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品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21-12-28 09:09
南方农业 2021年29期
关键词:种植者杂交技术推广

宋 石

(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农业服务中心,广西南宁 530219)

良种是推动农业增产的重要因素,也是农业生产时无法用其他措施代替的生产资料。虽然现阶段杂交水稻的新品种在不断推广之中,但由于还未形成完全配套的措施,同时在其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水稻并未实现实质性的增产,因此,需要对当前的状况进行改变。

1 杂交水稻品种推广存在的问题

1.1 盲目选择品种

在种植者看来,在种植水稻时只要选择优质的良种就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由于不同的优良品种对栽培技术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如果使用的技术无法适应良种的成长,则会适得其反。而许多种植者在选择品种时,往往会存在以下3 种情况:1)不根据自己的种植条件进行分析选择,在品种选择上有从众心理;2)部分种植者购买了适宜的优良品种,但不对种植方法进行研究,而是使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种植;3)一些种植者虽然在优良品种上投入了资金,但在种植过程中,对相关的化肥、农药等投入较少,例如,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的品种非常优良,但种植者在进行田间管理时没有按照品种生长发育的要求进行水肥管理,使种植效果不够理想[1]。

1.2 品种与技术推广脱节

现阶段,我国的种子推广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是相互独立的,由于二部门间缺乏协调与配合,导致在种子推广过程中只关心种子的推广效果,而对有关的种植技术却鲜有涉及。而技术推广单位由于对新品种的习性不够了解,因此也无法及时进行技术的推广,使得优良品种与种植方法之间缺少有效关联,不能提高水稻产量[2]。

1.3 重品种,轻栽培

相对于栽培技术的研究,培育一个新的品种在容易获得技术成果的同时,还能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当一个杂交品种审定通过后,其专利权也是一笔不菲的资金收入,使得很多科技人员把精力都投入到杂交水稻的育种上。1)受资金投入的影响,科研人员在进行栽培技术的研究时面临着资金短缺和经费不足的窘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栽培技术研究的进度。2)由于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最终成果的产出上也存在较大差距,在此状况下,缺乏良性的竞争就会使很多研究人员安于现状,在从事科学研究时缺乏动力,最终造成栽培技术的滞后。因此,进行新品种的推广时,相关人员对栽培技术只能进行简要的介绍,并不能针对性地对特定的品种进行栽培技术的普及。例如,一些品种需要较小的种植密度,而一些品种需要较大的种植密度,如果不能按照其生长需求进行栽培技术的培训,会对水稻的产量造成重要的影响。

1.4 种植者素养较低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青壮年通常会选择外出打工,从事农业劳动的多为妇女、儿童或老人,从事农业种植的群体普遍具有体力弱、文化低、接受新技术能力差等特点,不利于水稻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产、高质水稻的种植与生产[3]。

1.5 未经审核便推广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品种还没有经过审核便早早地被投放到市场,从而对水稻的实际栽培与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具体来说,造成此类状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 方面:1)许多种植者在品种的选择上不够理性,认为新品种便是好品种,从而使得许多品种没有被审批便被大面积推广;2)一些种子企业为了率先抢夺种子市场,便对一些未经审核的品种进行投放;3)部分企业和销售者为了标新立异,对未经审核且没有商品名的品种以代号品种的形式进行销售,蒙蔽欺骗消费者;4)经营者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以推广新品种为借口,向种植人员大规模销售未经审核的品种[4]。

1.6 执法队伍素质较差

由于从事农业推广执法工作的人员年龄偏大,且文化程度不高,因此在执法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综合素养不足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如由于专业能力不足导致执法取证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对基层水稻品种的推广维护工作造成阻碍。同时,由于基层资金相对匮乏,不仅无法有效满足执法人员的需求,同时也对有意加入的优秀人员无法形成强力的吸引,进一步导致执法队伍的素质水平无法得到根本改善。

2 杂交水稻品种推广问题的对策

2.1 因地制宜选择品种

虽然优良品种能够极大地提升水稻的产量,但为了确保能够最大程度实现增产,种植者在选择品种时应当做到因地制宜,考虑种植地区的气候、海拔、土壤及自身的种植技术能力等要素,选择适合种植的品种。在此基础上,选择生育期适中、抵抗力强、产量稳定的品种,进一步稳定和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5]。

2.2 提升部门间合作水平

种子推广部门想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除了要从内部进行改革与优化外,还应当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即与技术推广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调。1)创建协同推广机制,促进种子推广部门、技术推广部门的合作,使之能够共同针对种子与技术的同时推广制定合理的推广方案。2)技术推广部门应积极为种子推广部门提供大力支持,并严格把好种子的技术关,使种子推广工作站得住、立得直。

2.3 重视栽培技术研究

在水稻新品种栽培技术的研究上,国家相关部门应当加大资金投入与人才培养,使育种与栽培技术能够实现深度融合,使新品种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自身的价值,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

目前看来,想要提高水稻的产量,就要选择既实用又高效的栽培技术。1)建设一批高产量示范田,辐射和引领周边地区水稻种植。2)利用相关的原料优势吸引配套的生产加工企业,使水稻种植实现产业化发展[6]。3)在条件允许的地方,要及时对各类零散的种植项目进行整合,提升相关的栽培技术,使品种的供应、秧苗的培育、病虫害的防治和水稻的收割等环节实现集群化和规模化,加强水稻种植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水稻产量。4)要充分借鉴江苏、浙江等省的水稻种植经验,进一步提高水稻种植的机械化,在减少种植者劳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种植者的经济收入。

2.4 提升种植者素养

针对当前种植者综合素养整体较低的状况,要想方设法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对于新一代的年轻种植者来讲,要发挥自身的主力作用,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加强对种植新技术的掌握,提高水稻的产量。而对于文化程度和劳动能力较低的妇女、儿童与老人来讲,推广人员可以采用具有创新性的方式进行知识普及,如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素材进行展示,或通过具体的实例使群体迅速对新技术形成了解,提高推广的效率[7]。

2.5 规范引进品种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许多水稻品种未被审核便被草草投入市场,这对实际的生产造成了较大影响。对此,种植者、种子生产企业、种子经营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当引起重视。具体来讲,应当从以下4 方面入手:1)种植者在选择新品种时,应当对其展开充分的调查与研究,确保新品种能够在多方面都具有“新”的特质,满足生产需求;2)种子企业要慎重投放新品种,务必在审核达标后再投入市场;3)销售企业和销售人员在推广种子时要实事求是,根据品种的特性进行宣传,不能夸大事实,欺骗消费者;4)审核部门要提高新品种的审核效率,在确保产品的各项指数都能达到标准后及时颁发审定编号,经营者也要主动配合审核部门的工作,待种子审核达标后再进行种子的推广[8]。

2.6 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

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来讲,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相关要求,提高相关人员的福利待遇,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工作热情与执法能力。同时,要对执法能力进行有效提升,提高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针对非法经营的状况,执法人员要从严处理,避免非法品种进入市场,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安全带来危害。

3 结语

水稻种植作为一项关系民生的基础产业,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推广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粮食的产量,同时推动经济的发展。目前,杂交水稻品种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客观问题,应当引起相关单位和人员的重视,以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提高我国杂交水稻推广的效率与质量,全方位提高我国杂交水稻的产量,为实现我国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种植者杂交技术推广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十四五”规划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杂交水稻“泰丰A”高产又好吃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橡胶树开割季在5月已经开始
杂交牛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