下依然保持着坚定信念,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习近平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29]从五四运动的爆发到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再到凝聚建设新中国的不竭动力,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取得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革命文化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正不断续写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谱系。传承红色革命基因是先进文化应对外来文化挑战的有力武器,是新时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资源,对于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传承,是国家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和文化自强的核心所在,也是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选择。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实践考察,一方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通过理论、科技和制度的创新以及宣传党的指导思想、路线方针、奋斗经验等,为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提供理论指导、思想动员和制度保障;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身蕴含的科学理论、社会理想、道德规范等,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支撑中国崛起的强大精神力量。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贴民意、暖民心,增进民生福祉。还要努力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向世界,融入全球文明之中,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使之成为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人类更美好的未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在中华民族奋起与复兴的百年征程中,从新文化运动的逐渐转型,马克思主义的全面传播,到社会主义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日益清晰、道路日渐宽广。面向“十四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必须以更宏大的气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肩负起领导文化建设的新使命,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辩证逻辑中推动文化建设行稳致远。
注释
[1][29]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5页;第20页。
[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7页。
[3][4][5][6]《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709页;第707页;第707页;第708页。
[7]《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页。
[8]李萍、李增添:《中国共产党文化治理方略的历史探索》,《广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
[9]《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10]《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6页。
[11][12]《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第229页。
[1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90页。
[14][1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6页;第367页。
[1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17]《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9页。
[1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86页。
[19][20][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2页;第9页;第32页。
[21][2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37页;第3页。
[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6页。
[23]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9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0页。
[27]《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3页。
[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